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逝世 享年101岁

时间:2018-12-28 14:41:54 | 来源:亚博备用网址整理

展览>

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

2018年2月6日,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于凌晨子时时分在睡梦中安详逝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广东潮州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饶宗颐先生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在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誉,被誉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与钱钟书、季羡林并称为“北钱南饶”和“北季南饶”。

饶宗颐先生生前曾获多项奖誉、荣誉博士及名誉教授衔,包括法兰西学院儒林汉学特赏,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巴黎亚洲学会荣誉会员,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首位华人荣誉人文科学博士,中国国家文物局及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别贡献奖,香港政府大紫荆勋章以及香港艺术发展局终身成就奖等 。1962年,饶宗颐先生获得有“国际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2011年12月13日,饶宗颐先生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3年3月23日,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先生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2014年9月,饶宗颐先生荣获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

饶宗颐先生生前所作书法

家学丰厚 终成一代宗师

饶宗颐先生的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饶锷在家乡建立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少年饶宗颐感觉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自己,宁愿独自一人躲进天啸楼里自学。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做学问是文化的大事,是从古人的智慧里学习东西。”饶宗颐朝夕沉浸于父亲数以十万计的藏书海洋“天啸楼”中,每天与书为伴,与诗为偶。其父去世后,16岁开始,饶宗颐继承先父遗志,续编其父饶锷的《潮州艺文志》,后刊登于“岭南学报”,这成为他踏入学术界的第一步。

饶宗颐曾经自述:“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我小时候十分孤独,母亲在我两岁时因病去世,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饶宗颐先生生前所作书法

饶宗颐说,家学是做学问的方便法门。要做成学问,“开窍”十分重要,要让小孩心里天地宽广,让他们充满幻想,营造自己的世界,同时要注意引导他们少走弯路。

1935年,由著名学者温丹铭举荐,年仅18岁,仅有初中肄业学历的饶宗颐破格被聘入广东通志馆中,专职艺文纂修。他几乎将馆里收藏的所有地方志都看过,这段编纂地方志的经历,对于他后来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体系构建,起到基础性的影响。

饶宗颐先生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以后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献,壮年由中国相片史扩大到印度、西亚以至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晚年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求。饶宗颐先生的研究领域,囊括了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等十三个门类,他出版著作六十余部,著述3000万言,仅《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浩浩十二卷,就达1000多万字。

十巨册《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

根据先生自己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饶宗颐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该书煌煌五百页,以前所未有的体量系统梳理了“正统”这一中国史学(实出自公羊学)的核心问题,至今仍是中国政治史、思想史研究者的必读名著。朱维铮先生评价此书:“就寡闻所及,国内近数十年专究历史观念史的论著本就稀见,而以正统论为题进行全面系统考察的专著更未发现。我所见而又是同行公认的力作者,唯饶先生这一部。”

饶宗颐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茹古涵今,国之耆宿

饶宗颐先生是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也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殷代贞卜人物。1959年,他出版巨著《殷代贞卜人物通考》,以占卜人物为纲,将占卜的大事融会贯通,全面地展现了殷代历史的面貌。

1962年,法兰西汉学院将“儒莲汉学奖”颁给了饶宗颐。这个奖项被誉为“西方汉学的诺贝尔奖”。由此,饶宗颐与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并称为“甲骨五堂”。

七十年代,饶宗颐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成为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他和法国汉学家戴密微共同出版重要著作《敦煌曲》,书中利用敦煌出土资料,全面探究敦煌曲子词的起源问题。

此后,他又独立出版《敦煌白画》一书,专研散落在敦煌写卷中的白描画稿,填补了敦煌学研究的一项空白。这两部著作的问世,奠定了饶宗颐在敦煌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他通晓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印度语、伊拉克语等六国语言文字。其中梵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在其本国亦少有人精通,而饶宗颐先生以中国人却能通乎异国“天书”。 

饶公题词:求是求真求正

饶宗颐还精通古琴,还是撰写宋、元琴史的首位学者,他善于诗赋,书画作品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2003年他捐出自己大部分的藏书,在香港大学建成饶宗颐学术馆。

饶宗颐1974年就发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章,是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学者。他说,我们中国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家,自古以来就在不断地接受外来的文化。在西北方向的西域,有一条“丝绸之路”,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而在海上,还有一条“丝绸之路”,那便是“海上丝绸之路”。从时间上看,海上的“丝绸之路”或许会更早。“我说这些,都是从考据的角度讲的,我们讲究考据,主张让事实来说话。”

饶宗颐先生在香港大屿山上手书的巨幅《心经》

天人互益 益人为宿

有人说,饶宗颐不食人间烟火,安心书斋做学问。其实不然。

香港大屿山有一游览胜地,38株巨木镌刻着斗大的《心经》全文。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户外木刻心经简林,是饶宗颐2002年创作的,他曾说,要为香港开启智慧。

“心无挂碍中的‘挂碍’,是指自己造出来的障碍。现在的人太困于物欲,其实是他们自己造出来的。”

