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上海成市场风向标 艺博会变身艺博秀?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10-09-15 14:29:07 |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2010

 

12日闭幕、为期5天的上海艺博会交出答卷:5天7000万元人民币的成交额,比去年增加2000万元;参观人数达到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1%。而上海艺博会同时举办的另一分支展会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则暂时还没有成交统计出现。

作为亚洲最大的当代艺术品交易会,这似乎又提供了一个时下“市场回暖”的铁证,但是在国内各大艺术品拍卖行缩减当代艺术成交的背景下,显得非常不具创意。要知道,去年上海艺博会也曾创下“人气”、“成交量”新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当代艺术交易跌入谷底。

海外藏家借道世博会淘中国艺术

由于本次艺博会正值上海世博会举行期间,一些海外远道而来的收藏家,在观赏世博会的同时,顺便来艺博会淘取便宜的中国艺术品。

来自意大利米兰的Sandra Simonato夫妇,便是其中之一。Simonato先生曾在菲亚特中国公司任高管,其妻子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品经纪商。他们在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中看中了上海艺术家游思的一幅画,并当天付掉了画作费用。

“中国艺术家成为世界的焦点,他们关注的角度已经日趋国际化,在中国买这些艺术品本身价格也很便宜。”Sandra女士说。

事实上,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海外知名度的高涨,一些本土、并不具备国际知名度的艺术家,也成为国际收藏家开始关注的对象。这些收藏家往往熟悉西方艺术市场的规律,并清楚地知晓那些能够影响艺术家价格的因素。

而据意大利领事馆负责接待意大利客人的尹荣介绍,另一批意大利客人中也有人在上海艺博会上订购了中国的艺术品。

不过,本土收藏家还没有这样的魄力和眼光。“虽然有数件作品在展会上被国内收藏家预订,但是否最终成交还不确定。”参加展会的上海香格纳画廊的负责人介绍说,“虽然本届艺博会人气比去年要热闹许多,但带来的本土购买力并没有想象中旺盛。”

而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则干脆在展会期间举办各种艺术收藏论坛,寄望通过国外成功收藏家之口,来劝说中国的新富阶层,尽早考虑把资本投入到艺术收藏中。不过对于中国收藏家来说,最大的困扰是艺术品的变现渠道并不如其他资本商品便捷。而那些有实力购买艺术品的商人,仍然区分不了工艺品与艺术品的差别。

显然这种劝说,在短期内并不会有什么效果。上海艺博会上,来自法国罗丹的雕塑《加莱义民》吸引了不少人关注,但高高在上的400万欧元的价格,使其在5天内无人问津。主办方打出“让收藏成为风尚”,其实并不确切。更多的人只寄望能在上海艺博会的中低端艺术品市场(低于10万元人民币),淘得日后可以发光的金子。

达利、罗丹成为艺博会常客
 

对于画廊来说,上海艺博会在交易功能的背后,仍然是展现画廊实力、提高画廊名声的舞台。只展不售的普遍情况已经使上海艺博会成为一个颇为奇怪的实体。

由北京艺·凯旋艺术空间携来参展的陈逸飞遗作《弦乐四重奏》也在本届艺博会上亮相。就在今年6月,在香港佳士得2010年春拍“亚洲当代艺术与中国二十世纪艺术”拍卖中,这幅《弦乐四重奏》油画拍出了6114万港元的高价,创下陈逸飞个人画作拍卖最高纪录。不过,想要问价的买家则会被画廊告知“该画并不出售”。

此外,北京百雅轩艺术机构也带来了6月刚刚过世的艺术家吴冠中的作品。但这些作品,也大都是充当画廊的门面。

“上海艺博会上出现了原本并不在艺术圈内的许多新画廊,所做的事情,也只是展示新画廊的实力而已,对于真正的成交并无帮助。”并未参加本届上海艺博会展览的科恩画廊的主持对《第一财经日报》介绍说。

专业持久性画廊对艺博会耐心的缺失,是艺博会面临专业性流失的一大困境。而资本运作出的新画廊,借助这个平台打造名声的做法,原本就使得艺博会从成交性平台转向“作秀”的平台。

如果要说艺博会上的常客,可能很少有人会把“达利、罗丹”的名字与之关联。不过事实是,自从2004年达利的作品首次出现在上海艺博会上之后,达利雕塑的身影几乎不厌其烦地出现在此后历届艺博会中。罗丹亦是如此,罗丹名为《吻》的雕塑,也时常光临上海艺博会。而这些雕塑,在欧洲早属于已经被复制滥掉的毫无价值的收藏品。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