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板象——王绮彪的18000天

板象——王绮彪的18000天

时间:   2024-07-26 15:35:26    |   来源:    亚博备用网址

展览海报

板象——王绮彪的18000天

王绮彪,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多年来以木刻版画为人所知。2014年以来,王绮彪逐渐突破了传统木刻版画的创作程式,从最初挖掘油墨、板材、刀法等媒材、创作过程自身独立的审美空间,到逐渐拓展出一个基于版画但却不是版画的崭新领域,我将其命名为:王绮彪的“板象”艺术。

本次展览即是呈现王绮彪自2014年至今10年间的“板象”艺术的整体面貌。根据目前他在语言、媒材乃至观念突破方面,展览分为三个学术版块,130件套作品:王绮彪的“刻·板”世界、王绮彪的“墨·板”世界、王绮彪的“板象”艺术。

《编号001》122cm×182cm,2016年

《编号005》122cm×182cm,2015年

《编号010》182cm×122cm,2015年

展览三个学术版块:

王绮彪的“刻·板”世界

传统木刻版画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核心即在刀法刻痕,这是木刻版画转印后有没有“版味”的关键所在。而王绮彪因放弃传统印版环节,从而使刀法刻痕从传统的创作过程一变而为独立的创作语言本身。

王绮彪仿佛考古挖掘一样用刀将五合板一层一层掀开,在5毫米的厚度中发现了一个被遮蔽日久的浩瀚宇宙。刻刀在板材上所形成的刻痕、凿痕、雕痕、掘痕、掀痕,每一刀下去,都是一个未知的新世界,所谓刀刀“意在刀后”,每一刀下去,与其说是木刻,毋宁说是向我们展开了中国历代经典书法的宝库,加上被挖掘出来的板材自身的天然木色缤纷、木纹纵横这些来自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共同组成五彩缤纷的瑰丽世界。这个瑰丽世界里王绮彪一墨未着,传统木刻版画印版的命脉:油墨,在此消失殆尽,继之而来的,是王绮彪的“刻·板”世界的诞生。

《编号03177》122cm×122cm,2017年

《编号03235》61cm×122cm,2019年

《编号03237》122cm×61cm,2019年

王绮彪的“墨·板”世界

油墨在传统版画中是作为印版过程中的显像剂被认知和使用的,而木板则相当于油画的画布,是创作材料的承载者和承接物象的显现物,二者都是手段,不是目的。

王绮彪改变了油墨和木板的传统功能,在他这里,油墨成了他的“板象艺术”唯一使用的“色彩”,他将沾满油墨的滚轴变成沾满“色彩”的“画笔”,在木质板材表面滚动。一方面,手臂不同的压力和滚轴的快慢形成了墨色随机的深浅浓淡变化,使油墨在板材上呈现出水墨大写意神韵,却又极富油画般的厚重感和塑造性;另一方面,他通过油墨渗向木纹肌理产生的板材纤维筋络的偾张,以及板材自身丰富错落的天然木色,共同形成酷似中国古代帛画的面貌,产生深沉感和神秘性,距离感和深邃性,营造出一种陌生又熟悉的奇异空间。这个奇异空间里,王绮彪一刀未动,传统木刻版画的命脉:刀法,在此消失殆尽,继之而来的,是王绮彪的“墨·板”世界的诞生。

《编号01014》122cm×122cm,2017年

《编号03202》122cm×244cm×2,2019年

《编号03336》244cm×122cm×3,2024年

王绮彪的“板象”艺术

王绮彪的“墨·板”世界,“刻·板”世界共同组成他的“板象”艺术,颠覆了长此以往的传统“意在笔先”的创作思维,也实现了主客体的转换,板材、油墨、刻刀成为了主体,王绮彪成为了客体,协助着板材、油墨、刻刀如何更好地呈现自身,过程中,主客体又进行了相互的转化。

