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其他石雕相比,菊花石雕特殊之处在于先要找出“花”的所在,再依据“花”去构思造型。只有与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艺人,才知道“花”在哪里。他们知道依据筋道、纹路判断,且长菊花处石头偏软一些。这是个刺激的寻宝过程,谁也不知道有什么等在石头中,且偏差几毫米可能就破坏了花朵的完整性。运气好的话,遇到花朵密密麻麻,层次错落,张力自然,“鬼斧神工,根本不需要雕刻”。更多的,则是在“花”被找出来后,根据“花”的位置、层次进行创意设计。
设计图稿是直接拿毛笔画在石头上的。然后依据这个开坯,雕刻出整体轮廓。这之后的工序,跟其他石雕就差不多了。深雕、精雕,冲洗、打磨,继续精修、打磨、打蜡。终于,这些石头像泡在水里一样润泽,却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们被配上实木底座,以新的面貌被人打量、解读,以及收藏。
有着国画、工笔画基础的陈继武,将这些都运用到了石刻上。那块著名的菊花石雕《桃花源记》,近处的桃花整体镂空雕,远景则用浮雕,虚实得当,而溪流、小桥、渔夫则显得细密、生动。
雕琢,本就是一件精益求精的事情。一块好的菊花石雕,动辄需要几个月甚至上十个月才能完成。这是一个持续做减法的过程,唯有安静、耐心、挑剔,才能有所成就。
如今,浏阳会这门手艺的人已不足200人。而菊花石的开采,也面临资源终将枯竭的问题。也许很多年后,静静地看着一朵菊花从石头中浮现,将是奢侈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