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瓷文化》前言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11-23 11:18:47 |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清代是中国陶瓷繁荣的又一高峰时期,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陶瓷业最为辉煌的阶段,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产品多有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康窑瓷器型敦重古拙、大气磅礴,如同康熙帝要重整江山的雄心壮志;雍窑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工艺讲究、优美典雅,与雍正帝心思缜密、励精图治的特点相符;而乾隆帝自号“十全老人”,追求猎奇,其瓷更是名目繁多、繁缛之极、精巧之致。除了继承明代的成就之外,清代还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品种,更加丰富了中国的陶瓷文化。清代乾隆以后,我国瓷业由兴盛走向衰落,终清之世而未能改变局面。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古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古陶瓷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每一件器物的背后都凝聚着文明与智慧,蕴含着一段历史、述说着一个故事。

总之,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因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不同,瓷器产生了不同的品种;而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又导致瓷器品种的不断更新。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瓷器品种的产生和发展除了要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要结合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古代中国,精美的瓷器一直是帝王之家的宫廷生活用器:一方面是皇帝、后妃们日常生活所需及品鉴赏玩之物;另一方面也是皇室祭祀祖先举行盛大法事的祭器。其高贵的地位、显赫的声望,自宋代起就绝非其他任何器物可比。正是由于瓷器在宫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因帝王个人的宗教信仰、兴趣爱好以及审美情趣而直接影响和制约瓷器发展的事例,也使各种瓷器在不同的时代中“个性”鲜明。

从敲击第一块石片开始,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人手的不断劳作得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的,并呈现出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景象。工业化以来的300年,我们将太多工作放任给机器去做了,然而机器的制作毕竟过于生硬和整齐划一。当我们被这些生产线上制造的产品包围的时候,会突然发觉,生活变得缺少灵性、美感和古典的气质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四处寻访他们祖辈们用手制作和使用过的器物。瓷片、玉佩、银簪、木器,一块木雕板、一把紫砂壶,甚至于一砖、一瓦,它们都经历过先人手工的精心琢磨,保留有先人的体温,镌刻着我们民族的印痕。偶尔得之,就像珍宝一样倍加爱惜,并在搜寻与把玩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与慰藉。由于收藏家对陶瓷的钟爱与追捧,陶瓷收藏在艺术品收藏中显得更为突出,尤其是明清瓷器以其丰富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卓越的工艺而赢得了陶瓷收藏家的青睐,成为古董市场上的“宠儿”。在国内、国际拍卖市场上,许多精美的官窑瓷器都创下了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高价。因此,市场上掀起了一股仿古造假之风,而且愈演愈烈,给陶瓷收藏爱好者的投资和鉴藏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瓷文化,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经典文化,我们特地编撰了这套经典文化系列丛书,以飨读者。本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分四篇:历史篇、窑口篇、常识篇、鉴藏篇。其既囊括了瓷器的起源、各朝各代瓷器的发展情况和时代特点、瓷器的窑口分布,又详细地介绍了瓷器胎釉彩、瓷器的器型、瓷器的题记、瓷器的纹饰、瓷器的制作等,并分析了瓷器的原料、工具、方法、价值及功能。书中提供了大量术语解析及典型事例,熔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力图使广大读者在鉴赏中国瓷器艺术总体风格的同时,能对各个时期制瓷艺术的特征有所认识,掌握各个时期瓷器的缺损、作伪、仿旧与鉴别知识,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依据,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

由于本书编写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和专家批评指正,以便使本书在再版时更加完美!

编者

2007年1月

1  2  


下一页瓷器的雏形——原始瓷器上一页中国瓷文化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中国瓷文化》
· 瓷器的雏形——原始瓷器
· 瓷器的真正产生在东汉
· 早期的瓷器——三国两晋
· 隋代的瓷器
· 唐代的瓷器
· 五代的瓷器
· 宋代的瓷器
· 辽金夏的瓷器
· 明代的瓷器(2)
· 明代的瓷器(1)
· 清代的瓷器(2)
· 清代的瓷器(1)
· 民国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