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设计·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谋杀“真实”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仿像(图)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07-06 08:53:20 | 文章来源: 搜狐文化

仿像取代真实,并自创了另一个“真实”,这个“真实”与现实无关,甚至会使现实变成超现实。在《仿真与拟象》中,鲍德里亚举了迪斯尼乐园的例子:“迪斯尼乐园是仿真序列中最完美的样板。……这里以微缩的宇宙带的形式赞美了美国的所有价值观:安乐和平。……迪斯尼乐园掩盖了一个‘真实’国家的事实,全部‘真实的’美国就是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被表现为一种想象之物,是为了让我们相信其余一切都是真实的。”⑨所以如果说模仿根植于人类古代社会,那么仿像则是美国文化的新成员,因为仿像再也与对现实的思考无关,而仅仅停留在对表象的信仰上。美国的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斥着一种单纯肤浅的快乐,这也是美国波普艺术与欧洲波普艺术的最大不同。无论是韦塞尔曼的“美国大裸体”还是杰夫·昆斯的汉堡包和高跟鞋,抑或后来超级写实主义雕塑家汉森的平庸乏味的旅行者,都揭示了美国文化享乐主义的特质。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时代,消费的快乐取代了对现实本质的思考,甜蜜的承诺取代了暴力的剥削,人们在无限机械繁殖的人造客体中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真实的本体。

仿像之所以要谋杀真实,是有其意识形态的根源的:电视新闻构造的是权力偶像,消费广告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扩大化,而机械复制品则充当着以符号建构人们的生存方式的功能。仿像将人们束缚在自己创造的人造物上,“最终而言,所有指涉物和人类目标的毁灭为资本提供了养料,真与假、善与恶之间所有的理想差别都坍塌了,在此基础上确立起极端对等和交换法则、资本力量的铁的法则。”⑩仿像犹如具有一种黑魔法,将人们变成了纳西索斯,被自己在水中的影子、自己的副本所迷惑,从而忘记了真正的自我或者出卖了真我。它取代真实,谋杀真实,最终目的是实现对人的异化。

注解:

①Simulacrum, Michael Camille, 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②鲍德里亚,《仿真和拟象》,《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30页

③Simulacrum, Michael Camille, 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④Postmodernism and the Art of Identity ,Christopher Reed, Concepts of Modern Art——From Fauvism to Postmodernism, edited by Nikos Stangos, Thames and Hudson,1997

⑤Simulacrum, Michael Camille, 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⑥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转引自《景观社会》,居伊·德波著,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页

⑦约翰·伯格,《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144页

⑧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0页

⑨鲍德里亚,《仿真和拟象》,《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34页

⑩鲍德里亚,《仿真和拟象》,《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41页

来源:批评家作者:杨冰莹

   上一页   1   2   3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美术“老字号”马利九十大寿
· Erwin Olaf 震撼面部特写
· 奢侈品与艺术的童趣混血儿
· 工农路16号艺术空间所在地
· 如梦似幻:克里安摄影术拍下的唯美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