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美术馆中国部主任盛昊(左)观看徐冰创作过程
亚博备用网址:从《芥子园画传》到《芥子园山水卷》,您的理念转化是如何实现的?
徐冰:这个想法老早就有,只是一直没有做。盛昊请我参与这个展览,到博物馆欣赏了很好作品后,我询问有没有《芥子园画传》,因为希望借这个展览的机会把这个想法做出来。《芥子园画传》的版本太多,我和盛昊在哈佛大学图书馆,我和助手在北京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等搜寻到各种翻刻本,希望找到一个最好的版本,让刻工在重刻的时候有最好的依据。这个想法是有意思的,就像录像的倒带一样;反着放,结果出现倒着走。清代的沈心友他们把名家的典型范式提出来归到一本书里,我等于从书里把这些典型画法又放回到山水画中去,我的动力在于看看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可以作为验证我对中国绘画符号化的认识,类似数学里的倒推法。中国画题材雷同,或山或水,或亭台楼阁,夹着一些有定势的小人。文人画家想象中的自然中的人物点缀是他们理想中的形象,有点像西方人想象中国人,比如说,他们希望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四合院中,与他们想象中的或者和他们在书中看到的中国人的生活是一样的。这是他们的定势和他们认为的中国人的生活模式。小人的点缀是文人对山水中应该出现的人物模式的一种想象。 中国人喜欢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归类化和符号化,这是咱们的习惯和方法。在画面最后的效果上,我希望有拼接的感觉。
徐冰·《芥子园山水卷》创作过程
亚博备用网址:请您谈一谈《芥子园山水卷》的创作过程?
徐冰:时间比较长。最早是先研究各种各样的版本,我把我觉得有用的部分通过复印摘出来,拼摆,调整,对比各种效果,这是一个非常技术的过程。作品以手卷的方式呈现,因为手卷的方式很中国。中国古代看画不是展览的方式而是手卷的方式。《芥子园山水卷》像连环画,从近郊到村庄、山脉、楼台又到林野的感觉,其中藏了各种各样的小人,仔细看这些小人的安排是很幽默的,但乍看上去和任何一幅山水卷一样。从《芥子园画传》到《芥子园山水卷》画面形象是同样大小的。我也曾考虑过这些山、水是否需要放大或缩小,但最后我还是按原来的尺寸大小来拼接,我觉得是给自己规定了更多的限定性,这种限定性本身使用好了就成为一种语言。放大缩小其实是多了一种手段,你必须让它出现使用这种手段的理由和特殊效果,即不使用这种手段达不到的东西。其实,规定在《芥子园画传》本身的尺寸之内拼贴这张画更有意思,因为依据是来源于这本书,所以,它的教科书和工具书的感觉更强,与构图、画面的距离就远,并不是那么有自由度。之所以不自己刻而请刻工刻,是因为这更像这个文化系统的过程。在中国古代,画家画,刻工雕刻,是分开的。刻工本身是没有更多的个人色彩的,他的任务就是不走样地把画稿刻出来。然后在我的指导下用定制的纸张,通过传统方法印刷出来。我请朱乃正先生写了题字,我自己用英文书法在后面的引首处写了题字,在拖尾的地方又请邱振中老师作了跋文。他从不同典籍中找出合适的句子拼成了一首诗,很有意思。中国诗词讲究用典,句句有出处,这与《芥子园山水卷》的用意很合。(见副本)
亚博备用网址:您预计此次“与古为徒”展览在西方语境下会对观众什么影响?
徐冰:我不习惯做估计和推测。我感觉影响会是积极、正面和有效的。任何传统不激活其实是没有用的。如何面对传统对于东西方、对任何文化而言都是一个永远的课题。我们今天的生活就是未来的传统,未来人怎么对待、吸取我们今天的文化就像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一样。如何用中国的思想方法、文化态度、世界观结合其它优秀文化来寻找新的文化方式,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界应该做的事情。
徐冰·《芥子园山水卷》创作过程
亚博备用网址:《芥子园画传》从教科书中抽取典型,如何处理这种抽取的典型与艺术家创作个性之间的关系
徐冰:《芥子园画传》是一本入门书、教科书。中国人按照这种方法教,但中国人还有一个说法:绘画最终不是达到形似,而是要到神似。中国绘画讲究“道”、“器”的区别,工具的掌握是器的层面,目的是求道的境界。齐白石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芥子园画传》并不是临得不走样才好,不是刻工的要求。边临边悟道,这是中国艺术的特殊性,你要在掌握方法和在方法的基础上体现你的境界,类似规定动作里的自由发挥。京剧手势、唱腔传承了好几代人,但每人的指法感觉都不一样。你这个人的境界、品味、质量都是从规定动作中体现出来的。《芥子园画传》中这些规定的画法,是给艺术家表达自我的依靠。
徐冰·《芥子园山水卷》创作过程
(注:本文章所有图片来源于摄影师吴晚轩)
副本:
跋徐冰《芥子園山水卷》
邱振中
象帝之先, (《老子•四章》)
天地不仁。 (《老子•五章》)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于是画象布色, (宗炳《画山水叙》)
写山水之纵横。 (萧绎《山水松石格》)
应会感神, (宗炳《画山水叙》)
哲匠间出。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
穷形尽相, (卢照邻《益州长史胡树礼为亡女造画赞》)
云物俱鲜。 (欧阳修《采桑子》)
日居月诸, (《诗•邶风•柏舟》)
关键将塞。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或由迷而悟,或因触而开,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不知其谁何? (《庄子•应帝王)
今观此卷, (李祯伯《题米敷文大姚村图石田模本》)
移花接木, (蒲松龄《聊斋志异》)
重张区宇, (《旧唐书•音乐志一》)
虽略于形色,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意致流动,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颇得神气。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呜呼! (《汉书•武帝纪》)
有物混成, (《老子•二十五章》)
可以为天地母, (《老子•二十五章》)
岂虚言哉! (《老子•二十二章》)
故曰莫若以明。 (《庄子•齐物论》)
大图:徐冰《芥子园山水卷》完整版
视频:徐冰解读作品《芥子园山水卷》
(此文章为亚博备用网址版权作品,如需转载请完整保留所有内容,并注明来源,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