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投资工具的艺术品
徐悲鸿画作62年价增100多万倍
除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外,几乎所有测量市场的指标,如成交量、成交率、专场数、拍品数、各门类最高价等都争相创造新的纪录,呈现出20年来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在专业分析家的眼中,2010年的艺术市场并非只有天价,而是真正的全面繁荣。
贴上了亿元标签的艺术大师除了徐悲鸿(《巴人汲水图》2010北京瀚海秋拍1.71亿元成交)之外、还有李可染(《长征》2010嘉德秋拍1.075亿元成交)、张大千(《爱痕湖》2010嘉德春拍以1.008亿元成交)、八大山人(《竹石鸳鸯》2010西泠印社秋拍1.187亿元成交)、黄庭坚(《砥柱铭》2010保利春拍4.3亿元成交)、王羲之(《平安帖》2010嘉德秋拍3.08亿元成交)、清代钱惟城(《雁荡图》2010西泠印社秋拍1.299亿元成交)、明代陈栝(《情韵墨花》2010嘉德秋拍1.137亿元成交)等。下一个是齐白石,还是傅抱石?在专业分析师看来,“其实都只是时间问题!”
“30年前,齐白石的画在荣宝斋就是几百块钱一张,省一省的话一年的工资也能买一张,现在我看100年的工资也买不到一张了。”张京是北京人,“自小喜欢这一行”的他目睹了这些年中国艺术品价格的疯涨。
以徐悲鸿拍出1.71亿元的《巴人汲水图》为例,1949年一个叫朱良的南下干部从旧货市场买下它时,花了160元,1999年它第一次出现在拍卖场时成交的价格是132万元,2004年第二次拍卖时成交的则是1650万元,再过6年时它的价格已经是1.71亿元了,基本上每5年可以加个“0”,它在62年的时间里价格增长了100多万倍。
长江商学院教授梅建平参与创建的梅摩艺术品指数被摩根士丹利定为世界十大生产指数之一。根据梅摩指数研究报告显示,艺术品投资的短期波动性比股市、楼市小得多。梅建平曾举过一个例子,如果在1955年投资艺术品1元,到2006年,投资印象派作品将升值为60元,选择古典大师作品升值为122元,而选择美国作品则可以获得回报140元。
着名收藏家马未都曾经讲过一个他遇到的故事,有人跟他说花大价钱买回一幅谁谁谁的画让他看,马未都心想这么贵的东西听都没听说过啊,拿过来一看画家署名三字认错两字,就这样也被买回来了,就这样还赚了钱。张京的荣峰公司在2009年初曾经拍出过一幅方人定的《得利图》,“当时是24万成交的,仅仅两个月后,在另外一个拍场就拍出了96万。”这就像当年股市大牛时的“飞镖行情”,只要买了,不管是啥都肯定赚钱。
在拍卖行老板张京看来,火热的行情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他也承认,目前市场上投资的成分比以前要更大一些。“相比起股票、基金、债券,艺术品的回报率要好一些;而相比地产、实业,艺术品的买卖更简单,也不会有什么附加的投入。”
在收藏家马未都看来,艺术品价格的疯长是因为收藏变成了投资,雅好变成了逐利。他认为财富的增长与艺术鉴赏力的低下使收藏变得简单。他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买艺术品和煤老板买楼)没有区别。买楼赚得更多的话他一定买楼,他不会买这个。他们挑的是投资物,他没有情感,哪个赚钱挑哪个。”
艺术品的工具化或者说金融化的程度还远不止马未都所描述。2011年春节前,已故天津画家白庚延的一幅名为《黄河咆啸》的画作震惊了国内艺术品收藏界。作为“天津市金融创新的一次努力”,1月26日,这幅国画被分拆为500万份单个的交易单位,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到3月16日,短短的50天时间里,发行价为人民币1元的每交易单位,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上冲到17.16元,涨幅超过1700%。
在这个名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地方,各路资金疯狂地买进卖出这种代码为20001或者20002的东西。白庚延、黄河咆啸,谁知道呢?但1万元实实在在变成了17万,这就够了!对于如此一种现象,更早于天津成立的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建东有些沮丧,在天津被停牌后,他们也被殃及。尽管金融创新的成分更多,建东还是相信这种“艺术品股票”能够对艺术领域有所帮助,他说:“它对于创作者是一种激励,同时它作为一个投资品种,还能让小众的艺术传播到更宽泛的人群中。在制度创新的平台上,未来能沉淀很多资金,这些资金能为文化企业提供资本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