宫老和他的“根藤书法”作品,图中的那些个字你能认出来吗? 柳 扬摄
南京七旬老人
用树根藤条“写”书法
你也许见过许多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也看了不少古朴典雅的根雕艺术,不过用树根和藤条为“墨”在木板上“写”书法,你听说过吗?家住南京下关区盛世花园的老人宫润勤就有这么一个被称为“根藤书法”的绝活,至今已完成100多幅根藤书法作品,并且还曾在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展获得过特别金奖呢!
突发灵感把根雕写书法
走进老人的房间,记者第一感觉就是,颇有点像武侠小说里隐居世外的高人的住处。屋子里是红木的老旧家具,墙壁上悬挂着的横竖各异的古诗词对联,桌子上装饰着古朴雅致的根雕,角落里摆放着小篆、甲骨文、象形字的字帖。
仔细打量下,你会立刻被墙壁上的这些书法作品的奇异之处所吸引,因为无论是对联、横匾还是圆匾,都不是写在白纸上的黑字,而是粘在木板上的藤条和树根。“主要是两年半到3年的紫藤,还有部分铁菱角藤。”别小看这些已经没有生命的植被,用它们“写”出的字体其实颇为丰富,行书、隶书、狂草、魏碑、象形字、甲骨文应有尽有,最令人称奇的是,根藤为“墨”所书“写”出来的字迹,不仅没有生硬之感,反而颇为流畅,立体感十足,有一种自然奇幻的韵味,这正是老人独创的“根藤书法”。
宫润勤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会产生出创作“根雕书法”的灵感,还得从小时候说起。“我在山里长大,小时候最好的玩具就是树根藤条,后来到部队从事印刷工作,每天就是和文字打交道,年龄大了还喜欢上根雕,有一天我就想能不能把文字和根雕结合起来呢?”
“刚开始搞这些的时候,大家都不看好,说没文化的人搞书法,哪有可能搞好,我当时就下定决心,非得做出点什么来。”就这样,老人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尝试。
“写”书法耗材山上淘来
相比较白纸黑字的书法作品,根藤书法的创作显然要难上很多。“首先就要准备好树根和藤条。其次在纸上确定要写的内容,从字帖里找到相应的字体,接着就是选择合适的材料拼凑出一笔一划,最后用胶水固定在木板上。”
宫老告诉记者,自己所用的藤条全部都是自己到山上淘来的。“幕府山,还有附近一带的野山,基本上一个礼拜就要去一趟。”
那时候,他每次都是拿着工具上山,披荆斩棘地寻找各种材料。盘根错节的枯树根,复杂缠绕的老藤条,这些在外人看来一文不值的东西,都是他眼里的宝贝。“基本上每次都要背个7、8斤回来。”
在找材料的过程中,手指被树根划伤、脸部被藤条划破、腿被滚落的山石砸伤,这些都是常有的事。记者看到,宫老的手掌和手指都非常粗糙,像极了干体力活的人,这都是为“根藤书法”付出的代价。
最开始,他的尝试曾多次失败,字迹不够流畅,不够美观,缺乏韵味。“我就反复尝试,试用各种材料。经常是睡到半夜2点,灵感一来,立刻爬起来修改作品。”
就这样时间长了,宫润勤用藤根写成的书法越来越有味道,到现在已被多家馆、院和私人收藏,并在1999年的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上获得特别金奖。
曾收女徒弟嫌苦半路放弃
随着宫老的“根藤书法”越写越出名,前来求教的人也多了起来。不要以为只有老年人对此感兴趣,宫老就曾经遇到一个上门来拜师学艺的年轻女孩子。“是个学画的女娃,对这个有兴趣,就来请我教她。”
不过宫老对这个徒弟不大满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在学习的过程中,女孩很快就发现,苍劲古朴的根藤书法“写”起来实在不容易,常常是手指上磨得全是水泡,手掌上还有多处刮痕,书法作品还没有“写”出来。最终女徒弟因为吃不了苦而放弃了。
或许是因为不少年轻人过不了“吃苦”这一关的原因,宫老一直没有收到满意的徒弟。“要懂得点书法,还要能吃苦。”老人对徒弟的要求其实不高,但能做到的年轻人还真不多。最近,他所在的社区和街道也在帮他出主意,是不是办个培训班,带点学生,把这门独创的艺术传承下去?通讯员 石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