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的一个孟夏夜,博洛尼CEO蔡明,这位长期活跃在现代家装领域的中国企业家,在紫禁城西北隅的建福宫花园,宣告了一项有趣的私藏计划:他决定每年拿出500万元,连续三年,给自己的女友用来买画。
皇家园林建福宫始建于乾隆年间,20世纪初毁于一场大火,新世纪又恢复重建,也是AAC亚博备用网址颁奖典礼连续几年的举办场地,蔡明当晚出席活动的身份正是该奖项冠名商的品牌创始人。这并非他首次涉足当代艺术圈,此前曾赞助过CIGE博览会,开办过经营艺术商品的明画廊,更在其名下的京城顶级会所九朝会里实践过他对中式设计的大胆想象。
当蔡明说出这笔购买预算时,一旁主持的白岩松调侃道,给女友500万元哪够啊,应该每年给她5000万元,看看现如今的股市就知道为什么了。与此同时,坐在台下的艺术家方力钧咧着标志性的大嘴笑了,作为蔡明的多年好友,两人都有标志性的光头。据蔡明自己介绍,他早年所结交的艺术家好友,不少是因为博洛尼认识,他随即开玩笑说,家具可以考虑给艺术家打折,或者干脆让他们拿画来换。今年,借着赞助AAC之际,蔡明则广而告之博洛尼将在未来的整体家居设计中,植入更多青年艺术家作品,单价10万元以下,助力当代艺术进入更多中国家庭。
作为一名当晚恰好在场的“听众”,对于蔡明每年给女友500万元购买当代艺术这件事,因涉及艺术与商业、艺术与设计等跨界话题,我希望可以围绕“怎样支配才合理”的假设,做一次稍显严肃的讨论。为此,我邀请了三位好朋友,收藏家宗峰、艺术经纪人李苏桥、拍卖专家李艳峰,听听这些在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给出哪些专业建议。
宗峰,以收藏谷文达、周春芽、曾梵志等上世纪重要艺术家代表作品闻名。在他生活的古老城市西安,可谓当代艺术领域的标杆人物。他对于中国购买艺术品的群体有着自己的理解:第一类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购买艺术品多出自于个人对艺术的兴趣、爱好和理解,这类人购买作品目的主要用于家居的装饰,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不定期的在各种艺术品展览会或艺博会中购买艺术品或工艺品;第二类是投资客,多以机构为主,也有部分个人投资者,购买作品主要来自艺术品的拍卖市场,操作上与股票交易二级市场有些相似,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第三类是专业范畴的收藏家及艺术博物馆。在宗峰眼中,蔡明属于第一类人群。
“蔡明先生每年能够有这么一个资金预算来为女朋友购买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关注支持青年艺术家,这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他表示,此举不论对青年艺术家的支持,还是对艺术这个行业的经营,也算“添了砖加了瓦”。至于其每年的500万元的投入,宗峰以为,这种确定一个预算或数额,而不是确定一条收藏线索或关注某一个方向的购买或收藏方法,从一个收藏家的角度去看并不太能够认同,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这钱应该怎么去花了。
谈到怎么花钱,李苏桥,这位常年穿梭欧美收藏机构、亚洲市场首屈一指的当代艺术金牌经纪人颇有心得。当我把问题抛出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每年500万元预算购入当代艺术品,这个金额相对于火热的西方当代艺术市场而言,几乎买不到什么市场上热点艺术家的作品。“在西方当代艺术市场与学术线性关系越来越强的今天,以这样的预算,干脆就不要去碰西方当代艺术,而只关心中国的当代艺术。”即便如此,在他看来,关心中国的当代艺术,以这样的预算也无法凭借美术史作为收藏线索购藏艺术品,还是同一个问题,“钱太少了。”
对此,李苏桥给出的可行性解决方案是:以史为鉴,购买时仅关注中国青年艺术家或者同时代艺术家,建立起对这一代艺术家的作品收藏系列。他说,这一代的优秀艺术家其实在中国超不过50人,甚至超不过20人,在这一代青年艺术家中也许就存在着未来的大师。“三年的时间足够去了解这一代艺术家的生态,而且每一件购藏的作品也都更隐藏着个人的冲动与激情,这好像显得更加靠谱些。”
相较之下,嘉德拍卖油画部总经理李艳峰——中国最大艺术品拍卖行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给出的建议则更为具体。他根据自己十余年的职业经验判断,目前是介入收藏中国当代的不错时机。“毕竟经过近几年的市场调整,不论是早期中国当代还是年轻艺术家,整个市场已经日趋健康与理性,价格都回归到一个非常合适甚至较低的位置,藏家可以游刃有余地挑选各个方面合适的作品。”
针对500万元的预算,李艳峰结合实例,给出了三个篮子的分配方案:第一个篮子是八五时期重要艺术家的早期代表作品,大概价位在100万元左右每张,选2张,约计200万元,比例约占40%,比如夏小万和毛旭辉的作品;第二个篮子是中国当代“老侠们”的典型作品,大概价位在60万元左右每张,选3件,约计200万元,比例约占40%,比如周春芽、王广义、刘炜的作品;第三个篮子则是年轻一代中国新绘画作品,大概40万元左右每张,选3件,约计100万元,比例约占20%,比如段建宇、黄宇兴、屠宏涛的作品。不过,他也强调,每个篮子所选择的艺术家作品,因尺寸和年份的不同,价格也会有所浮动,谨供参考。
至于蔡明应该通过什么渠道来购买,李苏桥与宗峰的看法类似:如果以收藏家为标准来要求,二级市场尽量只看不买,把中国当代艺术史当作借鉴,把西方当代艺术的存在当作借鉴,最终要回到一级市场,比如画廊和博览会。当然,这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让自己心里清楚哪些艺术家是高度曝光的,哪些艺术家曝光是有效的,也才能梳理出属于自己的收藏脉络,最终弄清楚一件事情:50人名单是谁,20人名单是谁。
李苏桥觉得,这份收藏名单,任何一个稍微上心的人,都很容易建立起来。他认识一位年轻的福建“厂二代”,不愿经营父辈工厂,原本对艺术完全不了解,从福建本土的艺术家陈文令等人入手,才经过一年时间,就有了自己的清晰预算,建立起2000万元的购藏体系,“我觉得他买的挺靠谱,这一点都不难。”
整体而言,对于蔡明的当代艺术三年购藏计划,专业人士持观望态度的居多,这或多或少与他背后的中国高端家居行业普遍特性有关——艺术品对于家具而言,往往只是陪衬,在空间中也很难凸显,毕竟整体家具才是销售重心。当然,跟艺术圈朋友交往密切的蔡明,或许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