王绮彪的“板象”艺术令人过目不忘的,是其震撼人心的精神性和超越性,这源于他保留了古典艺术中的理想主义成分:构图单纯统一,效果恢弘廖阔,意境神圣超拔。但他采用的语言却不是古典主义的,而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语言:充满臂力和速度的油墨滚动痕迹,深浅油墨渗透到木板纤维中后产生的板材筋络的偾张,力透板背又内敛克制如书法一般的层层雕、剃、刻、凿。这些饱含精神性和超越性的墨痕、板纹、刀刻、木色,既超越了古典艺术对外在世界真实物象的逼真再现,又远离和超越了现代艺术中对个体主观情感、情绪的强调和宣泄,而直达对永恒精神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某种对人类古今中外整体文化的历史观照。他用整体性代替了现代艺术以来的个体表现传统,同时又用人类的整体观照矫正和超越了现代艺术中走到极端的个体表现,从而走上了一条艰难的创作之路。

面对王绮彪的“板象”作品,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内容和感悟,这与不同的观者面对同一大自然景色的不同反应机制同理。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千人千面是王绮彪“板象艺术”丰富内涵的外在显现。

事实上,王绮彪的“板象”艺术是要以版画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回应时代课题,创作出既具有鲜明的中国本土特征,同时也是某种开放性的处于当代世界中人类生命的感知和表征方式。尤其在版画这个历史久远的艺术门类自身的发展脉络中,做出了独特探索和革命性改道。

“中国的”、“国际的”、“基于版画但并非版画”,构成王绮彪“板象艺术”的鲜明特征。

红梅

《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导

中央美院美术馆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2022.11-2024.7

《编号03199》244cm×122cm×3,2019年

艺术家自述

不定与笃定——我的18000天

我,今年50了。20岁开始艺术创作,没想到一晃30年。

刚上大学没多久,一次偶然机会去上了一堂梁照堂先生的画画课,听的入迷,遂投入门下,学习油画、国画和书法。大学本科建筑专业功课还是很紧,但是我还是抽出大量时间学习绘画。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就开始参加各种油画相关的展览,虽然造型基础有限,但是真的用心画,人家一遍就成,我得画三遍或者更多。回看这些“粗糙”的作品,每每看了觉得自己画的真笨,但是倾尽全力。

相信的力量是很重要的,从开始画画到现在,我一直坚信创作的纯粹性。艺术有高低,可能是对于观众和艺术史家而言,因为高低是基于视觉经验和艺术史给予评判的标准,而对于我而言,创作是关于对世界对历史对生活的集中呈现,是复杂的,多角度的,接近真理的过程。

《编号03300》244cm×122cm×2,2022年

2000年因为一次偶然的介绍,我去了广州艺术博物院做临时英文翻译,反映挺好,院长问我:是否愿意在艺博院工作?我乐意接受。工作了三个多月,大院长看我很卖力气,就帮我转正了。像掉进一个蜜桃罐子,天天看着古书画,四万多件藏品锻炼了我的眼力,后来又幸运地调进文物保管部,待了三年。上班很多时间是在书画库看原作。单位待遇其实相当不错,旱涝保收,甚至还给我一个工作室,我感到知足,可能一辈子画些画,写一些研究文章到退休。没想到,单位的一番变动,让我有了萌生去外面求学的愿望。广州的老师们一再劝阻,放着好好工作不干去“北漂”,值得吗?我不知道,当发动机响起,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停?!

2003年第一次去了欧洲柏林、维也纳、罗马、梵蒂冈、阿姆斯特丹,一个月的旅程让我看了大量的原作,以及原作所处的空间,让我直接体验到西方文明的高度。

2004年我去了美国华盛顿、芝加哥和纽约,看到了当代艺术的勃勃生机。这两次游学,让我从教科书走到现场,看到了艺术家们用一生去展现艺术的高度而带来的视觉听觉冲击,遂决定从工作了六年的艺博院裸辞,去北京备研,考中央美院研究生。

考了三年,如愿考上了央美版画系木刻语言方向,读了三年,同时还在雕塑系蹭课。六年攒了传说中成为“专家”必须的两个“一万小时”。

《编号03268》244cm×122cm×3,2020年

来北京很幸运认识我的导师王华祥先生,先生不弃,虽知我愚钝,但看我诚恳,循循教导。从基础素描开始入手,手把手带,我跟着王老师在农村里生活,从西装革履、脚蹬皮鞋,到穿着拖鞋,身上总有洗不干净的铅笔灰,也不管吃的肉是不是放心肉。冬天住的屋子没有暖气也不是问题,因为画画的屋子是有暖气的,早点起床就去画画就好,画画是让人兴奋的。

