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立耳顺之年的回顾史

时间:2011-09-14 10:35:54 | 来源:雅昌艺术网

罗中立因为两院院长而被人著名,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因为《父亲》而被人熟知,当然不能否定的还有他给川美带来了一个新时代,属于川美油画的时代。巴蜀之争相当厉害的那段时间,有人传“四川美术学院”将更名“西南美术学院”或“重庆美术学院”,据说是罗中立的强硬反对下这一提案才被否决,如今也就仅仅是一介笑谈。

见到过罗中立的人知道他两眼明澈、健谈,当然更是精力充沛。真正执着于艺术的艺术家都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激起,韩美林是,蔡国强也是。

汇聚罗中立三十年艺术历程的个展--《语言的轨迹》在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的1号、2号展厅里亮相。《语言的轨迹》是罗中立15年来的首次个展,也是在重庆的首次个展。1号厅是20幅大画作和10余件小作,以时间为轨迹。2号厅则全部是雕塑作品,材质多为玻璃钢。

策展人是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范馆长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引导和通识推广,更多的是关注大众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艺术家本身诉求的表达。他说:“近十年来,他为自己树立了新的艺术目标,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超越艺术上已有的成果。这既可以称为文献艺术展,也可以称为一个全新的罗中立艺术展,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罗中立世界。”

我则认为,随着川美油画时代的到来,这也将迎来的是一个崭新的罗中立时代。

罗中立被世人熟知的重要作品是《父亲》,一个广义的父亲含义一直体现的是他对农民的关注,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上的绝大多数者。他在接受访谈时曾说,画农民是我一生的愿望。

另外一位著名艺术家蔡国强则在上海黄浦江边为外滩美术馆策划了开馆展《农民让生活更美好》,蔡先生和罗院长都关注农民,罗院长是关注朴实,蔡先生则是关注农民话语权和创造力,他说他要用艺术家的特权为农民说一句话。

距离罗中立《父亲》已经有10余年时光了,这次《语言的轨迹》上看到的基本都是罗中立的油画新作,在艺术语言上完全超越了过去写实的具象造型,而更多采用象征和表现新手法,姑且不考虑这个漫长的变革过程,仅看结果应该是耳目一新,毕竟罗中立已经开始从平面转向立体的做出尝试。不管这么变革,罗中立依旧对农民这一主体抱有相当丰厚的兴趣,在坦克库的2号展厅,展示着罗中立创作的14件玻璃钢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仍是以大巴山的农民为主角,作品中的人物,有的正在田间播种,有的拿着芭蕉叶躲雨。这也是业界内外首次看到罗中立在平面到立体的转型,历时三年的创作在《语言的轨迹》首次亮相。

罗中立在出任当代艺术研究院院长时,据官方消息是要和蔡国强、方力钧、张晓刚、曾梵志、汪建伟、王广义、徐冰、许江、韦尔申等20多位艺术家带领当代艺术回归主流,从从一直不被业界认同的“胡润当代艺术榜”来看也确是如此。2009胡润当代艺术榜罗中立以5964万人民币的拍卖额排名14,蔡国强则排名16。

2010胡润当代艺术榜罗中立以仅2579万人民币的拍卖额下降到16位,蔡国强则仅为27位。罗院长是回归主流了,能否带领中国当代艺术回归主流就得看这些特立独行的当代艺术家是否愿意为“傍上”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这一主流艺术而放弃收藏和拍卖市场的高额利益。

作为巴渝东道主,罗中立的《语言的轨迹》是坦克库组织策划的大型学术活动“实验报告: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档案”的首场展览。此次学术活动计划在一年的时间里邀请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何多苓、叶永青等中国当代艺术的10位艺术家在坦克库相继举办个展。

关于《语言的轨迹》后续范迪安说,这些年来他一直希望能在中国美术馆再举办一次罗中立的个展。而这次坦克库的首展,相当于这个展览到北京和世界其他地方展出的一次预演。“他代表了中国当代美术的典型,他的作品具有非常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和中国的艺术气象,这是面向世界交流特别需要的中国艺术楷模。”所以在7月16日,《语言的轨迹》在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结束后,部分作品会在中国美术馆与首都观众见面。

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