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王红卫,陕西人,视觉传达系副教授,韩国又松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包装协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美协版协装帧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设计年鉴/书籍类评审委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自学考试委员会委员;CCII首都企业形象研究会名誉理事。2001年作为中日广告交流项目成员,赴日研修广告传播及品牌战略。现主授视觉传达系字体设计、编排设计及书籍整体设计等课程。
近五年的获奖情况:2009年第七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佳作奖(金奖)及优秀奖;2011年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中国设计事业突出贡献奖。曾设计女足世界杯纪念邮票和李立三纪念邮票、2014贺年有奖专用马年邮票等。
王红卫近照
和王红卫的采访约在位于朝阳区的“红卫设计”平面设计工作室进行。院子里花儿开的欢快,猫儿四处溜达,一树玉兰浸染在春光里,一切自在、惬意。
用东方审美传达现代语言
王红卫1985年考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设计系,1989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算来在书籍设计行业也有30年,是一位资深设计师。最初选择这个专业,纯粹出于喜爱,“既可以画画,又可以设计,既偏点文学,又不那么商业”,满足了他的所有要求。因此这一路走来,王红卫越做越喜欢,越做越深入,兴趣慢慢转变成了热爱,热爱成就了一番事业。
如今电子书广泛普及,对于书籍设计的未来,王红卫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
“设计是一种生活方式。尽管电子书是现代社会的阅读潮流,但我相信纸质书不会消失。人们只会因为它的减少而不断提高期望值,它以后可能会是礼品、展示品、或是奢侈品,发展前景反而更好。我认为书籍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准确定位设计风格,将纸质书的功能和特色最大化的发挥。”
仔细品味王红卫的设计作品,不难发现他对东方元素的装饰风格情有独钟。最近几年热衷于为艺术家、文学家传记做书籍设计。无论是为《视记50年——陈汉民艺术设计作品集》、常沙娜主编的《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旅美艺术家丁绍光的传记文学《天堂鸟》、儿童文学作家柯岩传记《美丽的遗产》,还是为《山海经》、奥运礼品画册《丹青陶韵》,亦或是为《中南海紫光阁藏画》《教育的温度》《黄沙与蓝天》画册、文集等做整体设计,我们均能在作品中触摸到精致的东方图案,飘逸飞天、线描花草、吉祥纹样、工笔花鸟、古典装帧……浓郁的东方韵味,将读者带回那个渐行渐远的文明世界;它简单、质朴、含蓄,却又余味无穷,足以让你捧在手里慢慢回味,舍不得放下。
“我希望通过我的书籍设计,读者能在文学艺术的天地里徜徉、呼吸,放松心灵。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我发现东方语言完全具备影响世界潮流的条件,而对中国人来说,它又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书籍重在传播知识、启发读者,太过花哨的设计不符合书的功能,不能帮助读者达到静心的目的;唯有东方元素能完美契合强调‘意’的东方审美观,合乎诸多逻辑关系,这也是我最基本的坚持。”
为常沙娜主编的《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做整体书籍设计
为《视记50年——陈汉民艺术设计作品集》做整体书籍设计
2014年1月1日,国家邮政总局2014年贺年有奖专用马年生肖邮票正式发行,王红卫和他的研究生郝望舒共同完成此项“马上如意”邮票设计。为了寻找到最恰当的意象表达,他搜集了诸多古代绘画、雕塑中的马的形象,前前后后共出了六套不同风格的方案。终版中,马的造型源于汉代铜车马形象,马儿昂扬奔跑,比例匀称、体格矫健,现代装饰风格强烈;马鞍以铜钱纹装饰,并配以莲花纹、云勾子等吉祥纹样;背景圆形和祥云图案代表天地和谐圆满,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充满东方元素的马年邮票一面市就颇受欢迎。王红卫表示:“邮票虽小,但方寸之间有大空间、大语言、大世界。在反反复复的修改过程中,我自己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
王红卫和他的研究生郝望舒共同设计的主题为“马上如意”邮票
专注基础,做适合的设计
因为“红卫设计”平面设计工作室的缘故,王红卫得以始终站在设计的第一线,了解设计最新发展动向。“这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把自己置于设计大环境中,理论联系实践才更有意义,很好地避免了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谈及教学理念,王红卫喝了口茶,想了想,缓缓说道:“我认为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往往大于专业学习。专业基础一定要扎实,因为它是基础,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它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和判断力。就好比汉字字体这门课,它不单单教学生怎么写字,还教审美、教做人、教如何认知这个大千世界。几笔画的方块字,虽简单,但传达着丰富的东方人哲学观和审美观。”
的确,王红卫的学生纷纷表示,老师在教学时反复强调专业基础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好东方视觉语言,夯实基础。专业基础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基础字体、新字体、创意字体的设计,再到编排、导视设计、综合设计等,王红卫的教学核心内容始终专注于基础。在教行合一的过程中,王红卫感慨着“老祖宗的文化里有很多好东西,但现在同学们不了解、不喜欢,传统文化的断层非常严重。其实东方传统审美语言具有全新的一面,我希望大家能尽早重视起来。”
王红卫的品牌设计作品
好的设计是什么?
——王红卫的回答是“把握度”。
“设计到了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度的理解——尺度、深度、高度、广度。作为设计师,你既不能太保守,也不能太超越,而应是恰到好处。在设计过程中,你需要思考委托方会想到什么,读者会想到什么,还有你自己会想到什么;对方、读者和设计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三角关系,需要不断揣摩。设计师站在对方和读者之上,又比他们高那么一点点,我认为那就是最好的度。找到了这个度,设计才是合适的、成功的。”
教学、设计;实验、实践。王红卫如此,他的学生亦如此。扎根现实,培养思维,既为今天做设计,也为明天做设计,做有目的的设计,做适合的设计。
摄影可以启迪设计
工作室的书桌上摆满了王红卫大大小小的摄影作品,黑白相片为主,最近的多是在尼泊尔照的。去了这么多国家和地方,王红卫还是最喜欢尼泊尔。
“摄影可以帮助我远离现代生活的繁忙和烦扰,做设计需要天天坐着,一坐就是没日没夜,所以我十分渴望能自由自在地游走于山水中,去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王红卫努力用镜头去捕捉每一个瞬间之美,自然、投入、认真,享受摄影过程中的各种感动。黑白影像虽说没有彩色照片鲜艳丰富,但那光影轮廓、立体造型、情绪的酝酿和迸发往往最能打动他。最真实的并不一定是最美的,距离产生美,黑白影像的艺术奥妙也许正来源于此。
每次摄影归来,陶醉自然、享受自然的王红卫总会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摄影其实和设计是共通的,采风帮助我从大自然中获得视觉灵感,最终启迪书籍设计中的视觉影像创造”,而这种重生力量,又使得王红卫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自己喜爱的书籍设计中,用最大的热情完成每一个项目。
尼泊尔•纳家科特
德国•哈勒教堂
王红卫是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式服装,明式桌椅、茶具陶杯、民间工艺……在他看来,设计就是生活,生活也是一种设计,生活的态度与品质直接影响了设计的风格与品位。因此,他的作品总是散发着一种质朴、自然、含蓄的美,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书籍本身的品质和魅力;就像简约的诗,能胜过华丽的辞藻,给生活中的人们带去朴素温暖的光。
附:王红卫部分设计、摄影作品
服饰中华-网站
摄影作品--八德纲
为原院长常沙娜著作《黄沙与蓝天》设计封面
为乔十光先生展览<漆墨春秋> 设计请柬
(院学生记者团 汪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