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明代画家沈周作品赏析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04-01 11:01:26 | 文章来源: 新民晚报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读画,不管是丹青大家抑或是经传无名者之作,皆以养目怡神为标准,拿一句俗到底的话来说:看起来适意。自知此乃“印象化测定”,低级之极。对《谿桥拄杖图》亦然,只觉得适意,所以看了一遍又一遍。还要坦白的是,在披览汤亮先生赏析这幅画的文章时,偶见其中有“明·文徵明《莆田集》”字样,心里一下子暖和起来,于是久久不忍释手。不由窃笑,我的莆田故乡情结,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居然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谿桥拄杖图》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现为汤亮先生的“金冈精舍”藏画。汤亮读画可不像我只凭粗浅印象,他的话内行味十足:“《谿桥拄杖图》体现了他(沈周)晚年本色画的鲜明特征:墨色的黑白灰对比衡和、湿润,轻漫而随性。一层淡墨,粗笔草草;笔换浓墨,略作勾点;即兴吟哦,信手拈来。”评点直取质核,与文徵明对沈周四十岁以后画作的评价“虽天真烂发,而规度点染,不复向时精工矣”是一致的。这让我惊异、佩服。

惊异、佩服之余,又与画中的拄杖老人对视良久,联翩而浮想开来。是呀,手杖属于羸弱者,“拄行阶砌胜人扶”“倚看云泉作老夫”;手杖属于云游者,大诗人白居易对其情有独钟,曾经写过两首《红藤杖》同题诗,诗中曰“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惟有红藤杖,相随万里来”。然而,手杖也属于强者,登山者拄杖征服珠穆朗马峰,其勇当惊世界殊;手杖更属于智者,只不过,这拨人使用的“手杖”往往是无形的“软件”,那是一种依托多学科多门类知识的“巧借力”。

汤亮就属于握有这种无形“手杖”的智者。他大学本科学的是钢铁,硕士学的是金融,博士学的是经济,学养丰厚,视野开阔,使得四十有二的他事业有成。时人发现,大跨度钢铁结构越来越成为世界的脊梁,大型桥梁、高速铁路、石油钻井平台和核电站等建设都少不了它。汤亮做的行当即为“脊梁”开发和提供钢铁预应力材料。凭借炽热的社会责任心,汤亮“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扎扎实实地构建跨国模式,把事业拓展至西班牙等诸多国家。如今,“手杖”指处,在全球同行中树立了绝对优势。

创一番事业谈何容易,但是他捭阖自如,游刃有余。他的兴趣极为广泛,音乐、体育、书画无不涉及,特别是对画的研究,窃以为有资格冠以深刻二字。有人私下里与他挑灯论画,对他有过这样的描述:“(汤亮)谈对色彩的看法、对阳光的运用、对具象边缘线的虚化勾勒。莫奈、马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这些活跃在130多年前巴黎艺术沙龙中的伟大名字,不断地从他唇齿之间跳出来。他十分率真地指点着他们画作的传世之神……”其实,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汤亮专著《金冈精舍藏画赏析·卷壹》中对《谿桥拄杖图》的解读,即可洞察他此上的造诣。

人生有“杖”宜登峰。汤亮是亮的。他成为全球惟一获得西班牙最高皇家骑士勋章的华人,拥有国王授予的“犹斯地骑士”勋爵殊荣。掩卷自忖,挑个双方得宜的时候,向他讨教:为什么文徵明要把对画家沈周的评述放在《莆田集》里? 曾子墨

《谿桥拄杖图》,水墨纸本轴,长77厘米,宽37厘米。作者沈周(1427~1509),明代四大画家之一。此画原为钱境塘所藏,现被汤亮收于“金冈精舍”。左下方有“海昌钱境塘藏”朱文印,另有“歙州黄自”白文印,“砚旅”印损,有一字不可辨;右上方有沈周自题诗一首:野水溪桥外,溪山远树头。何人闲拄杖,独自作清游。落款之下钤“啟南”朱印,“白石翁”白文印。据藏家汤亮考证,《谿桥拄杖图》为沈周晚年之作。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油画家李平:原色农民工
· 李德才海外艺术生涯:松竹风韵 山海情怀
· 厦门美术馆推出首个现代艺术展
· 山寨版“猪坚强”要去伦敦上演行为艺术(图)
· “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首次亮相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