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设计·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注水文化: 兼说丹·布朗的《天使与恶魔》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05-06 09:00:59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网

二 往昔的召唤

今春我去多伦多,到安大略美术馆看英国19世纪后期画家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的画展。亨特是维多利亚时代拉斐尔前派的三大画家之一,这派画家的基本主张,是反对工业化的机器文明,提倡回归往昔的自然文明。早在三十多年前学画时,我就被这派画家的象征性迷住了,而他们那回归的唯美、感伤和诗意,以及自然主义笔法,在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美术界也广受欢迎。八十年代后期我曾采访过著名画家何多苓,他就大谈拉斐尔前派的象征艺术。我寻思,何多苓绘画中的乡土气息和怀旧之情,该与拉斐尔前派对中世纪之自然生活的向往有关。

早在七十年代末,北京举办过英国绘画展,其中有拉斐尔前派的作品,但我那时无缘到北京看画。后来到了加拿大和美国,有机会在各地的美术馆看到一些零星的拉斐尔前派作品。在21世纪的第一年,耶鲁大学庆祝建校三百周年,学校美术馆举办英国绘画展,以拉斐尔前派绘画为主。那时我住在纽约州,一得消息便马上驱车前往,在耶鲁看到了心仪已久的作品。对我来说,这些绘画的动人之处,是隐藏在唯美、感伤和诗意后面的怀旧情绪。

这情绪的内涵并不仅仅是回归,而是寻求精神的依托。有次到英国旅行,我在伦敦的皇家美术学院参观拉斐尔前派绘画展,对怀旧情绪的象征意义有了一点心得。今春在多伦多看亨特画展,对这情绪又多了一分理解,并推及孟子之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亨特天生具有使命感,他信仰的艺术,不是要去娱乐芸芸众生,而是要教人向善。他的生活有如苦行僧,他的绘画也如泣如诉,给人沉重之感。

由于执著的信仰,亨特主张,绘制圣经题材的作品,不应该是在画室里闭门造车,而应该到圣经的故地去实地绘制。这不仅是向艺术的原始本义回归,而且是历史的复原,是人类的精神救赎。这不是要在文明与自然的二元中进行选择,而是要超越世俗的选择,径直走向心灵的源头,求取精神自由。于是,亨特在1854年前往巴勒斯坦,亲身体验了洪荒野漠的原始枯寂,在死海岸边画出了震撼人心《替罪羊》,用艺术的方式,演绎了一出救赎之戏。

的确,这是对人之身与心的救赎,是人与艺术向自然的回归。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民间美术在平面设计的"自然美"
· 组图:芝加哥将在103层楼上建玻璃阳台
· 新闻摄影的主体意识
· 第二届前提行为艺术节
· 西安《中国当代行为艺术城市联合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