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谁说色盲不能当艺术家?

谁说色盲不能当艺术家?

时间: 2020-07-13 14:28:52 | 来源: 亚博备用网址

相信很多人在初中《生物》课本彩图中,对这张色彩斑斓的图片印象深刻:

有的人一眼就认出了图片上的内容,而有的人则一脸问号:这是啥?

这个不是芝麻烧饼,也不是饼干之类的,在大部分人眼中这就是再清晰不过的数字“9”。

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了,这都是色盲和色弱在作祟。很多人在体检的时候一般也会经历这一环节。

而关于色盲的成因和原理,相信很多人也都早已清楚这属于一种遗传病,首先来看一则简短的小故事:

18世纪著名英国物理学道尔顿圣诞节前夕给母亲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作为礼物,但是母亲在收到礼物后问道尔顿:“我这么大年纪了你为啥给我整这一双樱桃红的?你咋想地?”道尔顿说:“您瞅清楚了这是棕灰色(shaǐ)的。”然后他拎着这双袜子四处向他人求证,结果除了他和他的哥哥,所有人都说这双袜子是樱桃红色的。

之后道尔顿正视了这一现象并加以研究,写了一篇论文——《论色盲》。于是色盲症就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被物理学家确认的遗传病,人们为了纪念他,英语中红色盲症又被称为道尔顿症。(道尔顿:谁干的?)。

道尔顿先生

实际上这则小故事有不少人质疑它的真实性,而比道尔顿更早发现色觉异常现象的其实还大有人在,比如那位被苹果(不是手机)砸过脑袋的——牛顿。

牛顿发现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后,公开展示并让许多人来参观,其中就有人表示无法像多数人一样分辩出6种以上的色彩。牛顿将这一重大发现写成论文,于1672年发表在人类第一份科学期刊《自然科学会报》上,在本文中牛顿提到了上述细节,可能算是科学界第一次出现着色觉异常的记载。

这就是牛顿写的那篇世界著名的论文

实际上,色盲这一症状伴随了整个哺乳动物的发展史,浩浩荡荡延续几千万年,至今整个哺乳动物家族仍然几乎全是红绿不分的色盲。而人类很幸运也很特殊,由于进化过程中的变异拥有了高级的三色视觉系统。但实际上人类的三色视觉并不能比较全面的覆盖整个可见光谱,和鸟类、鱼类、爬行类等动物的眼睛相比,某种程度上人类依旧还是个色盲!

人类与皮皮虾的色觉对比,人类要落后很多...

那么在色盲人群中,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以下图片做了非常形象的对比演示:

红色盲眼中的鲜花

绿色盲眼中的鲜花

蓝色盲眼中的鲜花

全色盲(achromatopsia)眼中的街道

既然有的颜色看不到,那么色盲人群可能就无法从事一些对视觉系统要求较高的工作吧?比如交通、化学、勘测、飞行员等等... ...

那么,艺术家呢?

换句话说,艺术家的门槛对色盲有要求吗?

如果提出这个问题,某位艺术圈宗师级人物会第一个掀棺材板跳出来不答应。

梵高老师:“刚才那个问题谁问的?”

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梵高极有可能患有红色盲。视觉专家Kazunori Asad研发了一个名为“色视觉模拟器”的APP,它可以模拟出特定类型的色盲患者所看到的景象,从而推测梵高可能患有的红色盲。“在这个应用程序下,梵高画作色彩的不协调和粗糙的线条都悄然消失。” Kazunori Asad在Blog中写道,“每张作品的线条和色调都变得异常细腻,这真是奇妙的体验。”

但是这毕竟只是科学研究得出的推测,具体是否真的如此已经无法考证。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当今几位“确诊”的色盲艺术家吧!看看人家的作品与成就,谁说色盲不能当艺术家?

艺术家尼尔.哈比森(Neil Harbisson)

全色盲艺术家,全球首位赛伯格

Neil Harbisson

Neil Harbisson,1982年出生于英国,在西班牙长大。Neil Harbisson出生时就患有完全色盲,他的世界没有色彩,只有黑白两色。

上帝为Neil Harbisson关闭了一扇门,机器视觉为他打开另一扇窗。

在 2003 年的时候,Neil Harbisson开发了一个帮助自己 “看到” 颜色的设备,称其为 eyeborg。这个设备包括一个能够把颜色转换为特殊声音的摄像头,以及声音接收设备。一开始的时候,声音接收设备在身体之外,通过头骨传声到耳朵。现在他已经把接收设备植入到头骨之中,让它能接收更加细微的信号,将震动直接传到耳朵之中。另外,通过 Wi-Fi 和蓝牙的连接,图片可以直接传递给他,无需通过摄像头。

