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将庞茂琨的近作展命名为“今日之神话”以后,不少朋友都甚感困惑。因为一提到“神话”二字,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中外古代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英雄故事,而庞茂琨的近作并没有涉及相关内容,用以上命名似乎有点牵强。对此,我想解释的是,我所理解的“神话”一词其实与人们既往对“神话”一词的理解并不相同。如果说,后者更多涉及的是历史与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人与事,同时是指中外古人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的想象性解释与向往;那么,前者则明显将当今生活中已然存在的人与事按特殊的价值观加以扭曲、夸张与颠倒。借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这类现实的“神话”乃是“荒诞的无稽之谈”。从表面上看,“今日之神话”总是以自然而然的形态出现,但实际却是超现实的,其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认可和仿效之。在本质上,它是一种强制性的集体行为。不过,我对“神话”一词的如此理解与运用,并不是发明和创造。实是对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相关著作《神话——大众文化诠释》的借用。事实上,在罗兰•巴特那里,“神话”是有待揭露的欺骗。所以,在书中,他十分智慧地对流行于现实中的许多文化现象,如摔跤、旅游、广告、玩具、葡萄酒、牛奶等等进行了“去神化”的解读,让人深受启发。也正是通过一系列文章,人们逐渐了解到:在现实中人们通常认为极为自然而然的事,往往有一些复杂的意义运作方式在底下支撑着,其必然会体现出特殊的意识形态、立场、价值判断与别有用心的含义。倘若只是以简单而平面的眼光去观看,人们就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观或表象。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我认为艺术家庞茂琨在近作中采用的创作方法十分接近罗兰•巴特的方法论,这不光使他的艺术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庞茂琨。最近,我借到川美油画系上课之时,专门去看了他的新作,我感到这批新作对形象的塑造仍然是非常写实的,而且,无论是造型、用笔,还是用色都体现出了很高的造诣与技巧,但他的画面组合却是超现实的。从艺术史的角度看,庞茂琨显然受启示于艺术大师达利,但他更强调切入生活的现场。如若加以对比,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在庞茂琨早期绘画的叙事方式中,总会有以“反映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文本支撑着,它们基本是在一个个貌似真实的空间里呈现了一个个貌似真实的故事;而在他新近绘画的叙事方式中,则显然有超现实主义的、结构主义的文本支撑着,于是,他的画面既近距离地解读了人间万象,也显得荒诞不经。更加重要的是,借助于犀利的洞察与分析,其向我们揭露了隐藏于其后的种种观念与含义。那么,庞茂琨何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即不再像以前那样从“反映论”的立场出发,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去“真实客观”地再现“现实”,却要从“虚拟美学”的立场出发,去制造一些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象”,以致造成了批评家吕澎所说的“假象奇观”呢?难道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出于纯粹反叛与创造新艺术风格的考虑吗?难道他是想用制造“假象”的方式来出人头地吗?答案是绝对否定的。从与庞茂琨的交谈中,我体会到,因受康德思想的影响,在现今的庞茂琨眼中,现实或自然仅仅只是一种表象或幻象而已,如若被其迷惑,就很容易得出既表面又浮浅的看法。弄得不好,还会成为各种流行意识形态的被动图解。反其道而行之,只有按自身的理解去破坏这个表象世界,进而制造出一个个“假象”与虚构的事件。也就是说,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图像进行重新编码与演绎,才能真正解释本质的世界,或者表达出个体对现实世界的真切感受。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庞茂琨在近作中表达的乃是他个人对生存体验的理解、想象与升华。这些新作所选取的题材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他深思熟虑的产物。而对新型的文本的运用也使得他从传统“现实主义”绘画的框架中解放了出来。人们倘若要认为这是一种大胆的反叛行为也未尝不可。作为呼应,相信大多数观众必然会根据庞茂琨所提供的新艺术框架去作相应的阅读与理解。谁也不会天真地以为他近作中的事件就是生活本身。很明显,也正是在此过程中,庞茂琨方才逐步建立了更新的表征与形式系统。这意味着:每一种新的艺术样式都包含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与叙述方式,因此,对于新型绘画的研究,必须将大的文化背景、艺术家个人经历与具体作品结合起来,否则就会把十分复杂的问题搞得简单化。
