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泡沫破灭引发天价炒作反思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10-11-02 16:28:32 | 文章来源: 精品购物指南

泡沫破灭 引发天价炒作反思
 

2007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曾经展出过一套标价为8000万元人民币的红木家具,这套名为“名著春秋”的红木家具销售人员声称是用老挝的红酸枝制作的原木家具。而前不久,同样是在东盟博览会的现场,超过20万元人民币的红木家具屈指可数,短短3年间价格竟缩水如此之多。而当初将价格哄抬飙升数百倍的,正是那疯狂的炒作。

不能否认,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炒作已成为商家营销的一个必要手段,而其也有自己完整的一套炒作路径和规律。“无处不炒作”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然而,越来越多的疯狂炒作,换来的却是天价商品带来的泡沫。当泡沫破灭,当曾经的天价商品回归本来面目的时候,随之而变的自然是那些盲目消费的人们一落千丈的心情。

在这个充满炒作的时代,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商品加入到炒作的行列之内。但是,如果行业监管得到改善,消费者变为理性面对的时候,曾经的天价商品自然会在市场规律面前,回归理性。

“炒作实际上是一种商家运作的方式。”

白伟林:天价商品其实并不是百分之百为了销售,其可能只是为了炒作,目的就是提升同类产品的价格,突破消费者的价格“心理底线”,从而推高整个行业的行情。在您看来是这样吗?

谢付亮:没错,就像炒作茶叶一样。可能某一种茶不赚钱,但是通过炒作使整个茶叶市场的价格都往上走,整个行业都会从中获利。

石述思:这个说法我基本认同。其实这是在问一个问题,即是投机还是投资?这显然是投机。每一个投机都会包装成投资。无论投机什么,接棒者一般都是劳苦大众。不管是股市还是楼市,他们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去约束,但是在艺术品市场则没有,监管几乎为零。还有一些新兴的市场,大都显示出了制度建设落后和行政监管力度缺位的问题。一些职业炒家甚至还会利用监管的漏洞操纵一些传媒机构,在舆论上为其推波助澜。

李玉国:是这样的。制造一个天价商品,其实并不是为了去卖,而是为了制造轰动点。

白伟林:“从判断商品大势,到形成联动效应,即在行业内形成共识,统一将价格标高。再到确定商品监管尚处真空地带,以此避免监管风险。”这曾是一个职业炒家介绍的炒作路径。据您了解,炒作是如何形成的?

谢付亮:资本是炒作的一个必要前提,资本逐利的特征就会导致炒家选择某一领域作载体。加之监管上的漏洞,炒作是必然存在的。其实,整个路径和这位职业炒家讲的没有什么差异。首先是选择载体,之后是联合厂家,标高产品价格,人为地减少供给,再形成媒体跟进,再让很多人来消化炒作。如果有足够的消费者,那么被炒商品的价格还会继续标高。如果商家把这个度把握好,他就能逐渐地把天价产生的泡沫消化掉。如果能够良性发展,这种炒作也是可以存在的。比如国际名表、名车的一些限量款,实际上也都是一种炒作。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限量”的把握上比较得当。可是像普洱茶这类的商品,大家都有,供给不是一家能控制得了的,所以到后来泡沫就破灭了。如果这种产品永远是一家厂商来做,那他永远不会破灭。这就是一些顶级奢侈品的长盛之道。

石述思:潜规则占据了主导地位,背后是一个强大的利益链条。有人戏称为投资市场黑社会,其实一点都不为过。这些人倚仗对市场更为了解,一起制造投资的泡沫,形成更大的投资诱惑,使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裹挟其中。之后,他们再利用人们投资渠道狭窄、投资机会匮乏、投资心智不成熟等等弱点,最终形成了一个洗劫财富的现象。我们不能忽略了炒家包装的力量,他们有时候甚至能把一些商品包装得极其符合经济规律。不过,任何的泡沫不论多么华美,都是要破灭的。

李玉国:首先要去判断这个行业处于哪个阶段。如果这行业慢慢淡出人们视野的话,再炒就比较困难了。但如果是新兴行业,就会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其次,炒家会在行业内寻找相应的标杆,他会寻找行业里拥有最高商品价格的是哪一家,随后制造出一个很大的落差来。物以稀为贵,就会吸引人来购买。再次,就是要规避掉一些法律上的风险。一些不是民用必需品的东西都很容易被炒作,像月饼、普洱茶这样的商品就是如此。

白伟林:通过炒作来推高行情的情况是否是一个普遍现象?那么,这种行情又能够维持多久?

