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16位学者相聚成都 共论国际语境下的东方艺术与美学

16位学者相聚成都 共论国际语境下的东方艺术与美学

时间:   2019-05-29 08:29:02    |   来源:    亚博备用网址

知美术馆馆长王从卉致开幕词

2019年5月23至25日,国际亚洲美术馆馆长峰会暨《开放的东方》国际研讨会在成都知美术馆举办。来自全球研究亚洲艺术的16位重要美术馆馆长、知名专家及学者汇集在知美术馆,围绕以亚洲艺术为核心的东方美学的研究、创作、收藏进行探讨和交流。

研讨会分为东西方美学及艺术根本性讨论、东方艺术研究与推广在国际当代语境下的挑战与实操经验分享、多维度的东方美学现代性与当代性——国际机构的收藏选择、基于国际沟通的策展实践与多元化视角四个单元,共13场演讲,从艺术史、地缘学、哲学、美学等多角度探讨东方艺术的美学根本、发展方向和收藏体系等。

东西方美学及艺术根本性讨论

在这个理论性的板块,包华石、彭锋和刘东教授分别从美术史、哲学、比较文学的角度,从东西方视野探讨东西方美学的历史与根本。

密歇根大学名誉退休教授、国际汉学家包华石

密歇根大学名誉退休教授、国际汉学家包华石(Martin J.Powers)带来开幕演讲《艺术分东方、西方吗?》,他认为,这是个历史性而不是哲学性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与欧洲的政治制度、社会形势、以及文化资源都不一样。包华石教授围绕“这些区别是本质的,还是历史变迁的结果?”、“几百年来东方和西方是否一直在彼此学习?”、“20世纪以来,文化资源是仍然不同还是大同小异?”这三个问题及中西方的三次不平等条约展开论述。

他谈到,在欧洲与中东,羞辱对抗的民族是表现统治者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方式,其手段与贵族统治有密切关系,贵族国家以羞辱敌人来增强自己的伟大。欧洲人不堪承认中国文化的成就,于是就开始想办法掩盖真相。Von Bell以“Western”这个词来代表欧洲各国的文化传统,以欧洲各国的集体力量而非一国与中国相比较,这是第一次的中西方不平等条约。

孟德斯鸠为了解决中国文化对欧洲威胁的难题,创造了以笼统的精神取代事实和逻辑的诡辩。此后,Johann Winckelmann声称美术风格是反映民族精神,西方的精神是理性与自由的,东方则是非理性和专制的。之后,黑格尔、Herder以及一大批20世纪的历史学家都继续使用这个诡辩“证明”只有西方人才有“个人主义”或“理性”的精神,可以说是第二次的不平等条约。

按照普通逻辑,原来应该叫做“国际性”或“欧亚风格”的艺术被称之为“现代艺术”,而“现代的”东西的资源不应是过去的,所以现代艺术必定是纯粹的西方艺术。五四知识分子统统接受了这个诡辩,可以说这是第三次的不平等条约。

包华石教授提出,所谓“现代艺术”并不是纯粹“西方”的东西,中国现代艺术也不是纯粹“东方”的东西。不平等条约的来源就是原始社会以异族为卑贱的道理的后果,现在亚洲学者再也不必接受以血统为主的双重标准。核心的挑战是要客观,要用平均的标准阐释各种文化传统。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

在包华石教授从历史和宏观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与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从微观的角度讨论中国美学的基础概念及绘画的类型。他从“什么是中国(Chinese/Chineseness)”、“什么是美学(Aesthetics)”入手,探讨了不同美学家对中国美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例如,叶朗将“意象”作为中国美学的基本概念,稻田龟男则侧重于“动源”(dynamism),而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在《The Great Image Has No Form》中提出以“之间”(betweenness)来理解中国艺术。彭锋教授从“之间”、“双重性”、“写意”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美学是如何落实到作品上,并将绘画分为幻觉画、照相写实、再现性绘画、抽象画和表现性绘画五类。

清华大学教授、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东

清华大学教授、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东从“‘Art’在西方的语义漂浮”、“在古代中国没有‘艺术’”、“近代日本的搭桥与移植”、“表面‘对等’背后的压抑”、“艺术作为‘协商’的可能性”五个方面,解释了作为东西协商的“艺术概念”。

刘东教授谈到,“Art”的概念在历史上不断演变,例如罗马时代“Art”表示“技艺”,而十九世纪则仅表示“视觉艺术”。由于各个文明长期以来相对独立的发展,西方“Art”这个概念翻译成中文时并不完全对应中国古代所存在的“艺术”,“艺术”在古代文本中不过指方法技术。然而,虽然并不冠以“艺术”二字,中国古代确实存在可以用“Art”一词的现代意义来指谓的人类活动领域。“Art”和“艺术”两个词汇建立了某种虚假的对等关系,使得中文摹本不断调整相应的事物次序,来适应西方的原本。西方通过“艺术”这个入口,对中国进行步步压抑。因此,眼下偶然被用中文“艺术”二字来命名的东西,实不过是这样一种曾经普遍存在于各文明共同体,而眼下又能被相对独立辨识出来的人类活动领域,它要求在体验和开掘感性心理的基础上,去重构一个匠心独运的可感形象,从而以其独一无二的具体性,去丰富、改造甚至创化一个前所未知的意义世界。只有在这种灵动的定义之下,才能获得一个就具体艺术内容进行文明协商的基础,而艺术也才可以打破西方当下的话语垄断,从而在文明的对话中敞开未来。

