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艺术市场

古代书画理应升温 买家头脑切忌发热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12-19 21:11:12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高鸿

自2005年遇冷以来,一直波澜不兴的中国古代书画市场,在2009年俨然已成“救市”良药。并连创天价,一枝独秀,走出了一波快速上扬的行情。

诚然,经过历史的淘汰,能在书画市场流通的盖棺定论的古代名家名迹已经是凤毛麟角,只要是真品、精品、极品、绝品,其价值是永恒的,任何风波都不可能动摇其价值。客观地说,中国的书画市场不过十来年的光景,比较起西方艺术品市场近两百年的历史,中国的书画市场还是一个雏形。但中国的书画市场形成的历史背景却远非西方所能比拟,稳定的政局和持续稳健、科学发展的经济环境,使得中国的书画市场在起步伊始便沐浴了和煦的春风。特别是在经过了2004年至2006年间的无序、躁动、虚高、炒作等非理性挫折——人造的“时名”使他们在相当程度上血本无归以后,才转向对“时名、时价”的心灰意冷而转向对“史名、史价”的理智回归。这,抑或就是古代书画名迹成了人们关注收藏亮点和投资绩优股的因由所在。

古代书画回暖是在2007年,上半年的市场数据显示,古代书画的成交总额达6.23亿元,占到2007年上半年中国书画成交总额的26%,这比2006年中国古代书画成交额占整个书画成交总额的16%增加了10%的份额。在2007年上半年中国书画成交价格前100位排行榜中,中国古代书画占据了39位,其中前10位中有5位均为古代书画作品,这5件作品的成交价格均超过千万元。其中的最高成交价是在中国嘉德春拍上以2408万元成交的清代宫廷画家钱维城的《雁荡图》手卷。至此,古代书画便走出了“死人卖不过活人”的怪圈,显现出其主宰和支撑中国书画高价位市场的态势。

到2007年下半年,古代书画的整体行情在上半年回暖的基础上呈现出了突破性的涨幅。在中国嘉德、匡时国际、西泠拍卖、香港佳士得等拍卖行推出的秋季大拍来看,多件精品的重磅推出使得古代书画作品的成交价格也得到了不断刷新,不但打破了国内外原有的书画作品成交价格纪录,而且高价位作品的频频出现,更显露出2007年的秋拍市场上古代书画强劲上扬的价格走向,明代仇英的《赤壁图》创造出了中国古代书画的最高价7952万元,更使古代书画的国际价格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创造了当时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也标志着中国绘画作品的拍卖成交价首次超过一千万美元级别。

国内书画市场对古代书画的清醒,也使得伦敦、纽约等国际拍场不得不调整从2005年起就再没推出过中国古代书画的相关专场的策略,重新挖掘中国古代书画不可再生的价值。如苏富比伦敦公司推出“Mu-Fei收藏中国绘画”专场中,则推出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品及少量近现代书画的拍品共计120件,成交率为90%,总成交额为4622,652万元。拍品年代从中国的北宋时代一直到近现代各个时期均有涉及,如北宋时代米芾的《山水》以137,379万元成交,梅清的《黄山十景》成交价格为273,999万元等。

2008年春季的古代书画市场,更是高歌猛进。如:文徵明、董其昌《赤壁赋》、《后赤壁赋》、唐寅《层楼拔嶂图》、石涛《花卉册》、恽寿平《载鹤图》、乾隆、董邦达《中秋帖子词卷》、八大山人《鹭石图》《瓶菊图》等成交价也在1000多万至3000多万元之间。

到了2009年,古代书画更是天价纪录不断被刷新,即使是一些原先不为市场重视的古代书法作品也拍出惊天高价。从2009年各大拍卖行交出的拍卖成绩单中,可以看出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正在逐步回暖,而至今年秋拍古代书画市场更是全面开花,走向了高潮。如在2009中国嘉德春拍中,宋人《瑞应图》以5824万元成交,北京保利春拍中,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以6171.2万元成交;而在2009中贸圣佳秋拍中,清乾隆时期宫廷纪实绘画作品、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以1.34亿元人民币落槌,远超今年春拍以8400万元成交的八大山人名作《仿倪瓒山水》;在北京保利秋拍中,明代吴彬作品《十八应真图卷》以1.69亿元天价成交,又一次打破世界中国绘画拍卖最高纪录。这显然再一次揭示了中国古代开宗立派的书画大家的作品不畏动荡的升值潜力,同时也验证了“如今古书画再贵也有人买”的收藏、投资取向。

然而,中国古书画还刚刚走出市场洼地,从目前成交的价格来看,有些作品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而有些作品不排除有情绪性的虚高现象。面临着古代书画在书画市场呈主角的态势,我们要防止早些年一窝蜂的跟风现象再度出现。古代书画虽然没有情感因素的炒作成分,但却不排除因攀比“打破纪录”而采取的商业炒作的可能,更要警惕假拍、假成交的报道和数据。

此外,古代书画虽有其不畏其他动荡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大跌大涨,但其有限的存世量以及流通量会影响其整个大盘指数。有限的资源,自会引发非理性的扎堆竞争,而竞争的激烈会使很多介入者头脑发热,而介入者头脑的发热,正中卖家的下怀。因此,有些卖家很有可能借机大量投放洗白了的赝品。

根据我对市场的了解,卖家无时无刻不在研究市场和买家的层次、买家的心理、买家的腰包,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对即将上拍的拍品进行“粉饰”;而买家,很多时候都处在被动的局面,举手投足无不受制于卖家的“引导”,缺乏自我判断、自我做主的能力。

此前,我曾与相关专家就当下的书画市场进行过多层面的分析,大家得出这样一种共识,亦即:国人玩书画市场,是以卖家的奸诈迎合买家的幼稚、无知、狂热、摆阔而形成的市场格局。我以为,市场的成熟应该取决于买家的成熟,亦即有赖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占主导地位。

近来,有一些专家提出所谓“民间收藏95%是赝品”的说法,尽管我并不完全同意这一说法,但从央视“寻宝”到河南卫视“收藏中国”到各地寻宝、鉴宝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宝级”、“天价级”藏品也确实难得一见,当然,真正的收藏家宝不外露也是原因之一。但这一切却给我们一个不得不引起警觉的发问,那就是:接踵而至的拍卖会和应接不暇的上拍真迹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鉴于国内拍品资源枯竭,很多拍卖公司将征集拍品的触角伸向域外,于是,“海外遗珍”就成了拍场一道令众多买家神魂颠倒的五彩光环。无可否认,历史的原因,中国很多国宝曾经大量流失域外。但是,事实上其中也有很多赝品,因为造假也是传统文化中一个忽略不掉的组成部分,否则,庋藏历代书画总记录的《石渠宝笈》也不会充斥着不少赝品。

既然凝聚着集体智慧的《石渠宝笈》也是真假共存,难道凭一己之力汇集的藏品诸如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美国的王己千(已故)、中国香港的张宗宪等大收藏家的收藏都是件件珠玑?这可能吗?事实上,“海外遗珍”的蜂拥回流,只能演绎海外藏家狂抛狂赚、国内藏家放血接盘的闹剧。

有鉴于此,面临着古代书画市场行情的急剧升温,对于买家来说,既要积蓄雄厚的资金,也要冷静发热的头脑,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一下,切忌头脑发热。

注: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中国艺术市场只是“头部发烫”?
· 徐悲鸿《五狮图》将现身中久富莱贺岁拍卖现场
· 20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落幕
· 新传是首次亮相完美收官 成交率超过八成
· 伦勃朗"叉腰的男士" 拍出2020万英镑创纪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