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文物局主持评选的2010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3月21日在郑州出炉。禹州瓦店龙山文化遗址、新郑望京楼夏商城址、荥阳官庄周代遗址、洛阳曹休墓、洛阳隋唐城宫城遗址入选。
我省地下文物埋藏十分丰富,每年都有许多重要的考古新发现。省文物局从2008年开始举办“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至今已是第三届。据了解,入选本年度的五个考古发掘项目,是从2010年全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1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中,经过推荐、入围以及专家最终评审推选出来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五项考古新发现中,禹州瓦店龙山文化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组成部分,洛阳隋唐城宫城遗址是国家大遗址保护工作的组成部分,因而是主动发掘的项目;新郑望京楼夏商城址、荥阳官庄周代遗址、洛阳曹休墓则是配合公路、南水北调等大型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项目,五个项目年代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到隋唐时期,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不仅充分说明了我省文化底蕴厚重,也反映了过去一年全省文物考古的新成就。
2010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这五大考古新发现究竟出土了什么珍贵的文物?揭示了怎样的历史更替?让我们一起探寻其中的奥秘。
洛阳曹休墓
洛阳曹休墓
由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主持发掘的曹休墓,出土随葬器物和墓葬形制为东汉和曹魏时期墓葬的分期提供了标尺。曹休墓的发现还丰富了当今人们对这个三国时期著名人物的了解。而曹休墓安葬在东汉帝陵区域内,也为认识东汉帝陵和曹魏墓葬的分布区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洛阳隋唐城宫城遗址
洛阳隋唐城宫城遗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共同主持发掘的洛阳隋唐城宫城遗址,基本搞清了隋、唐至北宋时期宫城正殿及其所在宫院的形制布局和沿革变化。特别是对宫院形制布局的揭示,为这一时期宫殿建筑布局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同时,发掘工作还清理出了武周时期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史上的两座特殊建筑——明堂和天堂遗址。明堂遗址的八边形夯土台基与文献记载唐高宗永徽年间明堂内样所描述的形制与规模完全一致,天堂遗址的形制布局与佛教密宗供奉佛像的曼陀罗(坛城)的形制布局极为相似,这两座建筑形制布局的揭示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极为珍贵的实例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负责发掘工作的文物专家告诉记者,此次明堂遗址的发掘也基本印证了文献记载的明堂的规模,约高80多米,除了考古学术价值外,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荥阳官庄周代遗址
荥阳官庄周代遗址
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主持发掘的荥阳官庄周代遗址面积达110万平方米,外围有大型壕沟,应是目前河南地区发现的一处规模相当大且十分重要的西周聚落。在发掘区北侧还发掘出保存完好的春秋时期的贵族墓地,发现有青铜器墓及仿青铜礼器的陶器组合墓,说明该遗址自西周至春秋时期一直沿用,社会地位很高。专家推测该遗址有可能与西周时期的东虢国有密切联系。
新郑望京楼夏商城址
新郑望京楼夏商城址
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新郑望京楼夏商城址,发现了夏代二里头文化及商代早期二里岗文化城址,两座城址面积之大,在同期聚落中是极为罕见的,推测其性质应为一座方国都邑或军事重镇;望京楼夏代城址和商代城址位于同一地点,对于探讨夏商历史、夏代晚期文化与商代早期文化更替及中国早期城池建设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禹州瓦店龙山文化遗址
禹州瓦店龙山文化遗址
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禹州瓦店龙山文化遗址,探测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出土了大型环壕和祭祀遗迹群,是迄今为止河南境内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时期的中心聚落,时间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夏代初期。遗址里还出土了大量以陶列觚、白陶、黑陶、灰陶制成的成套酒器如鬶、斝、盉、杯、觚,陶塑人头像、长尾鸟、刻画符号、纹饰以及玉器等。根据文献记载,自禹、启以来,禹州即成为夏人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专家们认为,禹州瓦店遗址为龙山时期的中心聚落的确定,大型环壕和祭祀遗迹群的发现,高等级遗物的出土,表明这里很可能与禹、启的都城阳翟城有关。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遗址中发现了麦、稻、豆、粟、黍等五谷,这将五谷同时出现的年代从文献记载的先秦时期向前推进到夏代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