2010年研一时去了敦煌,看到了自北凉起营造了一千年的洞窟壁画和塑像,仿佛看到了改变我人生之旅的梵蒂冈天顶画《创世纪》。后用敦煌和麦积山的雕塑形象开始了木刻语言的转化,四年,三百三十三张黑白木刻,生发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从此,创作从纸本版画到直接刻制印刷的母板:木板,观看的形式从转印的纸张到木板材料的直接呈现,关注点从刻制作品的工具特异,版画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到生活、读书和游历获得的世界信息再处理。

德国雕塑刀的“错用”,让我早期的木刻呈现了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后期的创作增添了本是印刷的油墨滚子的使用,在板上的涂抹中,找到刻、板和油墨三者彼此互相融入的世界,而我敏感地意识到差异的意义,但是这只是开端,生活的领悟、大量书籍的阅读,让我看到了本是媒介的木板,同时是我共同生长的独立个体,它不再只是展现“我”的媒介,更是它自身存在独立性的印证。从“我”到“我和物质”再到“物质本身”,创作过程中“我的世界”不再执拗于创建一个不同他人的“我”,而是平等倾听,诚恳劳作。木板不再是工具,而是目的本身。

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去了美国,去之前几天,手被铜板机压了,缝了四针的右手打着石膏,左手拿着装满纸本版画的夹子,勇闯美利坚,希望能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或者是母体的召唤,待了不到一年的我,最终回到给予我力量的地方,开始了新的十年研究。

《编号03341》61cm×122cm×2,2024年

这次展览是我从2014年以来十年研究以木板为媒介的物质世界呈现。

多年来,

我一直设想能有自己的面貌,

这种面貌能让人区分我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

其实回想起来,这种为了区分而区分,并不是很高的层次,

某种程度是自我认识的一个浅显阶段。

每个个体的不同不是你想区分就能区分,而是一种的自然流露,

当这种流露累积到一个爆发点,也就是你升华的时候,

你独立存在的形式就会自然显现,

所以这是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任何预期的过程。

当自认为悟道了,

而且在坚守这种被量化的悟道,

新的可能又会被误杀了。

当我们坚守不变的法则,其实是在不断地质疑和否定中一次次的重构。

当这种思考没有了,只是呈现已知的结果,

包容性、前进性和未知性就在已知的效果中消失了,

而这种消失就是作品生命力的枯竭。

王绮彪

2024年7月

展览题目:“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

学术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承办机构:北京云上美术馆

学术主持:杨飞云 朱春林

展览总监:孙志义 王鹤

策展人:红梅

协办机构:宁波启新绿色世界高尔夫俱乐部

          仓耳屏显字库 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2024年7月27日上午10:00 -8.15

展览地点:北京云上美术馆油画博物馆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艺术新街1704号 

工作人员名单:

展览统筹:徐欣欣 何嘉欣               

设计总监:蔡奇真

设计团队:董书锋 徐国峰 沈艳芳

策展助理:郭梦坷 赵乐洋 白一诺

王绮彪简介

1974生于广州

2000-2006任职于广州艺术博物院字画典藏部

教育背景

2009-2012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学术荣誉

2012木刻版画 《像》系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美国、加拿大、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宁波等各地私人收藏。

个展

2023 《无限的掌纹》翡翠画廊,上海艺仓美术馆

2022  《如墨守白》YUAN MUSEUM,北京

2017 《编号记:王绮彪 1994-2017》马亚诺空间,北京 798艺术区

2016 《开端:独一无二的可能》北京•曲廊院

2014 《佛见佛》北京怡和悦汇画廊

2014 《编号321》,布鲁姆画廊,北京 798艺术区

红 梅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史博士

中央美院美术馆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文促会陶瓷艺委会副秘书长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委会委员

中国美协会员

入选第13届中国艺术权利榜(ART POWER 100)2019年度策展人。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展览策划与研究,西方美术史研究,西方现当代艺术与批评研究,视觉文化研究。

