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民生银行如何接管炎黄艺术馆?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04-16 09:18:52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中国文化报记者朱小钧

  正在炎黄艺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徐悲鸿大型艺术展”自3月9日对公众开放以来,已经迎来观众10万多人次。
  作为一家民办公助性质的艺术机构,炎黄艺术馆自1991年建成对外开放以来,举办过各种展览,但此次大展盛况空前。
  观众数量的激增引发了业界对炎黄艺术馆的关注,而民生银行对于炎黄艺术馆的“托管”也引发了各种质疑:重新开馆至今为何只办两个展览?企业是否会借助收藏牟利?眼下的人气能否持续?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炎黄艺术馆常务副馆长刁宣

  《美术周刊》:从民生银行接管炎黄艺术馆到现在,这个民营的美术馆发生了很多变化,无论是观众流量还是展览的品质,在您看来,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刁宣:炎黄艺术馆更亲和、更开放,更自信地走向更广的公众。

  《美术周刊》:当下我们的艺术生态结构在不断变化,都市化进程加速等现象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美术馆。您现在会用哪些关键词来描述现在的炎黄艺术馆?

  刁宣:学术为先,服务公众,从容研究和展示我们民族的优秀艺术。

  《美术周刊》: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强调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营美术馆中具有代表性的炎黄艺术馆对此有何措施?您觉得哪些措施是最切实有效的?在全国实施的博物馆免票进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譬如人满为患、展品被破坏等等,炎黄艺术馆在这方面有什么特别的企划?

  刁宣:美术馆不是什么单位,开放是首要。我们接管炎黄艺术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硬件改造,去掉原有的封闭式围栏,代以开放式的“V”型外景观,让路过炎黄艺术馆的人看得见里面在做什么,并乐意走进来。

免收门票是我们另外一个重要举措,中国民生银行持续10年的不间断公益捐赠保证了我们免费的前提。炎黄艺术馆的安保措施严格到了银行级,社会关注高度的展览则采取观众分流的措施,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展品的安全,另一方面保证了参观者的舒适程度与欣赏效果。

  《美术周刊》:当下的金融危机是否可能会给艺术馆发展提供一个契机,更加注重艺术创造本身的力量。我们也了解到,从开馆的黄胄大展到现在的徐悲鸿艺术展,民生银行接管后的炎黄只做过两次展览,您觉得现在的展览格局离预期的目标还有多远?你们每年的自主策划的展览和外展比例现在是多少?2009有什么新计划?

  刁宣:真正的展览不是挂画了事,那不是美术馆的做法。从选择展览主题,到深入研究,到推广,我们均力求下足功夫。以徐悲鸿艺术大展为例,作为中国现代美术重要奠基人的徐悲鸿50多年来在北京竟从未有过一次大型展览,心仪其作的艺术学子难以观瞻学习,研究者无法窥其大貌,而批评者往往以讹传讹,所论多空谈,非从画面出发、问题出发……这些让我们深为汗颜,是我们学术上的大缺失!而解决上述问题,亟需一个相对完整的大展来呈现。这是我们的学术出发点。我们带着问题,协同外聘专家选择了80件代表性作品,分专题进行区划、展示,学术研讨会的组织则让展览进一步走向深入。徐悲鸿大展是炎黄艺术馆的新起步,未来将陆续推出林风眠、石鲁、吴作人大展,逐步呈现中国现代美术的宏观面貌。炎黄艺术馆的重要展览采用自有力量为主、外在力量为辅的模式,每年外接展览大小加在一起不会超过3个。

  《美术周刊》:在一部分媒体的概念中,民生是一个敢于尝试新事物的新兴银行,接管炎黄艺术馆,也隐藏着企业收藏牟利的可能性,您对此怎么看?

  刁宣:在金融领域民生银行以创新而知名,这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艺术的无偿捐助是民生银行的创举,这同造桥修路、扶贫救难是一个道理,是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踏实之路,是在引领时代新风。

  《美术周刊》:我们的收藏工作将有哪些新变化?民生银行每年在美术馆收藏上有多少资金支持?

  刁宣:炎黄艺术馆成立近20年,建立了基本的运营与收藏模式,收藏上将延续其既有模式。2008年11月民生银行董事会通过“中国民生银行公益捐赠基金”,每年将以民生银行税前利润的0.8%-1.2%捐赠社会公益事业,炎黄艺术馆每年获赠的600万元便出于此,主要满足其基本运营费用。

  《美术周刊》:当下的金融危机对艺术品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市场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如果用一句话来判断艺术的价值标准的话,您会怎么定义有价值的艺术?

  刁宣:艺术的价值不因金融危机而改变,对中国艺术的研究任重道远。如果只见价格不见价值,这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是让人深以为耻的事情。

  《美术周刊》:炎黄艺术馆和北京的媒体关系密切,很多活动通过媒体的报道放大了,我们甚至看到了徐悲鸿大展的地铁广告。您认为美术馆和媒体应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刁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美术馆是为公众服务的公益机构,没有公众、没有关注就没有美术馆,媒体的参与有效放大了美术馆的公众效益。而媒体对美术馆、对学术性艺术展的关注应该再加强,不应该驻足市场,只是不断制造与重复着高价的噱头,而引领一种有意义的价值观更重要。30年的经济建设为中心让我们在不觉间以钱为中心,远离了信仰,忽视了文艺在社会与个人生活层面的重要性,媒体和美术馆在建设新时代的价值观方面可携手并进,任重道远。


观众排队观看徐悲鸿大展民生银行如何接管炎黄艺术馆?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再访水墨表现力--关于姬子的墨道绘画
· 胡正伟作品吹来“西部风”
· 韩国七宝工艺在京展出
· 杨培江展示“魔幻惠村”
· 北京各大博物馆将推国庆主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