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韶华:1929年生,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湖北省美协名誉主席。曾因举办《大河寻源画展》、《六十年艺术探索展》、《梦溯仰韶画展》、《汉唐雄风巡回展》和发表《全方位观照论》等为世人所瞩目。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
他以“三大战役”为毕生创作目标:走过黄河,走过长江,最终汇入大海。
15日,备受瞩目的《周韶华艺术三部曲》画展,将在省艺术馆开展,展览主题为“黄河·长江·大海”,160余件代表作品中,既有鸿篇巨制,也有抒情小品。周韶华说:“三大战役横跨两个世纪,这一路走来有艰辛、有得失,更多的是收获。”
耄耋之年再挑梁
从探寻北方文化的源头,到对南方楚文化的追慕,再到包容万象的激情迸发,改革开放的30年,成就了周韶华致力于中国画改革的“三大战役”。
问:您曾举办过大大小小60余次展览,这次画展对您而言有何特别意义?
答:这是我献给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礼物,也是我在湖北从艺60周年的工作汇报,更是献给自己80岁的一份生日礼物。我觉得这次画展比任何一次都重要。
问:有人将您的三部曲誉为美术界的首部“三部曲”,与文学界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相媲美,您怎么看?
答:我的艺术三部曲交出的是我对艺术转型的答卷,我并不认为这是纯个人的行为。它们几乎倾尽了我的全部心血,我在祖国大山大河中留下的足迹,在“三部曲”的作品中可以寻见。
问:“三大战役”的构想是何时产生的?
答:源于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也为我营造了广阔自由的创作空间,那时我便设想出“三大战役”,并把它作为我毕生要解决的文化命题。
问:“三大战役”攻坚的难点是什么?
答:就是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契合点,以使五千年的伟大文明能有再发展、再生的空间。不管别人理解或误会,我都义无反顾地坚持寻找了三十年。
曾经沧海难为水
在雪山草地之间,周韶华感受到原生态的历史感与苍茫雄浑的民族精神。在汉唐故都、大河上下,他寻找传统艺术的新生命。在浩瀚汪洋中,他仰慕大海亘古不变的博大胸怀。
问:“三大战役”为何都与“水”有关?
答:我出生于山东荣成一个渔民家庭,站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浩淼的太平洋,这段经历为我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调。
问:为何首战选择了黄河?
答: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作为国粹,中国画应首先对此主流文化加以关照。我用了三年时间四进黄河,为探黄河源头还登上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我创作的《大河寻源》、《梦溯仰韶》、《汉唐雄风》系列,皆与此有关。
问:二战“长江”是源于故土情结吗?
答:我19岁随军来到武汉后便在湖北扎根,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酝酿了我对长江文化的追慕之情。我想以“长江”为载体,艺术地再现楚文化神秘、超凡、浪漫的精神实质。
问:您如何理解海洋文化的特质?
答:大海包容江河、不择细流,才会浩浩荡荡,奔腾万里。我以自己所独创的“周式笔墨”(即以大线条、大块面、浓色调,追求整体气势与激情为特征的笔墨样式),尽情挥洒出自己对大海的无限崇拜。这一部分作品是我近两年的新作,将首次与观众见面。
一生不受古人欺
作为中国气势派山水画的开派人,周韶华与吴冠中被学术界并称为“北吴南周”,评论界将他称为复合型艺术家——既是画家,又是美术评论家、活动家。当许多艺术家还沉溺在旧有的绘画传统中不能自拔时,周韶华却选择了一条师承递进的道路。
问:中国画该如何转型,一直是近年来美术界争议不休的问题,您怎么看?
答:中国画坛对如何继承与创新,常有不知所措之感,主要问题是没有找到与时代相对应的话语形式。我认为中国画的现代性如果离开本土文化作为参照系,是不会找到终极目标的。
问:您所创造的“全方位观照论”、“隔代遗传论”、“横向移植论”等一系列学术观点的主旨是什么?
答:是为了在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融合点,进而创造出既有东方文化色泽,又有现代文化风采的新型山水画。说白了,就是努力将东方的墨与西方的色、东方的线与西方的面、东方的章法与西方的平面融合在一起。
问:您认为目前中国水墨画改革进行到了什么阶段?
答:中国水墨画尚未国际化,所以它并不成熟,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希望后来者能始终记住一句话:尊重传统,立足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