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小山
多年来,湘云以她平静和含蓄的姿态寻找自己独特的作画方式。我颇为赞赏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收获掌声和鲜花是多数人的世俗欲求,然而,体味耕耘的苦乐才是真谛——犹如一位跋涉者,时刻关注沿途风景,而不在意最终的目的地。有一句被无数人运用的口号,叫做战胜自己。把自己当成他者和对象,进行一场旷日之战,是何等可笑?在我看来,自我是自在的和完整的,只是被外部力量撕裂之后,才消弭于无。对于有一类人,内心永远不存在胜败概念,按老子的名言,与其不争,天下莫能与其争。湘云的平静来自于她对艺术的热爱,而她的含蓄则显示了内敛的爆发力。她在她的画室里读书作画,在大自然里寻找美感和灵感,在各种游历中收获激情和见识,有一天,她对人生做出结论:人的一生仅仅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与此相比,其它一切皆为次要。
如此,她的创作才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性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完成。变化在于她对固定的程式怀有警惕——这是创作中的悖论之一,没有程式就没有完成,而完成则是停止,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画面上,任何停止都有可能成为创作的陷阱。变化和完成在何种程度上顺利地结合起来,是对创作者的考验。湘云的经验是,变化是内心的渴求,完成是画面的需要,一种是无形,一种是有形,两者的融合在于:一,放达内心渴求,二,服从绘画规则。但是,言说中的“方的圆”是存在的,在创作中却不存在。换句话说,创作中的一切都是有形的,是以构图、形态、色彩之类构成的。湘云喜爱并选择了工笔花鸟画,以此作为她的出发点。她懂得这一画种的历史渊源有多深厚,了解历代名作的演变模式,她试图通过解构的方式来建构,拆除本有的古旧的桥,建一座自己的桥,达到她所向往的充满未知的彼岸。
近两年,湘云终于完成了一次飞跃,这既是多年来孜孜以求、不断积累的结果,也是敢于否定、直面自身优点和弱点的结果。就本性上说,湘云不是个解构主义者。她的阅读,她的行走,她的兴趣,包括她的梦想,都是非常实在的。然而,这并不影响她本性里的韧劲和弹性——如果说,绘画满足了她某种的志向,正好证明了追求新奇是她的乐趣。追求新奇的心态不仅能够保持活力,也能够保证创作不断向前迈进。湘云近来的作品已与自己先前的作品完全不同,也与其他同类画家拉开了距离。众所周知,绘画的创新无非只有两种:一是形式的破除,二是内容的变化。形式创新是绘画得以延续并更新的基础,而内容的变化则为形式提供了新的可能。很多画家停留在此岸原地踏步,根源是缺乏对于彼岸的热烈向往——正如从形式到内容无数次重复,其实是一种无端的自我浪费。到达彼岸没有任何现成的途径,这座桥只依靠自己去建造。
有时候,信任自己就能够挽救自己。重复自己和重复他人,说到底是不信任自己和不尊重他人。出现在湘云笔下那些灵怪般的物象——植物、动物、花朵和云彩,实质上不过是实在的变体,经过想象的过滤,变得无限的开放。它不是童话世界,因为童话世界需要精致和有趣,不会如此的厚重和繁复。同时,这些作品也不能简单归地功于想象力的胜利。在湘云那里——用通俗的解释,想象力仅仅是一副翅膀,但是,翅膀可以是装饰物,很多画家标榜自己有想象力,却终究不会展翅飞翔。事实上,飞翔的秘密永远无法解释,它被各种因素缠绕,又超越各种因素。湘云使用了多种手段,尝试了多种方式,从画面的构图、物象、形体和色彩入手,以一种反常态的观看样式突现出她的主题——现在,她的主题已转化为独特的图式,接近于创作上的完成。独特的图式是对画家的褒奖,这是绘画规则的一般定律。
严格来说,经过现代主义绘画的的洗礼,所有关于“创新”的话题都显得有些乏力。我一直认为,选择什么样的画种不重要,画得“好”与“不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家是否通过创作体现创作的“意义”。在很多情况下,“意义”是一种与现实无关的个人境界,具有某种单纯和无功利的性质——人们容易纠结于“好”与“不好”,而无视“意义“。当下的画坛现状无须多说,指责也罢回避也罢,它是铁一般的事实存在。即使体制化和商业化的弊端随处可见,漏洞百出,毕竟多样性的和差异性的状况已经形成。努力追寻“意义”是某类画家的内心诉求,他们在万花筒般的创作现状中仍然拨云见日,将自己与“意义”连接起来,难道不值得称道?湘云经过一次飞跃,清滤了许多观念上的杂质,也治愈了“画种”和“创新”的传染病,通过自己建造的桥,进入到新未知之中,对于她来说,不能不说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20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