东方艺术研究与推广在国际当代语境下的挑战与实操经验分享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艺术史论与批评教授、视觉艺术系副主任、博士研究部主任沈揆一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艺术史论与批评教授、视觉艺术系副主任、博士研究部主任沈揆一讲述了亚洲艺术,特别是中国艺术在美国学界发展的过程,以及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和趋势。他介绍了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从本杰明•罗兰(Benjamin Rowland)、路德维希·巴赫霍夫(Ludwig Bachhofer)到罗樾(Max Loehr)、索伯(Alexander Coburn Soper)、席克曼(Laurence Sickman),到高居翰、方闻、班宗华、李雪曼、苏利文、雷德侯、包华石、柯律格、文以诚、巫鸿、谢伯轲、韩文彬、何慕文、安雅兰等对中国艺术研究的方向和相关著作。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学者对中国艺术研究的方向更为多样化,并从古代艺术走向现代艺术。

亚洲艺术协会主席史钰丽

亚洲艺术协会主席史钰丽(Julie Segraves)阐释了美国评价当代中国艺术的三大障碍。第一、西方艺术专家和评论家继续定义中国前卫、实验、全球或转型艺术的实践都受到西方的启发或起源,而不是探索中国丰富的艺术史来理解和欣赏它对当代中国艺术及其实践者的影响。第二、美国博物馆收藏和展出的当代中国艺术品数量远远落后于欧洲和亚洲的同行。第三、中国艺术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境:在创作艺术时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当代但仍然是中国的作品。史钰丽认为,在二战后,世界的经济、军事和艺术中心由美国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分散,这有利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同时,越来越多同时精通中国以及西方艺术史的学者、策展人将从“双焦镜头”(bifocal lens)看待中国当代艺术,进而促进其发展。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概述了收藏中国艺术的主要美国博物馆,回顾了博物馆中亚洲艺术品的捐赠历史,以及在美国博物馆界对中国艺术收藏和建构作出贡献的学者。他同时讨论了中国艺术特展在美国的历史,并可以将其分为通览式、断代通览式和断代地域式。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行政总监孟淑娟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行政总监孟淑娟分享了她在亚洲协会香港中心7年工作中有关推广亚洲艺术的经验。她从观众的拓展、联系各界、善用资产(会址)、发挥优势、本地人才,全球回响五个方面,探讨了艺术中心的经营之道。

多维度的东方美学现代性与当代性——国际机构的收藏选择

在这个单元,三位来自不同国家艺术博物馆的馆长从所在机构出发,介绍了亚洲艺术在美国、法国和香港艺术界的发展。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兼中国艺术总策展人汪涛

汪涛博士介绍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泰祥洲水墨作品《天象一号》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兼中国艺术总策展人汪涛以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收藏为例,探讨了在全球化语境下,东方艺术在以西方话语为主导的艺术博物馆中是如何展开的,以及亚洲当代艺术收藏的状况和决策因素。他谈到,在理论上,将东方艺术的术语在西方语境中进行恰当的置换是十分重要的。操作层面上,策展人、赞助人、馆长三方是推进艺术收藏的关键。他相信,在将来,亚洲艺术在西方艺术博物馆的收藏状况会有改变。

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易凯

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易凯介绍了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亚洲艺术在法国艺术界的出现、扩张、以及催生出许多专注东方艺术的新博物馆。此外,长期专注于西方艺术的美术博物馆和装饰艺术博物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纷纷将亚洲艺术纳入了它们的收藏之列。这一开创性时期之后,亚洲艺术和西方艺术的角色和关系一直在变动,亚洲艺术品收藏和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新的挑战。

香港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罗诺德

香港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罗诺德聚焦于香港地区艺术界的发展,他谈到,在20世纪下半叶,一部分来自广东等地的艺术家继续实践传统艺术形式,而其他艺术家则受到西方的影响,将抽象艺术和新水墨画推向国际大都会的艺术鉴赏家和赞助人。香港大学博物馆已成为艺术展览、收藏、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和“社圈中心”,其本身就是一种传统,将当代艺术捐赠、展览和出版物发扬光大。

基于国际沟通的策展实践与多元化视角

在这一主题演讲中,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管项笠苹分别通过讲述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Re—睿”和历届上海双年展的策展实践,分享了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的策展理念。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吴洪亮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吴洪亮回顾了他以东方文化为策展主题的历程。他谈到,在策划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Re—睿”过程中,借由“Re”有“回、向后”之意,表达面对今天的问题,或许回眺才能获得由“Re”及“睿”的洞察及启发,最远的远去是回来。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管项笠苹认为,策展是一种框架,一种将艺术作品表述为某种连贯关系的叙事。她通过分析1996年到2018年的上海双年展,以及她策划或组织的相关展览案例,阐释了不同类型的展览具有不同的框架作用,例如双年展是作为事件的展览,专题展对应专题理论、个展则是艺术风格探索。而作为框架的展览首先应是作为创作的策展,有问题意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和筛选、考虑呈现方式等等。

曼彻斯特大学中国艺术史学术研究主席韩小红

曼彻斯特大学中国艺术史学术研究主席韩小红则从数字领域出发,通过探讨苗颖(1985年)、叶甫纳(1986年)和刘昕(1991年)等人的新媒体系列艺术作品,分析了当代艺术中新媒体与“反美学”和“网络丑陋”的崛起。她认为,中国网络文化具有本土社会文化特色,并不是对西方的模仿。

国际亚洲美术馆馆长峰会暨《开放的东方》国际研讨会构建了一个学术和思想碰撞的平台,它并没有给出一个结论,而是在探讨东方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东方美学”在全球艺术界的关注度,探索东方艺术更多的可能性。

圆桌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