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设计·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装置艺术胎动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8-04-22 10:16:15 | 文章来源: 美术同盟


  装置艺术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人将装置的概念归纳为:“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里,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的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也有人称装置为混合着场地、材料和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一般说来,装置具有一些有别于架上绘画不同的特点,比如,装置能使观众置身其中,甚至有些需要通过观众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的介入,是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环境,因此,装置有时也被称为“环境艺术”;再比如,装置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为创作一件作品,艺术家可以自由地综合使用绘画、雕塑、影像、文学等多种表现形式;另外,还有的装置是可以按照展览的需要现场组装或通过增减而改变组合的,是一种“可变的艺术”。在当代艺术中,装置已经作为一个主要门类而存在,世界知名的几个艺术博览会中,装置作品占所有作品的80%。



  2008年3月21日晚六时,一个清瘦的男子在人群的簇拥下,来到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一个展厅中,人们的面前摆着一张被网丝罩着的桌子,桌子的边侧围绕着12个抽屉,男子在助手的协助下将抽屉的挡板一一卸去,在一阵惊呼声中人们看到每个抽屉中竟盘踞着蛇、蝎子、壁虎、蜘蛛、蟾蜍等“毒物”。尤伦斯的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些动物被饿了很多天,爬出来后必将在这张网罩着铁丝的桌子上展开一场场相互残杀的“啮食”。而这场战争便是这位男子的装置作品“动物重新占领舞台”,它令人想到了中国民间的“蛊术——取百虫于皿中,使互相蚕食,最后所剩的一虫为蛊”。

  这个男子便是旅居法国的著名艺术家黄永砯,他因1987作品“将《中国绘画史》和《现代绘画简史》在洗衣机里搅拌了两分钟”而一鸣惊人,被称为近20年来当代艺术家中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家之一,在此次尤伦斯为其主办的名为《占卜者之屋》的首个回顾展中,他用一个个曾引起轰动的装置作品吸引了艺术界的目光,当解释到“动物重新占领舞台”这件作品时,黄永砯说,动物在这里重新获得重要的位置,虚构的、神话中的动物“列维坦”和活的、真实的动物。怪兽列维坦纠缠在两种宗教的争斗之中,而活的动物:8只蝎子、8只蜘蛛、100只蟑螂、200只蟋蟀、100只蝗虫、8只壁虎、2只蟾蜍、20只蛇、5只龟则摆脱了受人之宠的,人的自宠世界,并上演一场不可预测的“戏剧”。

  随着此次《占卜者之屋》引起的轰动,装置这一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属于小众群体的门类也进入人们的视线而受到关注。

黄永砯装置作品《2002年6月11日乔治五世的噩梦》


  探寻装置从真实的艺术家生活开始

  2007年的秋季拍卖中,记者发现有两件装置作品在拍卖预展现场颇为引人注目,一是中国嘉德立于展厅中央的夏小万的《团》,另外一件就是北京保利安排在夜场推出的蔡国强作品《万花筒:时光隧道》。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艺术家就开始了装置艺术的创作,也虽然装置自拍卖市场出现以来便零零散散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但大多数藏家对它的了解依然并不广泛。因此,当这两件作品被两家大型拍卖公司以与以往并不常见的隆重方式展出时,人们开始抱着饶

  有兴趣的心情驻足观看,而拍卖后两件作品的成交价虽然远远不敌一些架上绘画作品,但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些许印象。蔡国强那个长52厘米,宽35.5厘米,高23.5厘米的像一个匣子一样的作品以78.4万元人民币成交,而“身形”比它高出好几倍的《团》则以123.2万元成交。

  拍卖公司对装置作品的展出,为藏家近距离接触装置提供了一个较为快捷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或许记住了装置这个名词,记住了蔡国强以及其作品的价格,却不一定真正了解装置。因为若想与一件装置作品“灵魂相通”还需从了解艺术家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对装置的理解开始。为此,记者走访了几位装置艺术家,他们年龄不同,取得的成绩不同,作品的市场行情不同,各自的生活状态亦是不同,他们在装置圈中也许并不算十分知名,他们作品的价格也许并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屡屡打破天价,但正是这些各有差异的装置艺术家,从不同层面反映了装置的真实状态。

