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画以帝王妃嫔的肖像画、宫廷的装饰和重大事件的纪实性创作为主,包括历史画、帝后肖像、生活画等,也包括一些写生画作,如马、鹿和犬等动物类写生册。清代院画的最大特征是纪实和写真,在动物题材上,尤以郎世宁《八骏图》、《百骏图》,艾启蒙《十骏犬图册》和王致诚《十骏马图册》等作品为著。虽然这些写生为主的动物画在清朝宫廷画中远不及人物画的成就,但仍不失为一批优秀作品,二者共同构建了清代院画中西合璧的面貌。 清代宫廷中喂养了众多供人玩赏的动物,每种动物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喂养,如东华门内有鹰房,御花园内有鹿苑等等。这些动物主要来自地方大吏、边疆王公的贺礼、进献及外国使臣的进贡,也有少部分是围猎或宫中派人捕购的。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蒙旗人入关后,为了谨记“下马必亡”的祖训,继续保持八旗军的作战能力,同时也为了清王朝统治阶级的游玩享受的需要,在东北和西北边陲伊犁等地建立了许多围场,供清朝王公贵族和军事人员习武和游猎。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木兰围场,清代皇帝几乎每年秋天到此巡视习武,行围狩猎,此举既是清代帝王演练骑射的一种方式,也是笼络蒙古王公的政治需要。围场射猎需要猎犬,内务府下设内、外养狗处,分养玩赏狗与猎狗。清代宫中养狗兴起于雍正。雍正帝十分爱狗,曾亲自设计狗窝、狗笼、狗衣、狗垫、其尺寸、用料、样式、图案,一丝不苟,并再三谕令相关机构、人员精心制作。乾隆帝爱狗不逊其父,为搜罗名犬,他甚至不惜向外番使臣点名要其贡犬。(全文见《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2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