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印尼当代艺术当下看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10-08-14 14:16:24 | 文章来源: artinfo

维莫·安巴拉·巴扬(Wimo Ambala Bayang)《希望》,摄影,2009
 

若是置于全球语境中来看,印度尼西亚的当代艺术似乎也并不乐于将地域文化作为彰显自身的符号,更多地是以多样形态来表达更为细腻的体验,而这些多样形态又大多与当代艺术所依存的各种新媒介息息相关。于1975年兴起的“印尼新艺术运动”标志着本土艺术与传统在某种意义上的分野,除了表现为对创作媒介的进一步探索外,以宣言形式昭然于众的学术先锋态度同样具有特别的意义:既不主张艺术的普遍性,也在“去政治化”的立场上积极寻求现实层面的人文表达。

除了艺术市场上逐渐引人瞩目的一些艺术家外,对于印尼当代艺术我们还知之甚少。正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的“当代性:印度尼西亚的当代艺术”展尤为难得的是,不仅仅充当了解与观看的平台,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纵观印尼当代艺术史的切入点:突出“当代性”在这里并非某种大而全的偷懒之举,更是提出了共同大背景下的参照思考方式。

20多年来,印尼的艺术进程与其社会变革紧密联系,却又在很多时候保持了与政权政治的距离,此次展览邀请了20多位艺术家及艺术组合带来他们的近期作品,以分组展示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勾勒出一个更广阔的文化环境,而不仅局限于艺术创作本身。若可说是为此展示结构做补充的话,此项目还特邀一批艺术家自主展示可体现个人历史与艺术观的档案资料,用策划人的来说,是“避免把这种梳理做成以作品为单一渠道的传统回顾展”;同样地,与项目同名的文献式画册也从社会与美学背景上作了极其重要的补充。

项目策划人之一杰姆·苏潘凯特(Jim Supangkat)自身便是从70年代起投身艺术洪流的重要人物,也是“印尼新艺术运动”的发起人,90年代后转向策划与学术工作。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则作为在中国生活多年、深谙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立策划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印尼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与中国的情况有着若干相似并可对位思考的地方。两位策划人不仅有着构筑桥梁的自觉,还为之增添了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彼处”去延续的工作,避免了屡见于此类宏大项目的“点到为止”的弊端。

“当代性”作为关键词,还将于本周六(8月14日)以论坛形式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在全球当代艺术的语境下提出多样性的议题,多位艺术评论者、策展人以及参展艺术家中的几位都将列席,其中,印尼艺术家哈拉海麦尼(Arahmaiani)与中国艺术家李牧为前者的“旗帜计划”共同工作的成果也将在会上展示。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