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生,最大的问题可能就体现在这个“新”字上。我想,对“新”字的理解有这么几点:第一,是它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第二,是它的规则发生了重要变化;第三,它的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还有就是他们生活的群体发生了新的变化。
孩子们从中学起就大多面对一种应试教育,考试是一个比较主要的一个教育方式,虽然我们现在并不提倡它,但是客观上孩子们在应试方面的努力还是更多的。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对小孩特别、甚至过度关怀,就像吃馒头似的,掰碎了、揉碎了再让孩子们吃,一道题能够反复多遍讲解从而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理解,回家还让他们不停地练习。然而,这种方式到了大学就迅速消失了。在大学,孩子们最大的体会就是见老师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大学开始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而并非仅仅掌握知识。换句话说,在中学学生更多的是以掌握知识作为基础,但是到了大学,能力是最重要的。大学生如果不具备一个更好的能力,四年之后变成社会人的他将无法独当一面。也就是说,在中学的时候老师是个拐棍,更多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各种支撑,每一步可能都是这个拐棍先来探路。可是到了大学,如果不丢掉这个拐棍,孩子就站不起来,他不能挺起胸膛面对未来社会对他的挑战以及对他提出的各种需求。所以到大学,最大的改变是学生要变得自立、自主,在这种前提下他们才能变得自尊、自信,他才能在四年之后成为一个社会人,能够担当社会对他提出的各种要求。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改变,而好多学生可能在这方面还缺乏一个应有的准备。
第二个问题是,新生面临着原有的生活环境的改变。原来他在一个城市学习生活,基本上都基于自己的家庭范围而很少远离家庭。现在在大学,我估计更多的学生都远离了自己熟悉的城市和环境。对于一个完全全新的环境,他并不熟悉、不了解,可能包括水土都不服。所以他要迅速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对他提出的诸多挑战。如果学生没有一个很好的心理应对能力,这种新环境给予他的挑战在相当程度上就会影响他的学习,让他无法稳定的投入学习生活。别看这些东西我们说起来好像很轻松,但每个小孩在面对它们的时候这一点一滴都变得非常具体而明确,他必须以自己的方式改变并适应它,所以我觉得对于孩子们来讲他在一个新的环境要迅速调整心态,调整他的适应力,这对他们很重要。
第三个问题,涉及到一个挺时髦的词,就是团队精神。实际上,从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团队。小学有一帮小哥们儿,到了中学有一帮哥们儿,高中也是,到了大学一个新的团队就出现了,它和以前的团队有很大的区别。就按清华这个个案来讲,过去在一个城市都很优秀的学生,他在一个学院也是出类拔萃的,因为一个学院里能考上清华的学生屈指可数,他在那里可能是唯一的或者是很少的之一,而到了清华,他面临的是一群和他旗鼓相当的人。以前听惯了各种表扬和喝彩的声音以及来自老师和父母的自豪感,可是到了这里以后,他会突然发现在他眼前有一群跟他不相上下的人,他的周边团队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改变。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为这个时候毫无疑问的,竞争的压力比以前明显加大了。同时,大学期间又是人们形成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并走向成熟的一个速成期。所以他们既面临着各种压力,又经历着人生发展的速成和速生阶段。这些综合因素的交织对孩子们来讲也是一个从未经历、从没面临过的新的挑战。我认为,新生要尽快和新的伙伴们建立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在四年之后当他进入社会之时将显得尤为重要。他在社会上如何取得生存,如何发展,这些同学将是他未来最重要的人生和社会资源。所以我觉得同学们应该珍惜这四年最难能宝贵的时光,恰恰越是在这种专业竞争的时候,同学们越要从另一方面对他身边的伙伴们给予足够的尊重、珍惜和关爱。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大学生活在心境和行为方式上都做到比较好的调试。
【专题】 亚博备用网址关注中国艺术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