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狄鑫 Befall 2017 100x100cm
伦敦赛迪HQ画廊(SadieColes HQ)宣布,十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展——《中国2185》即将于9月21日在伦敦拉开帷幕。开幕同一天,赛迪HQ画廊还将推出艺术家徐震的“徐震超市” (2007/2017)在英国的首次展览。
《中国2185》的十位参展艺术家——陆扬、陈天灼、于吉、孙逊、张如怡、娜布其、陈哲、徐渠、唐狄鑫、陆平原等均为活跃在当代艺术前沿、备受国际艺术界瞩目的青年艺术家。展览由策展人王宗孚策划,标题引用了作家刘慈欣的小说“中国2185”,这是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完成的科幻小说。他们的作品旨在探讨中国的文化变迁——历史过往、当今现实和未来展望——当然也远远超越了这些社会和地域界限。这次展览巧妙地利用了“批判性开放”——中国科幻小说早期使用和倡导的方法。它不仅昭示着意义远大的未来,也同时形成对过往历史和现实存在的批判性愿景。
《中国2185》汇集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新语汇——它以跨媒介艺术作品,瓦解并复杂化了往往牵强附会于所谓中国“现代化”的大一统视觉形式和国家美学的根基。这次展览除了现有作品和新作,还有部分现场委约作品,均为新生代艺术家的杰作,包括大型装置、录像和新媒体作品、现场绘画和气动雕塑等。展览以科幻小说的文学模式 (通常作为政治和个人问题的镜像)作为切入点,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的组织结构及其快速发展的生产现状。
刘慈欣的短篇小说畅想了2185年的中国。这个故事打开并整合了过往历史、现实存在和未来设想,以期对现实进行批判,同时也对未来主张持怀疑态度。隐含在这个幻想的未来之中的,是对数字信息和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传统与“进步”、性别平等和后人文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的预见。这次展览表现了所有这些主题,成为刘慈欣科幻小说寓言性的扩展引申。例如,陆杨的作品“意志最终拍摄的力量”(2016年),是艺术家过往作品的艺术集成,以数码影像呈现了她的头脑转化为大型气动雕塑装置,把数字化制作的头像从荧幕转移到了现实。在“职业” (2017年)中,徐渠运用了在业内工作的朋友所提供的108个二手警用摄像机,制作了一个类似于佛教徒佛珠手串的装置。陈哲的作品“可承受的”(2007-2010)和“蜜蜂”(2010-1012)利用大量的文字和摄影图片,以记录片形式展现了中国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空间,以及精神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这次展览还展出了于吉、孙逊,张如怡等艺术家的新作。
徐震 超市
《中国2185》展览包含了三个层次的概念,这是基于对中国艺术史及其同时代的认识而构建的:首先是对艺术史的过去和现在的同步探索和经典化;其次,正如王德威教授和其他诸如宋明炜等人所探讨的,自新世纪起,(科幻)小说就被知识分子作为探讨当下、重塑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第三,新生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超越了曾经被认为是物质、历史和地域的极限,其分化得到了认可。
《中国2185》参展的艺术家包括:陆杨(1984年生,上海),陈天灼(1985年生,在北京居住和工作),于吉(1985年生,在上海居住和工作),张如怡(1985年生,上海),孙逊(1980年生,在北京居住和工作),娜布其(1984年生,内蒙古),陈哲(1989年生,北京),徐渠(1978年生,江苏),唐狄鑫(1982年生,杭州),陆平原,(1984年生,浙江省)。
关于赛迪HQ画廊(SadieColes HQ)
赛迪HQ画廊(Sadie ColesHQ)是最重要的国际画廊之一,两个画廊空间分别位于梅费尔和西区。赛迪HQ画廊代理了将近五十位艺术家,包括John Currin、Urs Fischer、Ugo Rondinone、Jonathan Horowitz、Laura Owens等。
HQ是总部HeadQuarter的缩写。创办人Sadie Coles认为画廊的活动不仅限于画廊现场的展览,在自己的空间定期带来展览,也与其他画廊、美术馆和空间合作带来pop-up项目:例如将Sarah Lucas、Hilary Lloyd、Rudolf Stingel、Jim Lambie等人的作品分别带至伦敦的丹佛街集市(Dover Street Market),Dorich House Museum和伦敦格罗夫纳广场(Grosvenor Place)以及巴黎的画廊Patrick Seguin等地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