我注意到,在庞茂琨的近作中,经常会出现四个基本的元素,那就是舞台、幕布、动物与人。但有少数作品偶尔会缺少一两个元素。而且,在进行艺术表现时,他常常会把以上四个元素进行随意性、夸张性的组合,这一方面很好地体现出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深刻道理,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全新的叙述框架,进而完成了对于日常的颠覆。因此,那些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也随之具有了陌生化的效果,而那些现象中的异化之处或不自然的地方,则会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促使我们去进行反思。
我的确是孤陋寡闻,在看到庞茂琨新近创作的《 COSPLAY 》系列之前,还没见过类似现象,所以也不知道画中的小女孩、小男孩究竟在干什么。经介绍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小女孩、小男孩常常会以某个网络、游戏、漫画中的虚拟形象为蓝本,然后去扮演、且堂而皇之地进入现实之中。可能我们平时很多人看到这些现象后,会无所谓,认为只是小孩子们在猎奇、好玩、游戏、出风头罢了。但更深层原因是:由于深受西方网络文化、卡通文化、消费文化的影响,这些小女孩、小男孩的价值观也好,生活方式也好,已经与传统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断裂,虽然他们整天都泡在糖水之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先前已有的物质快感早已消失,加上他们有的人基本丧失了人生理想,进入了无聊的状态,所以,转而模仿国外青少年,希望通过扮演理想偶像的方式进入虚拟世界,以获得一种超越的快感。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出大问题了,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才是。
再来看看他新近创作的《巧合》系列中关于博弈的作品吧,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首先,激列的摔跤场面隐寓着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残酷博弈。众所周知,在功利滔滔的消费社会,为了利益的争夺,人与人之间全然已经没有了真情。一些朋友、亲属甚至连亲情都会丧失干净,结果,他人成了自己的监狱(萨特语);再者,以罗兰•巴特的观点看,在现场与电视中“倾全力演出的摔跤,其本质是一种纵欲的现象”,而这样夸张的场面,与古代竞技场中的摔跤完全不同,已然变成了一种虚假的表演,是人们花钱、花时间寻求刺激、快感与娱乐的享受性的节目。另一系列关于杂技的作品《 蜕变》虽然同样呈现的是与表演相关的现象,但那些小演员们的特技表演都是超越身体极限进行的。也就是说,这些小演员在为老板挣得金钱的时候,付出了身体受到伤害的代价,他们的下半生将痛苦不堪。所以看起来非常扭曲与令人难受。当然,通过这样的画面我们还可以联想到更多,即在生活中,不少人有时也像画中的小演员一样,为了获得所需要的某些东西与利益会扭曲自己,竟至放弃了人生的价值追求。其实,庞茂琨还创作有其他系列的绘画,限于文字,在此我就不一一解读了,相信有着相同背景的观众自会有独特的理解与感受。
综上所述,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在庞茂琨所设立的“舞台”上,他试图向我们解读好几类生活现象,而且完全是他对生活的切身感触。作为艺术家,他已非常直觉的意识到了这些现象中的一些问题,并把其智慧地呈现了出来。不过,他并没有提出十分具体的解决方案。我想这就足够了,接下来应该是政治家,教育家与家长的事。据我所知,由于时间太紧,他的另外一些作品,如关于“消费”的系列与关于“旅游”系列尚未完成,但从草图中,我感到这两个系列的作品对畸型消费与旅游做了很好的刻画,如能参加展出,展览效果一定会更好。这是极为可惜的。最后,我想指出,庞茂琨出于个人的理解与学术背景,不仅坚守了绘画性的特点,而且努力将观念性和绘画性结合得很好,既发挥了自己的所长,也显示了他作为艺术家的一种历史责任感。另外,他决不抱残守缺,大胆寻求从以往的创作模式中超脱出来的行为也十分难得。衷心盼望艺术家在今后会向我们展现更新、更好、更多的作品,祝愿艺术家不断跃上艺术的新台阶。
2010年7月3日于深圳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