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博物馆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艺术家、科学家、学者、高校师生、媒体人士等数百位嘉宾齐聚一堂,现场座无虚席。
本届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和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承办,深度合作媒体凤凰网独家报道。围绕“AS-Helix: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这一命题,本届研讨会在2号至3号共举办了4场论坛,从人类认知、生产方式变革、未来教育、艺术范式、设计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展开多元对话和思考,探讨艺术与科学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度融合、创新协同,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永续发展。本届研讨会还召开了2019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评审会,诞生了9件获奖作品,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作为主持人,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他说,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和艺术大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发起,今年走过第五届,也是向各个领域的大师致敬。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这是本届研讨会的核心议题之一。来自海内外不同领域的专家们在上下午的两场论坛上,就这一问题畅所欲言,共同勾勒未来蓝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晓波带来第一个主旨演讲——“艺术与科学融合赋能未来创新”。他表示,当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的观念不断涌现,艺术虽然更加多元,但似乎失去了原来共有的范式——对美的追求、对本体内力的坚守。在探索新方向的过程中,人文价值尤为重要,艺术与设计,就是以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驱动创新。
美国鲍登学院艺术博物馆联合馆长,大学艺术协会荣誉主席,大学艺术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主席Anne Collins Goodyear,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合作探索,及科技和艺术的互动历程。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通过呈现人工智能对对联、作诗、绘画、作曲等生动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阶段性成果,与计算机介入文学艺术的广阔天地。
汉森机器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创意官David Hanson通过演示和机器人Sofia的语言互动,介绍了机器人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并指出人工智能人性化的重要意义。
全球设计咨询公司普睿谷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Paul Priestman在“设计在打造可持续未来中的作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设计成果能够解决诸如污染、人口老龄化、交通拥堵等地球上面临的问题,让观众感受到设计的魅力。
HG全球当代艺术机构创始人Philippe Hoerle-Guggenheim谈到了当下一个很热的话题——“区块链”。他指出,区块链技术会提高收藏家的安全性,使收藏家获得某一个重大艺术作品的部分所有权。
下午的第二场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在主旨演讲“艺术、科学和健康工程的解答”中,用生动的案例阐明了设计在情志调理和康复方面的作用。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则重点介绍了计算智能在拓展艺术世界方面的重要角色。他提出,计算可以拓展时空变化、可以虚实结合、可以跨界创新。
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教授、BEYOND艺术节创始人Gerhard Ludger Pfanz在主题演讲“人工与人工智能”中探讨了人工智能的特点、局限性和应用。在他看来,AI更像缪斯,它提供多种选择,是人类产生灵感的工具。
皇家艺术学院副校长兼教务长、英格兰研究学会理事Naren Barfield通过回溯历史与实际案例分析,为观众呈现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设计与科技的融合协同解决社会性问题的方式。
东京大学大学院名誉教授、CG艺术家河口洋一郎在主旨演讲“宇宙、生命体与智能”中通过案例展示了自然、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他认为,艺术不应该停止,而应该通过进化、遗传,将来变得越来越强大。
主旨演讲环节结束后,嘉宾们参观了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他们认真地阅读作品说明,听取参展中外艺术家介绍,提出问题,并仔细地记录作品情况。120多件作品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近200位艺术家打造而成,向大众传递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的理念,精彩绝伦,让人目不暇接。
如何更好地实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3号上午研讨会第三场论坛中,主持人赵超为观众详细解读了此次活动的主题。他说,本次活动的主题是AS-Helix,A代表艺术的英文首字母大写,S代表科学的英文首字母大写,Helix是艺术和科学的双螺旋结构,这样一个主题寓意艺术和科学深度融合,创新协同螺旋式发展。
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这一议题,中外来宾各抒己见,用艺术畅想,进行思维的碰撞。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黄卫东从科学和艺术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逻辑出发,探讨科学和艺术的底层逻辑与哲学艺术,展现了科学与美术的互动。
比利时鲁汶大学LUCA艺术学院艺术家和研究员、V2_动能媒体实验室负责人Boris Debackere通过展示他的实验室项目的最新进展,探讨了人类在与AI合作过程中如何创造新的价值这一重要问题。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
研讨会第四场论坛
罗格斯大学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罗格斯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Ahmed Elgammal在主旨演讲“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中,介绍了机器学习对于艺术风格分类的方法论,揭示了人工智能创作未来新的作品技术的底层逻辑。
格拉斯哥美术学院虚拟仿真学院院长Paul Chapman通过展示大量精彩案例,带领观众一同探索VR技术在医学、装备制造业等诸多产业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世界著名电影与舞台美术指导、视觉艺术家以及服装设计师、第73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获得者叶锦添在主旨演讲“虚空中的记忆体”中提出了“精神DNA”,并探讨了机器学习的边界。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设计媒体艺术系教授、加利福尼亚纳米系统研究所艺术科学中心主任Victoria Vesna在主题演讲“我们是外星的尘埃既伟大又渺小的AI和生命体”中,通过金字塔、碳分子结构等案例,展示了科学家和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和跨学科的融合创新。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伦理与技术学教授,斯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总编辑Marcel Jeroen van den Hoven从设计和技术伦理的角度探讨了未来设计的价值。他指出,AI要进行负责任的创新,承担道德上的责任。
林茨艺术设计大学教授Christa Sommerer在主旨演讲“艺术的相互作用——创造全新的交互场景”中,通过自动化创作和开放创作的案例,呈现了智能生命和人工智能创造互动性艺术作品的多种可能。
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媒体艺术家、Refik Anadol工作室创始人、2019洛伦佐终身成就奖获得者Refik Anadol。他的主旨演讲“机器视角中的空间:用数据和人工智能创造艺术”探讨了数据作为创作的重要元素,与空间体验的紧密联合。
研讨会最后,赵超表示,人工智能这样的新技术,应该给人类带来可持续的、更加美好的梦想,这也是在座的来宾、专家和在场的各位同学们,未来要共同努力方向。研讨会在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中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