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馆现场
作为全球艺术界顶级盛事之一,今年在威尼斯绿园城堡(Giardini)和军械库(Arsenale)两大展区举办的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可谓名品荟萃,有太多亮点不容错过。
折射当代社会问题的先锋:美国馆
代表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
主题:明天是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地点:绿园城堡
"抽象视觉传达与严肃艺术的混合处理"
散发着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美国馆坐落在在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Arsenale)展区内,馆外一块石头上写着由多位艺术家共同创作的诗歌,而这也成为美国馆的一大看点。诗歌主题来源于希腊神话中雕刻艺术之神与手艺异常高超的铁匠之神赫菲斯托斯,天生瘸腿的他被母亲赫拉所嫌弃而被从奥林匹斯山驱逐到人间。“这首诗是理解此次参展艺术家布拉德福德(Bradford)的作品的关键,而他作品的主题便是流放与驱逐,”美国馆的其中一名联合策展人,同时也是美国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的馆长克里斯托弗·贝德福德(Christopher Bedford)如是说道。下图这件参展作品来自布拉德福德,名叫“毁灭之迹”(Spoiled Foot)。
马克·布拉德福德“毁灭之迹”(2016)
不经意间的荒唐与戏剧感:英国馆
代表艺术家:菲里达·巴洛(Phyllida Barlow)
主题:荒唐之举(Folly)
地点:绿园城堡
“英国脱欧之后艺术家们的思考”
英国场馆中艺术家菲里达·巴洛的大型雕塑作品格外显眼,这些作品由聚苯乙烯,棉麻织物,木材,混凝土和其他粗略雕琢的材料制成。其中一部作品是将一只割下来的砧骨(耳骨之一)放在一堆被拆解的钢琴零件之上,这部作品是抽象的表达形式与人们较为熟悉的物体相结合而诞生的产物,反映了英国在脱欧这样的动荡时局背景下艺术创作的发展特点与历程。“这件作品有点略带忧郁和哀伤的基调”,巴洛这样阐释自己的作品。让人意外的是,她将自己的作品安置在场馆外部,有些作品甚至放置在意大利、法国与德国的场馆区域,这也体现了她对艺术展览突破场馆界限的渴望。
菲里达·巴洛的艺术装置之一
半虚构世界中的现实重构:韩国馆
代表艺术家:崔玄周(Cody Choi)
李完(Wan Lee)
主题:消解:石与山((Counterbalance: The Stone and the Mountain))
地点:绿园城堡
“向经典‘思想者’致敬”
韩国概念艺术家崔玄周(Cody Choi)推出了具有拉斯维加斯风格的“威尼斯狂想曲(Venetian Rhapsody)”系列作品。崔玄周为了向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Rodin)的经典作品“思想者”致敬,用被碱式水杨酸铋(Pepto-Bismol)浸泡过的卫生纸创作出了一件亮粉色作品。借用了西方艺术史上的经典符号建立了其与自身的联系,他以自身为原形制作的雕塑半镶嵌在整个雕塑底座的一个开口里,模仿着罗丹"思想者"的经典动作,这一作品堪称是艺术界一次历史性的解构作品。李完的时间装置(Proper Time installation)(2017)由600台时钟构成,清晰地展示出世界各地的人们分别要工作多久才能饱食一餐。
崔玄周“思考者”
最值得一看的超创意场馆:德国馆
代表艺术家: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
主题:浮士德(Faust)
地点:绿园城堡
“表演元素的回归,行为艺术的精彩诠释”