谢付亮: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只不过是炒作的度不一样,再有就是商家的控制能力不一样。人生何处不炒作,现在到处都在炒作。800元一瓶的矿泉水,它炒作的不是水,而是商场,为的是使商场出名。商场出名了,即使水一瓶不卖,其他的商品也一样会受到关注并随之售出。炒作实际上是一种商家运作的方式。至于行情,就要看炒家的控制能力了。

石述思:这个毋庸置疑,甚至在近10年都是一个普遍现象。

李玉国:确实是这样一个趋势。毕竟大家比较关注一些阳春白雪的东西,这就会使价格提高。但我认为这是短期内存在的。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够提升商品的价值,泡沫就会破裂。至于行情,还要视人们的实际关注度而定。

“泡沫的产生主要源于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

白伟林:展会商品“天价泡沫”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破灭,究竟什么是“天价泡沫”的炒作温床呢?

谢付亮:我觉得泡沫的产生主要源于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现在人们都想用天价的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当这种注意力成为人们都来争取的资源的时候,很多人就只能在一个天价之后,再用更高的天价来掩盖之前的泡沫。正是人的贪欲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这种模式的上演。如果从营销的层面上讲,人们对销售的创新并没有足够的思考。其实,除了价格之外,还可以做其他的一些思考,也有很多别的方式可以来炒作,吸引买家。

石述思:对这些没有常年关注的人,他会觉得很震惊。但其实由于投资市场混乱,已经出了太多太多类似的泡沫了。疯狂的君子兰、疯狂的普洱茶、疯狂的玉石,比比皆是。伴随价格疯长、行业的繁荣,这些被炒作都是发生过很多次的,炒作的动静和推波助澜的力量也都越来越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状主要在于,中国百姓的投资渠道无比狭窄,因此,极易造成投资的冲动。有一部分人的个人资产确实在这些年得到了飙升。但是因为投资渠道狭小,加之商业推手被市场“绑架”,形成炒作链条,并不断地推波助澜,因此就促成了天价泡沫的产生。

李玉国:一些企业为了吸引眼球制造热点,能够让行业内,包括媒体关注自己,短期内提升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主要还是企业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祟。加之媒体的关注和追踪,就形成了炒作。

白伟林:曾经8000万元人民币一套的红木家具,到现在20万元人民币一套,价格缩水严重。短短3年的时间,价钱却一泻千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谢付亮:被炒到天价的东西实际上背离了其价值规律,它本身并不值那么多钱。而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找不到接盘的人。与其砸在手里,不如便宜卖掉,以减少损失。就像传销一样,到最后必须要有一个人来接盘。长期来看,价值规律一定会起作用的。

李玉国:消费者当然不会总上当受骗。当时炒家处心积虑制造出的热点,其本身的价值和价格是背离的。如果用天价商品和一般商品相比较,一旦没有差异化出现,价格自然而然就会回归。这是市场规律正常的表现,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

“只要能够受到制度的保障,趋于合理,炒作也一样是好的。”

白伟林:除了上面提到的天价红木家具、天价普洱茶之外,还有哪些事物是比较容易成为炒作对象的,哪些领域、行业容易出现炒作?

谢付亮:像房地产,就是典型的炒作行业。有的开发商甚至让农民工去假装排队买房。其实,衣食住行每一个领域都是很容易形成炒作的。天价服装、房地产、名车、普洱茶……这些不都是佐证吗?以后炒作的范围还会越来越广,方式也会越来越高明。

石述思:现在可谓无处不炒。投机行为有扩大化的倾向,除了传统的艺术品领域,并开始向农产品[23.57 1.59%]领域发展。可以说,跟公众利益切身相关的领域,都已成为投机客操纵的重点。还有就是一些新兴的投资领域,比如世博会带来当代艺术品的收藏热。现在很多画家正是利用这种热炒,迅速地使自己的作品卖出天价。

李玉国:礼品行业、烟草行业会容易形成炒作。还有就是珠宝类商品。

白伟林:对于这些易被炒作的事物,您能总结出其特点吗?

谢付亮:应该分两类来看。一种炒作是为精英群体所共享的商品。这些商品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限量的方式。这种炒作一般不会失败。另一种就是大众炒作,以集体获利为目的,就像普洱茶、大蒜、养生产品、美容产品等等。这种炒作容易引起泡沫,以及监管的重视。

李玉国:首先它们跟生活并不是息息相关的。它们在资源上有一定的稀缺性,让人们产生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共识。它们还会吸引来一些买得起它们的人的眼球,如一些收藏家、富二代等等。

白伟林:在您看来,下一个可能被炒出天价的东西是什么?