获国家奖励研究项目:

∙ 2023年:

11月,“徐悲鸿与他的时代”展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设立10周年成果奖。此展曾于2018年荣获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奖,巡展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7家美术馆。

∙ 2022年:

“星汉灿烂:中国现代美术在重庆(1937—1949)”展,荣获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奖。(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今日美术馆)

∙ 2018年:

《中央美术学院馆藏精品大系》10卷本,获第27届“金牛杯”全国优秀美术图书最高奖项“荣誉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5月,总主编:范迪安,执行主编:苏新平 王璜生 张子康。红梅担任《中国现当代油画卷》分卷主编。

∙ 2017年

2017年5月-2018年3月,范迪安院长担任总策划,张子康馆长与红梅主任共同策划的 “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特展: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荣获国家基金传播交流项目奖励,于2018年3月22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首次展出,之后巡展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7家美术馆。此展作为百年校庆特展以及中央美院美术馆年度重要学术展览之一,社会反响极为强烈。

2017年9月与张子康馆长共同策划“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大展,荣获国家基金传播推广项目奖,并将于2019年在全国4所美术馆巡展。本展属于我馆2018年度自主策划的重要学术展览之一。

∙ 2016年,

独立策划的《九十刻痕:伍必端艺术研究展》,9月5号开幕,中央美院美术馆。此展获得文化部“收藏捐赠”奖。

∙ 2015年

4-8月,参与策划(与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 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社长殷双喜教授共同策划)《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并编辑两个版本同名画册。首展:上海中华艺术宫,巡展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南京金陵美术馆,负责此展2016年全国7所美术馆巡展事宜。)此展目前获得两项国家级大奖:

获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推广项目”大奖;

获2015年度文化部“全国重点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大奖并入选文化部主编同名出版物。

∙ 2014年

11月,独立策划《冯法祀百年诞辰专题展:冯法祀的“开山途”》,在中央美院美术馆。此展获得文化部“收藏捐赠”奖。

策划的重要展览及主持的重要学术活动有:

· 2024

· 1月8日

· 国家博物馆在青铜厅举行 “潘皓油画作品收藏仪式”, 珍藏了潘皓三幅老红军作品,国博收藏编号为:2023第198号(总第001308号)。作为潘皓艺术的研究学者和“英雄礼赞:老红军与潘皓的再长征展“策展人以及同名画册主编,受邀出席潘皓作品收藏仪式。

· 4月26日

· 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朱春林策划的“寻芳:朱春林江西之行作品展”及同名研讨会在江西省宜春市宜春美术馆开幕。

· 7月27日

   策划“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展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云上油画博物馆举办,同名研讨会同天举行。(2024.7.27-8.18)

∙ 2023

∙ 担任学术主持:多维与未来——2023陶瓷文化艺术名家讲座之:无垠之地。主讲人:唐纳德·温·海格比。讲座地点: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艺术实验大楼一楼报告厅。学术主持:红梅。(2023.12.17)

∙ 担任学术主持:多维与未来——2023陶瓷文化艺术名家讲座之托比恩的讲座。主讲人:托比恩·卡瓦斯博。讲座地点: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艺术实验大楼一楼报告厅。学术主持:红梅。(2023.12.17)

∙ “十指彩墨翔九天——刘伯骏102岁纪念展”(2023.12,北京 北京画院美术馆美术馆) 

∙ “从表象到炁象:马路45年艺术发现之路”展,(2023.4,北京中国艺研院油画院云上美术馆) 

∙ “埴象·吕品昌艺术四十年”(2022.广州佛山) 

∙ 担任“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学术研讨会系列学术活动之“学院陶艺教育”对话的学术主持(2022.2.28)学术主持:红梅;活动嘉宾(按照姓氏字母排序):黄胜、陆斌、魏华、吴永平、远宏、杨卫、郅敏、郑宁、周武;活动地点:陶溪川美术馆学术报告厅(陶溪川旗舰店二楼)

∙ “英雄礼赞·老红军与潘皓的再长征”展(2021.6北京人美美术馆) 

∙ 无中生有: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