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寻找,还有可能会发现很多新的一些史料。我想下面请李树声教授发言,李树声先生是我们中央美院的教授,他发言的内容是跟徐悲鸿先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关系。我们请李教授。
李树声:我本来讲的是徐悲鸿是五四新文化的杰出代表,现在打印的加了一些新文化运动,意思差不多,研究徐先生主要是为了今天我们怎么求得美术事业的新的发展,更健康地促进美术和现代中国相适应。我国从古代走向现代,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一个过程,特别是从清朝末年以来,接连打败仗,到处各地赔款,国力日衰,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更加感到民族危亡,一些人到处寻找救国的途径,实业救国等等,当然最终是爆发了辛亥革命,从政治上推翻了封建王朝。但是辛亥革命之后,军阀统战接连不断,经济破产,民不聊生,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掀起了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这次更加涉及到文化方面,因为辛亥革命的时候,还谈不到关于文化的这个方面。当时是以科学和民主作为两面旗帜,向旧的势力和观点展开猛烈的攻击。特别是反封建起了很大的历史作用。五四以后建立起来的新文化,应该看作是中国文化现代的开始,炎黄艺术馆展览的用了一个现代性,对现代性我们院长他是专门下大工夫来研究现代性的问题,他搜集了很多外国人对现代性的理解和我们中国其他方面的学者对现代性的理解。这个现代性这三个字很复杂,各有各的定义,所以大家可以理解,当然它跟现代不一样,跟现代化也不一样。但是这个问题呢,太专了,所以我现在觉得我们还是从实际考虑,先谈我们怎么走向现代的一个国家为好。
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和西方是不同的,西方的现代是经过产业革命,首先解决了生产力,从经济基础开始,而中国的走向现代呢,中国没有西方那样的产业革命,也没有那样大的经济基础的变化,而是首先从救亡图存开始,反帝反封建开始的新的现代。我们一直没有,我们所谓走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所以我们在上层建筑来说的话,我感觉一直也是不稳定的。它一直处在纷争当中,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所以反映在上层建筑里面就是在意识形态上的各种争论。
五四新文化是提倡科学、民主、爱国,徐先生正在怀着这样的理想走出国门,到西方去取经的,他回来以后,从西方得来的什么呢,一个是他主张写实主义,第二个他主张艺术要求真。当然这个写实跟求真也有联系,但是确实他一直坚持写实主义,这个写实主义在外国的,它跟现实主义是一个词,但是我理解徐先生写实主义的跟我们建国以后所讲的,平常大家所讲的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这个是解放以后我们对现实主义的理解。而徐先生的写实主义,我自己体会呢,他好像还不是跟这个观念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当时他留学西方的时候,西方各种现代流派已经很风行了,但是徐先生选择文艺复兴的路,他看重是文艺复兴的写实主义,他认为这才是对症下药,来解决中国艺术衰败的原因。当时那么强调写实,是针对当时的文人化,而且是为了当时建设新社会的需求,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的,他看到西方绘画是以表现人的生活为主,而中国最终缺乏的是人物画。经过实践证明,徐先生鼓吹提倡文人化这是完全有必要的,在建国以后已经显见出来了,画革命历史画,画表现人的现实生活的一些作品,都需要表现人。而对人这个是在明清以来,这个文化最兴盛的时候是最缺的。所以徐先生他提倡这个东西,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美术界的实际问题,是从看到的实际缺陷来做的,他不是无缘无故的,所以他为什么不选择西方的现代派,而选择了文艺复兴的这些东西,这个我觉得是因为他,当然有些地方是受到康有为先生的一些影响,但实际上是他考察之后得出来的结论。因为那样的话,他解决不了中国美术的发展问题,这是关于写实主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