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每一棵老葵上,都系着被拯救的渴望”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03-19 16:02:39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水彩《冬远》,2005年。

油画《葵塔》,2006年。

马尔马拉海无垠的葵原曾唤醒了许江的童年记忆,而向日葵是他作品中常现的主题。

“每个人的心中都活着一种植物,这些植物与人相伴,常含一番情。果的丰硕总是动人,那盘中的千籽万籽却又让掌心沁着温润,相信大自然的造化如此工密,人生也只在其中穿梭。”

身为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最根本、最能够自我表述的身份其实是一位艺术家。他的思想的力量和心灵的力量一起指向的是城市和大地的风景。他不断努力探索与尝试,自觉承担着当代中国艺坛严肃审慎的文化思考和视觉积累,通过深刻的文化思考形成独特的绘画取向,又通过自己的绘画实践解决文化认识问题,在绘画中抵达当代文化的通境。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家学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被拯救的葵园:许江新作展”将于4月3日至4月25日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将展出许江近年来创作的百余幅绘画力作,是许江继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个展之后的又一次大型综合性展览。本次展览以油画、水彩、雕塑的综合形态构成丰富的视觉景象,立体地展现出许江在艺术道路上的最新探索。

2003年以来,许江的作品多以“葵”为题,最新的《葵园》系列是向日葵集体性的、列兵般的呈现。“被拯救”,是许江该系列作品中连续出现的命题。茂密的葵花如生长的城市丛林,是大地上蓬勃不息的生命,也可以看成是画家行走与守望、思考与叙述的叠合。葵花的群像交织出生命的混响,扎根大地面向天空,对世界和大地“天问”般的思索,是一种向未来延伸的开始。该系列起源于2003年在马尔马拉海的土耳其大平原,许江看到葵原无边无际时的震撼。在2007年的元旦之夜,他写下了当时的感受:

“那葵与大地同体同色,风烧火燎一般,熠熠然闪着铜光。那葵的极盛和衰老,只在秋夏之间。眼见到的却是废墟般的庄重。生命如此倏忽,却又要在原野上守候着自己,守候一场辉煌的老去。那铜色的葵并不向着太阳,却独自倾心,向着同一方向,那里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天与地的灵犀被这种神秘的牵连,被这庄重的表情所激活。大自然的神性将这一幕永远塑在大地上。”

马尔马拉海无垠的葵原唤醒了许江童年的向日葵,童年的向日葵又唤醒了许江全部的人生经历和感受,这样的经历和感受也是一个时代过去和另一个时代来到的经历和感受。“每一棵老葵上,都系着一份令人动情的兴衰,系着生命被拯救的渴望。”当风景被赋予拯救的命题,当老葵显现出被拯救的情态时,就呈献出一片特殊的期待和生机。在辽阔而荒芜的旷野草木之间,许江找到了适宜发挥他诗意想象的对象。

为配合此次展览,上海美术馆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举办了“画者之思:许江的艺术与思想”学术研讨会。4月3日展览开幕当天,来自海内外的30余位知名艺术家、文学家、批评家与哲学家将齐聚一堂,针对许江的艺术道路以及中国当代绘画所面临的情境与问题进行自由而深入的讨论,就绘画的当代视野与策略进行深入的研讨,分享对视觉文化与当代艺术的思考和经验。

许江简介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1980年代初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赴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作为留学归国、涉入当代艺术创作的代表,其作品曾应邀参加“巴西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首届亚太地区现代艺术三年展”、“美术批评家提名展”等海内外重要展览。

2006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远望·许江的绘画”大型个人画展,曾组织策划“上海双年展”、“生活在此时——中国当代艺术展”。出版有画册《远望·许江的绘画》、《当代艺术与本土文化·许江》、《棋、纸、艺——许江、施慧作品选》、《上海蜃景·许江都市史话之一》、《眺望城市·许江都市史话之二》、《大地上》,出版文集《一米的守望》、《视觉那城》,主编多种学术书籍。作品被中国、美国、德国等地美术馆收藏。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15位艺术家走进“回望”
· “画”室中的画家——崔小冬
· 天付劲毫——冯远的中国人物画
· “80后”艺术家:自己阐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