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光,系鲁迅美术学院七七届的学生,一九九七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第十届研修班。他夯实的手头功夫奠定了塑造优秀艺术品质的基础。在学生时期,他就有选择的逃离具有束缚性的体制教学,开始以满足自己生命意愿为目的去表现和创作作品。他独立的认识与思考,对自身的诉求,以及对艺术的渴望,使他能够在学生时代就逐渐确立对自己艺术的定位,创作作品的风格化已初露头角。郭晓光给我很深的感触:他是一位非常有思想,异常努力,并且对艺术非常有感觉有才华的学生!
走向社会以来多年的生活阅历与机遇,历练出一位让人感动,内心充满力量的艺术家。二零零六年的巴黎之行,激发了他强大的创作热情,热烈奔放的色彩,率性自如的笔触,造型大胆近乎夸张,给人一种罄钟般地视觉冲击力!他用东方人的眼睛,画欧洲的风景,“国魂洋材”,被法国画家定位为“超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大师苏丁的再现。
而回国后的作品更自然、更随性,更加紧密贴合他自身的生命轨迹,有阳光下的激情,也有阴霾下的冷寂,画幅的尺寸要求也随着能力与性情的积涨而逐渐放大。这种纯粹的室外写生对体力的消耗非常巨大,但他仍痴心不改,凭着对艺术的执着与玩命般地“拼”劲,让油画这种视觉艺术更多的承载了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这个从高粱秆地走出的“东北汉子”,骨子里透着一股“野”劲,就是这种性格使然,他反对艺术受到束缚。他决定走出去,直面自然,驾着货车,将大尺幅画布立于天地间,激情的、纯粹的、自由的挥洒磅礴之势,与其说是画风景,不如说是在画自己内心的感受,一种对乡土的依恋,一段遗失的记忆,一份自然的感悟...
郭晓光可以说是一位单纯而真挚的“狂野分子”,有着吞吐大荒的写生态势,却远离只有某种形式感的风景画家。他穿梭游走在主观的感受与理性的表达之间,具有严肃思考,深切感悟生活的优秀艺术的品质。他的成长是生命气息、人文气息和艺术气息地有益结合。他的油画作品鲜明而独特的坐标,是一段有着顽强生命力的人生牧歌。
苏高礼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