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的“千峰翠色”——越窑 喜欢研究和收藏中国古代“青瓷”的朋友,大抵都知道古人有这么两句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无疑,这是在赞美中华第一青瓷——越窑。然而除了赞美之外,似乎还道出了一丝的“玄机”,为什么只有在“九秋风露”中才能烧出“千峰翠色”?这个“迷团”恐怕到了有着高科技的今天,人们也未必能完全“破译”。透过越窑青瓷如翠类玉的釉光,我们会看到古人的微笑,但是这“微笑”实实在在是太神秘了…… 越窑青瓷在我国的江南是一个庞大的“窑系”,其主要分布在今浙江省的上虞和余姚的上林湖至慈溪上岙(江浙地区把“山间之平地”称“岙”)湖一带。其中上林湖越窑窑址是我国青瓷的发祥地和著名产地之一,位于慈溪浒山镇东南约十公里。 自从我们的祖先认识到了“火”的作用以后,人类就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并在上天赐予的熊熊大火之中感悟到了火、泥土与人的灵性原来可以有着如此完美的“结合”。于是,华夏大地开始露出了陶瓷的最初一线曙光。 正如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的其他物种一样,原始的陶瓷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进化、完善”过程。当人们发现原始陶器的粗糙、不甚美观之后,我们的祖上便率先发明出了“釉”,而这第一层釉色就是青绿,它是祖先对大自然最基本色调的认知和记录,越窑便是把这层釉色发挥到了极至,于是才有了“千峰翠色”的美誉。 在以东汉孝女曹娥命名的江水两岸,越窑青瓷最初成就于东汉,魏晋时期稍有停滞,唐代中期盛极一时,被冠以“类玉”、“类冰”之说,唐代大诗人皮日休有诗赞美越窑瓷器曰:“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及至五代,越窑的部分产区被吴越国的钱氏宫廷所垄断,形成了中国陶瓷历史上最早的“官窑”(当时叫“贡窑”)而“臣庶不得用”也,就更被抹上了一层浓重的宫廷与宗教色彩,就是后来令人牵魂动魄的所谓“秘色瓷”,这已经在陕西扶风法门寺的“地宫”中得到了确凿的印证。 在曹娥江的中游地区,越窑的遗址近数百处之多,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的古窑区,可见当时之烧造盛况。越窑产品不仅满足了国人享用,还远销到东南亚各地,源源不断的越窑青瓷从上林湖港出发,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 南宋以后,延绵了一千多年的古越窑的窑火渐渐熄灭,如一轮明月陨落江河,被后来“脱颖而出”的龙泉窑、耀州窑和汝窑替代。纠其原因:一方面是越窑长期以来墨守成规,用今天的话讲是“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用于烧造越窑瓷器的尚好瓷土和柴料几近枯竭,被时人“转移了阵地”。 不管怎么说,千百年之后,大自然可能已被污染,但散落在曹娥江边的古越窑瓷器的碎片,却仍然忠实地镌刻着古人对那个时候的蓝天、山色——初秋梦幻般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