饶宗颐曾写过一句广为人知的诗,“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我是弹古琴的。有一次,我和学生在海上弹琴,作了两句诗。‘万古不磨’,就是中国人讲的‘不朽’,中国人讲‘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这个‘自在’,是佛教的话。我写心经简介,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自在’,就是像观世音一样。‘中流’,在水的中央,说明有定力,有智慧,有忍耐,有六个波罗蜜,就是要保持一种自在的心,是一种境界。”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前矗立四个大字“慈悲喜舍”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前矗立四个大字“慈悲喜舍”,也蕴含着他对人间的一片悲悯之心。

“我对人类的未来是悲观的。人类自己制造各种仇恨,制造恐怖,追求各种东西,变成物质的俘虏,掠夺地球资源不够,还要到火星去,最终是自己毁灭自己,人类可能要回到侏罗纪,回到恐龙时代。全球化同时意味能源消耗、环境恶化,大自然正在惩罚人类破坏所造成的恶果。”

季羡林曾倡导“天人合一”,饶宗颐则更进一步,提出一个新概念“天人互益”,“一切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是损人的原则出发和归宿。”

“我们要从古人文化里学习智慧,不要‘天人互害’,而要制造‘天人互益’的环境,朝‘天人互惠’方向努力才是人间正道。”

饶宗颐先生手书“心无挂碍”

 安身立命,为人修学  静候浩荡光风

关于人生哲学,饶宗颐曾提出“安顿说”。他认为,“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为此,应做好三件事:一是“天人互益”;二是“物物而不物于物”;三是“慈悲喜舍”。

随着年龄的增大,饶宗颐先生生前已不再没日没夜地钻研学问,他也开始进入海德格尔所说的那种生活,“人,当诗意地栖居”。

饶宗颐先生生前在香港的居所位于跑马地,在赛马日从阳台望下去,可一览骏马竞逐英姿。饶先生常在躺椅上看着,当休闲节目。他甚少出门,几乎不应酬,每天清晨四五点醒来,写字、看书、做研究,然后睡个“回笼觉”,中午就到附近一个潮汕饭馆用餐。“我是每天坐在葫芦里。”他引用元代诗人的一句话:“一壶天地小于瓜。”他在自己的天地里,清静达观,身心愉悦,自然长寿。

“我从14岁起,就学‘因是子静坐法’,早上会沐浴和静坐,然后散步,晚间九时必宽衣就寝。”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不好怎么行万里路?因为有了强壮的身体,为了研究一个问题,我可以跑到发源地去考察。1962年,我第一次跑去莫高窟,当时环境很艰苦,但是乐趣无穷,因为我亲自印证了我所知道的东西,而且受此启发,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研究问题要穷其源,‘源’清楚了,才能清楚‘流’的脉络。”

饶宗颐先生生前挥毫创作

百岁老人笔耕不辍 静悟中自成风貌

2017年11月18日上午,由中国美术馆、香港大学主办,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承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饶学联汇、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巡回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以荷花为题材,呈现饶先生晚年法备气至、诸体并蓄的书法风韵和泼墨点染下荷花的万千气象,是先生深蕴的文化境界和静悟中自成面貌的精神写照。展览开幕式上,饶宗颐先生及其家属、饶宗颐学术基金将展览中4件(套)中国画和6件(套)书法,共计10件(套)精彩作品捐赠给国家。

饶宗颐 莲莲吉庆 中国画 纸本设色 138×34cm ×四联 2012年 中国美术馆藏

饶宗颐 铸古今异字 书法 纸本 34×138cm 1990年 中国美术馆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饶宗颐在为人修学中也有自己的“三境界”:“漫芳菲独赏,觅欢何极”为第一重境界,意为在孤独里思考和感悟,上下求索。“看夕阳西斜,林隙照人更绿”为第二重境界,“日愈西下,则其影愈大”,饶宗颐认为这是一般人不愿进入的一重境界,因为一般人的精神都向外表露,既经不起孤独寂寞,又不肯让光彩受掩盖,只是注重外面的风光,而不注重内在修养,他们看不见林隙间的“绿”。其实,越想暴露光彩,就越是没有光彩。“红蔫尚伫,有浩荡光风相候”为第三重境界,意为无论如何都要相信,永远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在等候自己,只有这样才没有烦恼,自主人生,自成境界。

饶宗颐 书法 纸本 长乐延年 138×34cm×二联 2017年 中国美术馆藏

饶宗颐先生千古!


本文综合自:

1、《众读 | 饶宗颐,自学成才的一代通儒》(众读:lu-studio)

2、聂薇:《一个人在世上,如何安顿好自己这很重要》(财经网,2014年11月13日)

3、“他是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饶宗颐先生百岁寿辰(群学书院,2017年8月9日)

4、《百岁老人饶宗颐中国美术馆举办“莲莲吉庆”书画巡回展》(亚博备用网址,2017年11月20日)



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