自此,Neil Harbisson彻底改变了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他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色彩。与此同时,除了艺术家之外他又多了一个身份:一位赛博格(Cyborg,半机械人)。

“我一直听颜色,已经有 8 年了,因此,对于随时听到颜色这件事,我已经完全习以为常了。一开始的时候,我需要记住颜色的名字,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所有这些信息就成为一种知觉了。我不需要再去思考自己做的笔记了。” Neil Harbisso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自从我听到颜色以来,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为颜色无处不在。举例来说,最大的变化是去艺术画廊,我能够听听毕加索。这就像是去了音乐会大厅,因为我能够听到这些画作。”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Neil Harbisson在eyeborg的帮助下创作的作品:

另外有趣的是,Neil Harbisson认为eyeborg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在朋友和支持者的帮助下,Neil Harbisson终于通过了英国护照局的官方许可,允许他在护照首页照片中佩戴这套设备。

Neil Harbisson在某次演讲中自曝护照首页照片

朱莉安•奥培(Julian Opie)

“我和老师都是色盲~”

Julian Opie

在很多国际顶级艺术博览会上,经常能在会场看到这样一群行走的人:

他的公共艺术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不用多介绍,他就是英国当代艺术圈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朱莉安•奥培(Julian Opie)。

“如果你示意一种颜色,我无法叫出它的名字,但我能清楚地分辨它和其他颜色的差别,哪怕很微小。我对颜色的明暗变化非常敏锐。”

Julian Opie 1958年生于伦敦,他从不将色盲视为天生的“缺陷”,相反,色盲使他更能平静的观察,捕捉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元素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点滴。

他用最原始的线条和平坦均匀的色块传达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展示包罗万象的构造与姿态。

在接受采访时,Julian Opie表示自己成为迈克尔•克雷格•马丁的学生和助手,原因之一就是两人都是色盲。“这一共同点让我们的关系更紧密。”

我们来欣赏一下Julian Opie创作的作品:

奥培2000年为英国乐队Blur设计的专辑封面,作品被藏于伦敦国立肖像馆

丹尼尔•阿尔轩 (Daniel Arsham)

鬼才艺术家玩转黑白灰,无数潮流大佬哭求合作

Daniel Arsham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1980年出生在迈阿密。高中开始对摄影与建筑感兴趣,之后横跨美国大陆远赴东岸纽约念书,2002 年毕业于艺术学院里的“哈佛”Cooper Union。

他的雕塑作品绝大多数是白色、灰色,擅长在作品中玩转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Daniel Arsham天生色弱,虽然并非全色盲,但大部分常人能分辨的颜色在他的眼中仍都呈现相近的色调。

最初Daniel Arsham会隐瞒自己的色弱身份,但之后Daniel Arsham在创作中逐渐意识到,色弱是上天给予自己的天赋,让自己成为最想成为的艺术家,创作出自己最想创造的作品。

Daniel Arsham 在艺术领域涉猎及其广泛,跨越了艺术、建筑、表演之间的界限。他擅长利用空间完成作品,从平面到3D、再到4D,各种层次的空间都有尝试,将建筑、人、空间全部联合,其挑战了人们的空间视角和感知。

同时,Daniel Arsham也会尝试使用多种材质,比如在他著名的《未来遗物》(Future Relic)作品中,他使用火山灰、水晶、石英、炭灰、黑曜石等地质材料,已经生产了近3000件21世纪的“未来遗物”,他先做了一批科技产品和文化生活物品。

Daniel Arsham作品的鲜明个性很快吸引了众多潮流大佬们的目光,纷纷找上门请求合作。

如此看来,视觉障碍并不是成为艺术家的一道阻碍屏障。

相对于辨识颜色的能力,对艺术的理解与表现才是区分艺术家高低的评判标准。

另外插句题外话——以目前的科技发展,市面上早已出现一些量产型的色盲、色弱眼睛,帮助色盲色弱患者看到以前根本无法体会到的色彩。很多人戴上眼镜后看到绚丽美好的世界后,几乎都是同样的表现:热泪盈眶。这样的视频有很多,大家可以网上搜索看。

在文章的最后为大家献上一组图片,大家可以测试一下:如果是眼睛正常的人看到的会是奔跑中的动物,而患有色盲或是色弱的人看上去则是一幅静止的图,因为这种图基本上都是由很多色彩点而组成的,而恰好这些颜色都是色盲色弱很难看到的。(作者:兰红超,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说色盲不能当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