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传统技艺后继乏人 广顺木雕前景堪忧

传统技艺后继乏人 广顺木雕前景堪忧

时间: 2011-03-22 18:46:41 | 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收藏 >

传统技艺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长顺县广顺镇地处黔中腹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沁润着这块古老的土地,独特的传统技艺又使这块土地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3月9日,笔者来到了广顺镇,探访传统技艺——广顺木雕。 

曾经的辉煌

在广顺镇南场社区二组,笔者来到木雕师丁祝荣的家里。这是一栋2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除了丁祝荣一家3口居住的老房子,最显眼的就是那间100多平方米的“厂房”,里面堆了许多做好的木雕小制品,还有一些没做好的门、桌子、茶几之类的家具,丁祝荣正在房里干活。丁祝荣家可称得上“木雕世家”,到他这一代已经是六七代了。如今,一家3口均以木雕制作为生。丁祝荣18岁开始学木雕,到现在整整24年,他的木雕作品,遍布省内各地,甚至还有美籍华人慕名前来请他创作。由于讲究仿古木雕与现代木雕技艺的融合,他的木雕刻作品曾在贵州多次获奖,尤其是在2010年8月举办的“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黔南赛区上,作品“小狮子”获得了大奖,被州有关单位收藏。

“两百多年前,广顺木雕无论从技艺、品质,或是工匠规模等,在贵州来说,那是响当当的,许多地方的人都会慕名前来购买。”说到广顺木雕,丁祝荣一脸的自豪。

曾参与抢救和保护广顺木雕的王忠顺说:“说起广顺木雕,值得一提的是清代道光年间,时任两淮盐运使但明伦和因整修“蓬莱阁”被赞为“海内之伟人”的刘清为代表的广顺人,他们依靠自己的赫赫财力在全国各地招才引艺,在家乡修建祠堂、园林、牌坊、寺庙等,使广顺木雕吸众家之长,摄浙江东阳木雕之魂,含温州黄杨木雕之韵,兼福建龙眼木雕之秀,采广东金漆木雕之美。这些精美的木雕锲刻着神话典故,有日月云涛、花鸟走兽、耕织渔樵、民俗爱情等。它们有的锲刻在几桌及建筑部件上,有的刻在窗棂、屏风家具上,即是装饰品也是实用物件。”

据当地老年人说,广顺木雕选料甚远,木料主要从苏杭、云南等地水运而至,木质精细,虽历经岁月沧桑,风雨削浊,保存完好的木雕制品看上去仍然光滑秀美。  

产业大量萎缩

谈到如今广顺木雕的起起落落,丁祝荣一脸的无奈。他说,多年前,全镇人几乎都会木雕,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不干这行了,就是5年前,也还有七八家从事木雕制作的,现在,就只剩下他们一家了。

“想把一件木雕打造好,绝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成功的,需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丁祝荣说,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磨练,决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木雕师,这也许是许多人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一件木雕是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和作者内心世界感情的激发,作品本身实际上是作者借以传情达意的载体。在丁祝荣的作品中,大部分是龙、凤凰、鸳鸯、佛像等,这些图案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他只能凭自己的想象和观察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全部倾注于作品当中。

丁祝荣说,由于手工木雕比较费时,工序复杂,比起机器生产花样繁多的其它工艺品来说,产量小,规模小,销售渠道不畅,经济收入不大理想,导致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学。

丁祝荣带过两个徒弟,大徒弟江长林已经到外地另立门户,由江长林独自完成的木雕“八骏图”有人已经出2万多元的价格。丁祝荣介绍,无论是唐代粗犷的木雕,还是明代明畅的雕工,清代花样繁多的技艺,江长林都能掌握,并把传统的木雕工艺融入到现代的家居装饰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丁祝荣颇感欣慰。

其实,有很多人喜欢木雕,我现在生意不错,收入也还可以,维持生活简直没问题。但是年轻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坐下来学木雕。传统木雕如何改进,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可能需要政府来加以引导,个人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对木雕的前景,丁祝荣满怀信心却又无不担心。  

政府引导是关键

据了解,长顺县曾采取措施来保护当地传统技艺,例如对民间木雕工匠做过调查,搜集本地精品木雕等,由于工作不彻底,收效甚微。

广顺木雕在发展中无疑受到了外来的冲击。丁祝荣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刻板的技艺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其必须结合西方现代手法。

“广顺木雕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广顺镇党委书记金光锐对笔者说:“在现代社会文化与经济形势下,传统手工艺要想走出低谷,必须植入现代元素,加以融合创新,才能走出困境,如何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广顺木雕这一传统技艺,我们将结合本地实际,借助外来经验作进一步的探索。”(陈俊 刘昌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