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教育

关于“美术高考”的几点思考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12-10 18:13:15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教育网 徐勇民

高考改革,是一个关乎教育全局的大事。作为高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美术、音乐等艺术类专业入学考试近年来迅速升温,考试场面蔚为壮观。在我们讨论“文理分科”等高考改革重大话题的同时,也应对正处于“热潮”中的高等美术教育入学考试制度进行必要的反思。

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跨入大众化阶段,美术教育也获得了极大的拓展。由于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更多的青年学生选择将美术作为自己高等学历教育的方向,而考生、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高等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功能日趋认同。

艺术教育,有其基本规律。专业考试的本意,是对有志于进行美术专业学习的考生进行专业能力、发展潜力以及基本文化素养的考察,以发掘美术专业培养对象。可是,就全国目前美术高考的总体现状而言,文化课成绩占录取分数权重明显偏低,导致许多文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仅仅将美术看作升学的“救命稻草”,很少考虑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从事任何一门专业学习,除了勤奋与努力之外,热情、兴趣与天赋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可贵品质。对于那些“临阵磨枪”的考生而言,很难说他们就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艺术专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素质全面、富有个性、充满朝气的人才,而不应将选择美术专业看成单纯追求升学和未来求职的敲门砖。

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表明,深厚的艺术积淀始终是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中等教育应在教材与课时安排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培养中学生的时代审美能力和对视觉艺术的感知力。同时,专业学院要通过专业入学考试的改革,重新审视对专业基础内涵的既定认识,以实施“质量工程”作为契机,把好中等教育的“出口”与高等教育的“入口”两道“闸门”。只有认识到美术教育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和引导社会的时代发展趋势,才能最终建立起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科学合理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考试制度。

文化素养不应再是“薄弱环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品位与人们生活质量在艺术的引领下迅速提升,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开始得到软化。在这一背景下,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是每一名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这是从事未来任何一门专业必不可少的智力标准,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专业人才的时代要求。

我国现行的艺术类专业高考,先要进行专业测试,取得合格证后才具备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资格。受中学文理分科的影响,考生所学知识与艺术类专业缺少基础性的沟通。许多考生为了获得专业合格证,考前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绘画专业应考的突击训练,放弃了文化课常规课程的学习。在“恶补”依然能够取得“奇效”的情况下,考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素养难免有欠缺,更不利于考察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潜质。与此同时,大量针对应试教育而生的考前培训,也使更多拥有广博文化知识且具备艺术潜质的学生在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考试中,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尤其是“一锤定音”式的考试制度更让大多数考生充满了遗憾。

要想消除这种急功近利的弊端,就必须对美术高考各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遏制种种投机行为,让学生从更多的渠道以更多的方式获得学习美术专业应掌握的较为全面的知识,而不应以考前单一的专业突击培训替代考生应享有的教育资源与环境。因此,美术专业考试与全国高考时间顺序关系有调整与改变的必要,应予以专业的慎重论证。此外,还可考虑适当加大文化课分数在录取总分中比例的权重,平衡好文化与专业考试录取标准。

注重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考察

多年来,美术高考形成的巨大惯性强化了现行的阅卷评分方式。由于美术专业考试内容、方式及评分标准长期以来几乎一成不变,逐渐失去了与专业发展时代要求的对应。考试内容与当代视觉艺术的多样化形成的审美取向之间,尚未形成合理互动的关系。考生众多、阅卷量大,给考试方式的改革带来了一定难度,有时也顺理成章地成了维持现状的借口。

美术高考过分注重技能,降低了对考生形象思维能力与创造性表现能力的考察,弱化了对具有特殊才能人才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一部分入学时专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因缺乏个性、缺乏创意而失去持续学习的热情。相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许多入学时专业技能还不是那么成熟的学生,很快找到了充分发挥自身艺术潜质的空间。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应体现为对个性的扶持与关爱。基于以上思考,有必要改变现行的应试内容,注重在考试中对学生具有鲜明个性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考察。对于艺术院校而言,可以充分运用学校自主招生的权力,关注具有艺术特质和发展潜力的考生。

总之,在高考改革的大趋势下,美术专业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当前,已经启动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不应该理解为仅对本科学历教育阶段中的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出的要求。如果不能将其延伸到对人才选拔即入学考试这个关键环节上严格把关,“质量工程”的作用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发挥,教学质量的基础性要求也难以从根本上实现。 (作者系湖北美术学院院长)

注: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戏剧、电影:各具魅力的艺术双生花
· 略说当前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 艺术教育不该总是“副科”
· 中国艺术教育基本状况与学科发展
· 与时代同行——杨之光艺术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