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家陈半丁的艺术与市场

时间:2017-05-13 12:36:06 | 来源:中国文化报

资讯>艺市>

原标题:京派领袖陈半丁的艺术与市场

 

《满架秋风》

在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中,有这样一位巨匠,嗜爱书画入骨,一生画笔不辍,历晚清、经民国,“运古”精深,在70多年的从艺人生中,以书画篆刻为毕生事业,以真言笃行反映时代新风。他便是生前与齐白石并称、身后很长一段时期却相对落寞的“半丁老人”——陈年(陈半丁)。

2016年适逢陈半丁诞辰140周年,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北京画院、荣宝斋、陈半丁纪念馆等多家文化单位的支持下,于2016年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纪念陈半丁诞辰140周年的艺术展,这是陈半丁作品首次在国家美术馆平台上的整体展示,也是其一生艺术佳作在公众面前的一次集中亮相,体现了当今艺术界和学术界对于陈半丁艺术的研究开始有了充分重视。在市场表现方面,与齐白石相比,陈半丁作品价格尚处于低位。但随着艺术界对陈半丁研究的重视与深入,也将对其作品的市场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

“南风北渐”一代大家

陈半丁(1876—1970)生于浙江绍兴柯桥镇,名年,字静山,号半丁,斋号甚多,常用的有敬洗堂、饮雪庐、五亩之园等。陈半丁祖上自明末起世代以行医务农为业,家境贫寒。其年幼时即父母双亡,生活坎坷。15岁时,陈半丁在兰溪一家钱庄做学徒时,开始接触笔墨,自此一发不可收,其自述“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

1895年,在陈半丁19岁时,他随表叔吴隐来到上海,在严信厚家做伙计,以拓印、刻帖及楹联为生,业余时间一心学画。其间,他有幸得到了吴昌硕、任伯年、蒲华、吴石仙、杨伯润、陆廉夫、顾麟士、黄山寿、吴糓祥、金心兰等诸位海上画坛前辈的指点和教诲,“方知笔墨情趣,用意立法,超逸枯润与气味神韵、虚灵巧拙之奥”,尤其是从吴昌硕、任伯年身上获益最多。

作为“海派”弟子、吴昌硕与任伯年的传人,陈半丁于31岁时受当时京派名家金城力邀,北上京城,开启了他“南风北渐”的历程。在吴昌硕、陈师曾、金城等人的推荐和帮助下声名鹊起。吴昌硕曾为弟子能在北京打开局面而于1910年亲赴北京,盘桓数月,将陈半丁推介于当时的北平艺术圈,并亲自为他撰写书画、篆刻润格。

在当时的京城,陈半丁与陈师曾并称“二陈”。1917年,陈半丁与齐白石相识,并成为至交,他的创作对齐白石启发很大,并且对齐白石的“衰年变法”也起到推动作用。陈半丁也是20世纪早期中国画的教育家之一,早在1918年就在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授,成为近现代学院中国画教育最早的教授之一。1920年,陈半丁参与了由金城、周肇祥、陈师曾、徐燕荪等人创建的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历史意义的“中国画学研究会”。1923年、1926年,“京派”中最具领袖地位的陈师曾和金城相继去世,陈半丁开始挑起大梁,成为“京派”重要的奠基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受到政治和艺术上“以素描来改造国画”的融合派的影响,使传统中国画受到动摇,这在京城表现得尤为严重。面对这种情势,陈半丁团结众多“京派”画家,积极奔走呼吁,设法解决老国画家的生活问题以及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在其倡议下,政府于1954年正式成立“民族美术研究所”(即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前身),这也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美术研究机构。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给予了陈半丁极高的礼遇,他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

写意实境市场向好

陈半丁继承了以吴昌硕、任伯年为首的“海派”特点,又将其带到北京,在“京派”范围内逐渐变化,最终形成了与齐白石大写意相对应的小写意画风,世称“陈派”,影响深远。“陈派”之花鸟溯源青藤、白阳,同时对石涛、恽南田、扬州八怪等均有广泛涉猎。

陈半丁的山水画创作由“四王”入手,直溯宋元,师法古人,临古不辍。陈半丁一生钟情石涛,并颇得苦瓜和尚之奥妙。1930年代是陈半丁山水画创作的整合期,其主要特征就是以石涛笔意为基调,同时融入了宋元诸家诸法之长,作品既有宋元的高古意趣,又有明清的笔墨韵致,形成了一种更为疏放、苍润、古雅、简约的个人风格。1950年代之后,陈半丁的山水体现了他对于虚境的追求。这些作品看似在写实景,其实在用笔上已与此前有了较大变化,画风更加灵动、浑融,将现实的大山大水,化作大写意的水墨艺术语言,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艺术理想。

陈半丁早在1956年就在北京举办个人展览,与齐白石齐名。事实上,早在民国时期,陈半丁的作品在市场上就备受追捧,不仅流通好,而且画价甚至还高于齐白石作品。其与齐白石合作作品,在拍场上均有较好表现。如其与齐白石合作的《富贵长青》立轴,曾作为国礼由毛泽东签名赠与印尼前总统苏加诺。苏加诺去世后,此画辗转流回中国,在2005年北京翰海春拍上以2035万元高价成交。2011年北京荣宝春拍中,陈半丁、齐白石合作《花鸟四屏》以324.8万元成交。2014年北京翰海春拍上,齐白石、陈半丁作《搔耳图》以1265万元成交。

近年来,陈半丁的作品价位有所提升。陈半丁属于高寿画家,其存世作品较多,解放以后,他的作品基本上在北京画廊上出售,并有许多作品流往香港。上世纪80年代初,其作品在香港每幅仅售数百港元。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陈半丁作品开始出现在拍场上,价格多在数千港元一幅。上世纪80年代末,陈半丁作品价格出现上涨,如1989年其《长松山居图》在香港以5.72万港元成交。

上世纪90年代,陈半丁作品开始在内地拍场亮相,如《葫芦图》在1997年北京荣宝拍卖会上拍至50.94万元,同年,《都邑华夏》在北京翰海以50.5万元成交。进入21世纪后,陈半丁作品价格上涨明显,但与齐白石相比,其价格仍处于低位。如2003年《三友行吟图》在中国嘉德以110万元拍出;《花卉四屏条》则拍至390.6万元。2010年北京传是秋拍中,《荷塘烟波》以716.8万元成交;2011年北京歌德春拍上,《双兔》立轴以345万元成交;2014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迦叶读经图》以244万港元成交。

作为一位曾经长期与齐白石齐名的画坛领袖,陈半丁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做出过杰出贡献,在艺术品市场上却久被埋没,作品的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陈半丁直言敢谏、爱憎分明的个性使其在晚年遭受迫害,也使其画坛地位受到了影响。也正因为此,在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对于陈半丁艺术的研究一直未给予足够重视,也没能形成研究体系。如今,随着学界和藏家对于陈半丁艺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于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的正本清源,其作品的市场行情或许将会逐渐实现价值回归。

(作者系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研究员)

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