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盘点”出的青花至尊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10-04-15 15:34:45 |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从郑和下西洋“盘点”出的青花至尊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大元帝国以在中原历史上“传祚”不到九十年的时间便在“红巾军”的喊杀声中覆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建元“洪武”。明朝定鼎之初的头一件事儿,就是极力恢复景德镇“浮梁磁局”的陶事烧造,并正式的在朱山一带设立“御窑厂”。然而这时候昔日的那个似乎是“横空出世”的元青花瓷器却消遁的无影无踪了,洪武年间烧出来的青花要么是悔暗无华,要么是灰中泛黑,全无正经青花瓷器的青翠可人,朝廷好不震怒。

纠其原因大概有二:一为战乱频仍,景德镇的瓷业受到巨创,人的生命比这个“瓷都”烧出来的那些薄胎细釉的瓷器还要脆弱,估计有经验的窑工们死走逃亡,一时间难以聚集。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估计临时凑来的工匠多少有点儿“手潮”。其二为制作青花使用的波斯钴料随着元朝的灭亡也就断了供给,洪武只能将就着用土产“青料”绘制青花图案,所以终洪武一朝,景德镇烧出的瓷器除了器型厚重硕大颇有元代遗风之外,青花的发色的确“不敢恭维”。

然而转瞬之间,中国的青花瓷器就进入到了一个被世人公认的、鼎盛的黄金时期——即明朝的永乐、宣德年间。时值今日人们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将永、宣青花瓷器视为世界陶瓷史上的至尊作品。从宏观上看,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器是*文化与华夏文化又一次“碰撞出来的结晶”。具体说来,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伟大的人物和他伟大而无畏的冒险精神——郑和与他的“七下西洋”。

郑和,回族,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于云南的昆阳州,就是现在昆明市郊的普宁县。从历史记载上看,郑和的身世颇具传奇,他生长在一个世代信奉*教的回族家庭里,原姓马,叫马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在朱元璋统一云南的战乱中,马家被打散了,十一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获并惨遭阉割,送到了北京朱棣的燕王府当太监。然而这悲惨的遭遇竟是塑造一个伟人的开始,年幼聪慧的马和在燕王府里颇受重用且很就快成了燕王身边的心腹宦官。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太祖朱元璋薨,其长孙朱允炆即位,称建文皇帝。这个小皇上登了台以后,不知道听了什么人的挑唆决意要“消藩”,就是要剥夺他的这些个叔叔大爷们的王位。那燕王朱棣哪儿干呀?凭什么等死呀?于是就先发制人,大军直指南京,进行了一场震撼历史的“靖难之役”,推翻了子侄朱允炆的帝位并取而代之,号永乐皇帝。而在朱棣发动的这场“靖难之役”中,马和更是功勋卓著,深得朱棣的器重,于是在刚刚当上皇帝的转年既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成祖朱棣就迫不及待地御笔一挥,赐马和姓“郑”。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少了一个太监马和,却诞生出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明成祖朱棣死后,郑和又继续辅佐洪熙和宣德两朝,于是在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明宣宗皇帝感念郑和为三朝*,连辅三帝,特敕封为“三宝太监”。说到此您该明白了,所谓“三宝太监”就是打这儿得来的。

那么郑和到底是为了什么“下西洋”呢?历史上的说法莫衷一是。民间最为传奇的解释是,郑和是受永乐皇帝之命追剿朱允炆去了。据说当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时,那个建文皇帝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传言小皇上“流亡海外”,大概其到了苏门达腊一带。谁都知道,这“一国不容二主”呀,于是乎靠篡夺侄子皇位登上皇帝宝座的朱棣就派心腹之人郑和七下西洋“捉拿逃犯”。这个说法儿用今天的科学历史观来分析是典型的“戏说”,不足为证。您想想看,600年前没有JPS “卫星定位”之类的高科技,怎么可以在茫茫大海和其周边的岛屿中去寻找一个“逃亡者”?郑和的“七下西洋”每回都是两百多艘船只,将近三万官兵。这么大的举动就算朱允炆真的逃亡在外,岂不是打草惊蛇?有点象“用炮弹打蚊子”,太滑稽了。永乐皇帝和他的宠臣郑和好象都没那么“傻”。

1   2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用瓷片讲述陶瓷背后的故事:片面之瓷》
· 古瓷文明留给我们最后的晚餐
· 雨过天青云破处 这般颜色做将来
· 印满花纹的绿色瓷片
· “雪拉同”与“叶青姬”
· 巧如范金 精比琢玉
· 天地之间的“千峰翠色”
· 直把杭州作汴州
· “南青北白”話定窑
· 含英咀华說“斗茶”
· 色白花青 光照见影
· 乳汁羊毛化卵白
· 烈焰成就的第一缕“釉下彩”
· 邛窑一红动天下
· 如梦似幻说绞胎
· “鲁山到段店,一日进万贯”
· 火与土的神奇“窑变”
· 从“邯郸之梦”讲开去
· 民间最喜“红绿彩”
· “黄沙吹尽始见金”
· “盘点”出的青花至尊
· “中国白”里说德化
·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幸得一缺补金瓯
· 后记:以往知来,以见知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