德国馆成为了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的焦点。展方授予其“最佳国家馆金狮奖”;德国女性艺术家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凭借作品《浮士德》(Faust),拿到了威尼斯双年展授予的“最佳艺术家金狮奖”。视线聚焦到今年伊姆霍夫的创意之作:四条凶悍的杜宾犬把守在场馆大厅内的护栏旁,现场的背景乐也颇具穿透力,这一切都为德国馆的展示蒙上了一层疑云与神秘色彩。伊姆霍夫将白色、长方体的场馆用透明玻璃分为地上与地下两部分,而玻璃地板上下这些打扮颇具中性色彩的青年艺术表演者时而高歌吟唱,时而在地上扭动翻滚,有时又会几人抱成一团,面无表情的表演者们大部分都在玻璃地板下面进行表演,他们只能以佝偻的姿态移动,玻璃之上的观众对其行动一览无余。“后性别主义,个体独立性,独特又典型”,这些都是伊姆霍夫在作品中想要呈现的人物特点。对此,在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所在机构弗里德里希美术馆(Kunsthalle Fridericianum)时任艺术总监的苏珊娜·普费弗(Susanne Pfeffer)评价道:伊姆霍夫在她的作品中用硬现实主义风格,表现出了我们当代人在政治、社会、经济、制药与科技等领域所面临的一系列快速而重大的变化。
伊姆霍夫“浮士德”
胶片下的文艺调调:澳大利亚馆
代表艺术家:特雷西·莫法特(Tracey Moffatt)
主题:我的地平线(My Horizon)
地点:绿园城堡
“当黑色电影与抽象艺术相遇”
莫法特的荧屏处女作于2017年推出,电影将包括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与凯瑟琳·特纳(Kathleen Turner)在内的好莱坞明星们透过窗子凝视窗外风雨飘摇的难民船的情形记录了下来,向观众展示了这些电影明星在灾难面前的惊恐神态。莫法特在2017年举办了两场全新的摄影主题展,一个名为Body Remembers,另一个则叫做Passage。前一个系列展示了一个女仆面朝着一片荒凉昏黄的背景作沉思之态的场景,而镜头前站着的这个女仆正是特雷西本人。特雷西说:“我受到了黑色电影的启发,同时也借鉴了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绘画风格”。后一部摄影作品Passage当中,高饱和度的暖色调下展现了骑在摩托车上的警察、母亲、婴儿三个人物无精打采地出现在海边的情景,引发了人们关于“神秘之旅”以及“背叛与逃离”等情节的遐想。在她的作品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她的电影《白色幽灵驶来》(The White Ghost Sailed In)。荧幕上似有颗粒物闪闪发光,电影以悉尼港某片水域的地平线为背景,展现了在此地所寻觅到的些许足迹。这位艺术家说道,她能发掘出这部电影实属意外之举,这支电影原本是澳洲原住民用英国皇家海军舰队(Royal Navy)返程时库克船长(Captain Cook)遗留下来的照相机所拍摄出来的,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入侵主题的电影。(库克船长,英国皇家海军军官,航海家与探险家,带领船员成为首批登录澳洲东岸的欧洲人)。还有更多影像作品尽在澳大利亚极具现代主义风格的黑盒子场馆放映,势必会为游览者带来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
特雷西·莫法特的处女作(2017)
错愕之后是沉思:墨西哥馆
代表艺术家:卡洛斯·阿莫拉雷斯(Carlos Amorales)
主题:生活在褶皱中(The life in the folds)
地点:军械库
“异域风情下的阴郁故事”
坐落在军械库区一端的墨西哥馆颇有些远离喧嚣的恬静之感。进入场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卡洛斯·阿莫拉雷斯那容易让人会错了意的作品,这是一组主题名为“生活在折叠中”的雕塑、影像、音乐的系列装置。轻柔缓慢的民谣乐下看似好像演绎着童话故事,实则讲述了一个阴郁沉重的黑暗故事,可以说这是抽象艺术与黑色电影的结合。每隔一段时间音乐家们就会用手中外形尖锐的乐器进行演奏,而这种乐器其实一种陶土管。阿莫拉雷斯设计了一套抽象字母表,同时将之编成一套乐谱,把音乐作为一种“编码语言”呈现。
卡洛斯·阿莫拉雷斯的静态电影“被诅咒的村庄”的一幕
(文章来源: The Art Newspaper;作者: Javier Pes, Gareth Harris;编译:付文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