  黄洋:中国装置具有野心

  中国专门从事装置的艺术家并没有架上绘画那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装置在中国依然属于小众艺术,除了徐冰、黄永砯、蔡国强、艾未未等在国际上早已享有盛誉艺术家的作品外,装置的普遍市场价格依然很低,

  购买的群体数量也十分有限,同时和架上绘画相比,有些装置在创作时需要的时间更长,使用的材料更加昂贵。因此,如果艺术家完全靠装置作品可能并不能保障其创作及生存成本。所以,很多做装置的艺术家同时也从事着架上艺术或者教学等社会工作。


黄洋装置作品《新旧约全书》 (部分)
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提供


  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的黄洋,现在的社会职业就是某学校的长聘美术专业教师,每个月的基本工资为1500元,课时费另算,但就是这份并不很高但比较稳定的薪酬支撑着他从事自己的装置创作。值得庆幸的是,几年前他的第一件装置作品《赤壁考》曾受到英国格姆雷亚洲土地艺术基金的赞助,后被著名藏家张锐购藏。在谈起这段经历时,黄洋向记者介绍说,“亚洲土地艺术基金完全是公益性质的,它的土地被收藏后,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资助艺术家。当我获得该基金招募艺术作品的消息时,《赤壁考》已经快完成了,因此,我向基金提交的申请方案非常完备,一年后获得批准,他们资助了4800英镑给《赤壁考》,完成后基金也不要我的作品,只需将作品照片发给其备案便可。”黄洋说,4800英镑虽然并不多,但对于当时的自己却解决了燃眉之急,“我可以还清上学欠的所有学费。”后来,这件耗时一年多完成的《赤壁考》被著名藏家张锐看中,在双方定价时,张锐为难了,他对黄洋说:“你这件作品不是架上,我从来没有见过,市场也没有参考价,我按照什么算钱给你?”最后,张锐用几万美金将这件作品收入囊中。这样的价位令黄洋感到满意,但是也有人对他专心于装置不甚理解,“他们说你做装置这么累,想法又这么新,可拿到的回报还不如别人蒙着眼睛画画”。对于朋友的质疑,黄洋并不以为然,“我是真心喜欢装置艺术,而且得到了经验,这些都不是钱所能买到的。”现在的黄洋,选择了与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合作,“我对像《赤壁考》那样大的作品拿到市场运作都没有信心,但偏锋新艺术空间的王新友却不这么看,他算是很少认同投资装置的画廊负责人,再加上他提出的合作条件比较合理。”黄洋说,同时,黄洋也向记者透露说,目前国内画廊还不敢像架上绘画一样一次性买断装置艺术家作品,因此黄洋和王新友的合作方式由王新友出资买材料,并在支付黄洋一定费用后,作品归王新友所有。“到那时作品就和我没有什么关系了”黄洋这样解释说。但即便这样,黄洋对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非常认真,在完成时,他会为它们撰写一个说明书,“好像产品一样,完全按照产品说明书,包括作品怎么使用。”(见附录)。

  虽然黄洋曾对自己的《赤壁考》进入市场没有太大把握,“这件作品本来也不是为市场做的”,但对于装置的前景黄洋却充满希望,“我曾见过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山西煤老板,花49万元在荣宝斋买了一套中国最大的《古今图书集成》,当媒体问他为什么要买的时候,他说该套书除了留给儿女外,还

  可以用来避邪。”这个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却令黄洋兴奋不已,“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都能把一套书当做艺术品看待,当做一个象征,那么装置怎么会没有市场?这种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艺术,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们对它的观念和态度,当你觉得它是艺术的时候,它便是艺术!而且,中国的装置有很多野心在里面,比其他国家的都有意思。”


沈少民装置作品 《实验田2号—白菜》 站台中国画廊提供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两度半空间——当代艺术展
· [专稿] 《爱你》简彼得个展
· [专稿] 艺8画廊开幕展
· [专稿] 佳士得委任齐红儿女士为中国总裁
· [专稿] 2008香港佳士得春拍北京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