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为军旅美术正言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04-08 09:32:06 | 文章来源: 解放军报

《五月的鲜花》许向群作在当前美术评论界,许向群军旅美术评论的视角、观点和方法独树一帜,为美术评论同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学术经验。

在我看来,许向群军旅美术评论的学术基础,首先建立在他对当代美术的宏观认识和理性把握上。当代中国美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图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现实为当代美术创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充足资源,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开阔向当代美术创造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信息时代的图像世界使当代美术创造拥有多种形态并存共生的条件……在这种情形特别是文化情境中,从事美术评论需要有冷静的心态,对一方面生机蓬勃、一方面也纷繁驳杂的艺术现状有自己的观察视角和透析能力,而要在其中理清思路,看清门径,达到宏阔而不虚、扎实而不泥的境界,当把文化的识览和学术的精研有机结合起来,更要使学术的理想和自己的情怀通畅地联系起来,进而达到思辨与表达的统一,客观评论与阐发己见的统一。许向群在构筑自己的学术基底上做到了宽阔而集中的准备。宽阔体现在他的视野上,他总是能把军旅美术放在整个中国美术的动态进程中加以审视,从中国美术的时代特征中评价军旅美术的特性,让人通过军旅美术的创造理解中国美术的总体发展;集中体现在他评论焦点上的,是他紧紧抓住军旅美术自身的历史演进规律,侧重分析军旅美术创作在主题特色与语言特质上的文化性和当代性,这就有深度地阐发出军旅美术的当代文化价值。

军旅美术创作群体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军旅艺术家追随时代,反映军事题材和部队生活,丰富了中国美术的总体面貌,与此同时,军旅艺术家和“地方”艺术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又是紧密的,军旅艺术家在艺术理念、风格样式和语言探索上,同样具有当代中国美术的基本特征。老一辈军旅艺术家创作的许多鸿篇巨制以及他们的个人风格,在中国美术的史册中占有重要的分量,中青年一代更缘于专业院校培养的造型功底和新时期提供的文化条件,在艺术形式与语言的开拓上,包括在题材上以军旅生活为主、兼及个人多样表达的取向上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我在与许多中青年军旅艺术家的接触中,就深感他们强烈的学术进取意识,他们的作品经常在综合性的展览空间中显示出形式探索的锐气。许向群的美术评论充分注意到这个现实。在他的评论中,他指出了军旅美术的内容与形式正在从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也分析了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创作观念正在呈现出更大的包容性,他更明确地提出,对于大部分军事题材创作来说,“写实”不再是重要的追求,“写心”才是最终的目标;在创作中不仅要画出“兵味”,还要画出“人味”,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充分表达个性……这些见解,既来自军旅美术的实际,也是对创作现实的理论概括与提升。我相信,贯穿在他的评论文章中的许多见解,不仅对军旅美术的创作有理论的启益,对我们整个美术创作也有提高的作用。艺术评论的功能莫过于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许向群的评论就有这种品质。

许向群美术评论的另一个优长是放思于大、着眼于小,这个“小”就是“具体”,这个“具体”又体现在以许多具体的作品为评论的对象和分析艺术的具体特征这两个方面。生活在部队的条件使他有接近军旅艺术家的机会,而他也长年自觉地以“在场”的姿态去贴近部队创作的实际,站在他的战友同道之中,面对画作说话,知人论画,为画作传。他的绘画实践显然有力地支持了他的评论,因此,他文章中许多闪光的地方是对艺术家创造个性的读解,是对风格形成的分析,是对艺术语言的体悟。当代军旅美术的许多重要的创造价值,经他的评论跃然而出,令人注目。

向群为人朴实宽厚,内里却有着绵里藏针般的刚性和较真。他的美术评论之所以独到,除了他深厚的学养和孜孜以求的写作探索外,我以为,最根本的是他对学术的真诚。他不出亏心之言,不写敷衍之文,不讲高蹈的套话和假话,能是处说是,非处说非,当他把美术评论当做一种责任文章来做时,一切俗世的客套都会远去,他在面对画家和作品时,像一个直言相对的“诤友”,平实的论述风格后面是犀利的思索,也因为言之切理,文笔则显得清顺晓畅,令读者通过他的文字进入异彩纷呈的军旅美术长廊,理解和认识军旅美术的当代风貌。

(作者为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世界经济“大变革”,中国艺术大机遇
· 中国民营美术馆的现实之忧
· 美术馆展览设计的问题与应对
· 中国的当代艺术展如何“走出去”?
· 沉浸在艺术之中的孩子成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