谢付亮:翡翠现在正被炒作。我认为未来5~10年被炒得比较多的应该是农产品。这种农产品偏向于经济作物,并不是那种民生产品。其中包括一些农副产品,像猪肉、鸡蛋一类。

石述思:由于投资产品扩大化,这个无法预期。但是按照以往的惯例,它一定会包装得极其诱人,粉墨登场。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越诱人的东西越要警惕。

李玉国:保健滋补类的商品吧,或者是那种讲究地道产地的商品。总而言之,具有稀缺性的商品就会容易被炒作。

白伟林:如今,“天价泡沫”破灭,获利的仅仅是少数商家。然而,整个行业、消费者都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在您看来,这种炒作之风应该如何规避?

谢付亮:从个人角度来讲,并不是大部分人到最后都会受害。如果要是炒作一种比较好的养生方式,受益的还是大众群体。并不是所有的炒作都是不好的。要是讲解决炒作带来的问题的话,就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媒体的宣传,应该以引导为主,引导一些商家不要为了炒作来牺牲消费者的权益,应该具有一种高尚的精神,不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果要是炒作民生产品,那对国家的伤害是很大的。另外,国家也应对炒作的产品做一些限价,哪些产品可以炒,哪些不能炒,应该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监管。炒作的代价一旦增加,炒家必然就会考虑自己商品价格的限度。而消费者不管是投资还是消费,也都应该多了解一下,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损失。

石述思:这种繁荣不一定就是魔鬼。只要能够受到制度的保障,趋于合理,炒作也一样是好的。目前,市场在起主导作用,但并不规范。一种资源只要是稀缺的,都会成为投机的对象。怎么由投机变成理性的投资,使公众获得更多机会而不是灾难?要做的只有完善制度。在金钱之上,需要某种力量来制衡。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千万不要跟风。自己不懂的事情,就不要介入。如果公众的防范意识提升,也会倒逼我们的市场走向健全。有规范的市场,一切才能长远。

李玉国:炒作是无可厚非的,它也是一种吸引眼球、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手法。但是如果过度炒作,就会把自己给毁掉。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要有一颗平常心,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还是要扎扎实实经营自己的品牌,应该健康良性地发展。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需要理性地去判断某个行业。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应该对一些炒作的领域进行追踪和监管,使市场良性循环。

“盲目跟风,是一种理性的缺失。”

白伟林:在天价商品面前,有的会清楚地写着“价格不打折,卖给有缘人”的字样。可见,再贵的东西也有人买,在您看来是否有一种需求在里面?

谢付亮:人一旦满足物质欲望之后,就一定会去满足精神欲望。为了显摆,或者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有些人希望找到这样的载体。一旦买了之后就可以向旁边人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炒作必然会满足一部分人的虚荣心。

李玉国:我想更多的还是心理需求和投资需求。

白伟林:在您看来,哪些人在消费这些天价东西?

谢付亮:有两种人。一种可能是有些不理智的,带有暴发户性质的买家,为了显示自己而去购买。另一种则是借助别人炒作的接力棒来继续炒作自己。如一个人买了一艘最贵的游艇,媒体肯定会去跟踪这个买家是谁,那么这个人就能顺便把自己的品牌或者是公司炒红。区别在于,一类是感性消费,另一类是理性消费。

石述思:第一类是真正的大玩家。第二类是投机客,手中有钱,寻找投资出口的人。这种人又分两种。一种是了解市场行情,并且有推动商品在短期内升值的能力,他们可能是赢家。另一类就是冤大头。第三类人有一定的资产,但是对行业毫无了解,完全上当受骗,他们是最悲哀的。

李玉国:这些人首先会有一定的资金,有的人还可能会将买来的天价商品转手送礼。有一件真事,上海曾经有一个手机号码是13088****88。当时,把这个号买下来的人并没有用,而是把他送人了。

白伟林:不能否认,消费者的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炒作之风。那么,购买者又是一个怎样的心态呢?

谢付亮:目前来看,上面我说到的第二类人是比较多的。他们的消费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其实,感性消费的人越多,炒作就越安全。因为他们把炒作产生的泡沫都自己消化了。

石述思:他们一般手中有多余资金,就是为了寻找出口。而在现实中的金融产品或衍生产品中,真正能帮助投资者实现升值的比较少,又充满不确定性。盲目跟风,是一种理性的缺失。

李玉国:这些人一定认为这种商品可以保值或升值。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