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胥建国以新书探索《中国彩塑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胥建国以新书探索《中国彩塑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时间: 2020-11-22 23:20:52 | 来源: 亚博备用网址

活动现场嘉宾合影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胥建国中国传统雕塑教学研讨暨《中国彩塑艺术》新书发布会”,于2020年11月15号上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举办。

《中国彩塑艺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次新版《中国彩塑艺术》是在原教材基础上进行的新的撰写,是一部集史论与创作实践、学院教学于一体的理论专著。

胥建国的学术专著《中国彩塑艺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勇发来了视频致辞

在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李勇先生发来了视频致辞,他首先代表清华大学出版社向胥建国中国传统雕塑教学研讨会的召开曁《中国彩塑艺术》新书发行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各位专家领导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随后他介绍了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出版社一直秉承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宗旨,努力出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的工作。他讲到:“彩塑艺术根植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形成具有独特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趣的中华传统艺术门类,为雕塑艺术注入中国元素、中国风格。胥建国教授结合教学与创作实践,对中国彩塑艺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提炼,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顾问、彩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张锠教授发来视频贺辞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顾问、彩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张锠教授视频贺辞中说道:“祝贺胥建国老师专注的《中国彩塑艺术》出版发行,《中国彩塑艺术》一书全面系统的对彩塑艺术概念、彩塑艺术历史、彩塑艺术观念、彩塑艺术表现、彩塑艺术实践以及彩塑艺术教学方法等多层面进行了理论的梳理。另外,《中国彩塑艺术》一书,更着重于理论学习和艺术创作训练的两个方面进行详尽的解读,成为高等艺术院校雕塑专业教学规范教材,在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实践中给予专业性的理论指导,使富有生命活力和永恒价值的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审美观照中关注生活,培养并创作出无愧时代的当代彩塑艺术人才,和具有时代精神的彩塑艺术作品。”

雕塑理论家、雕塑家胥建国发言(左)清华大学出版社文化与传播事业部主任纪海虹主持发布会暨研讨会(右)

在发布会上,雕塑理论家、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胥建国首先对到场的嘉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致以感谢,他说道:“清华大学出版社能专门为本书做这样一场学术研讨曁发布会,作为作者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想这不仅是为对正在传承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家与学者们提供的一次很好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更是对中国彩塑艺术推动和发展做出的重大支持。”

本次发布会暨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文化与传播事业部主任纪海虹主持,作为本书的责编,她说道: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既有时间上的纵深感,从原始社会时期的雕塑艺术的起源,包括书画的起源开始谈起,研究了彩塑艺术最早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还有从空间上的拓展,谈到了传统彩塑的艺术产生的时候,同时期中亚与西方的雕塑发展。中国的彩塑艺术立足本土,又吸纳了同时期一些外来文化元素,如佛教艺术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这本书的资料梳理、增改工作,作者非常辛苦;编辑修改过程中又经过字斟句酌,反复核查,累是有的,但的确很快乐。彩塑艺术植根于中国,又不断吸收很多相关的艺术元素,并且依然在新的时代里能不断地发扬创新,其作品的创作思路、审美理念、审美意趣等都在发展,必将在助力形成中国学派方面发挥作用。”

胥建国指导《中国彩塑艺术》课程创作实践

该书集胥建国先生30年学习研究成果、20年教学创作实践和15年的理论探索,对彩塑的概念、产生、发展、文化内涵、艺术表现、工艺制作、当今学院教学等均做出了精辟全面的论述,尤其是对多位著名彩塑艺术家作品进行的分期、风格的论述等具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青年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肖靖就胥建国的中国传统彩塑教学做了主题汇报

在发布会上青年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肖靖就胥建国的中国传统彩塑教学做了专题汇报。他谈到:“胥先生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本科教学方面坚持开设《中国传统雕塑》和《中国彩塑艺术》这两门课程。在胥先生的推动下,学院的‘中国传统雕塑’教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研究、创作体系,赋予了‘中国传统雕塑’新的时代精神。胥建国先生将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继承发扬,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发展做出了重要努力和贡献。三十多年来,胥先生作为中西雕塑比较研究的开拓者、中国彩塑艺术理论奠基人,他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实践必然对未来中国雕塑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中国雕塑教育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和推动者,‘置根传统’与‘塑造当代’将是未来中国雕塑发展持续不断的研究课题,先生的教育教学经验值得持续关注和广泛借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青年学者孟媛进行主题汇报

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青年学者孟媛参与了本书的撰写过程,她在主题汇报中从三个阶段详细讲述了胥先生撰写本书的过程。从2019年3月—2020年8月底,胥先生的《中国彩塑艺术》经过17个月夜以继日的书写,胥先生总共完成了27万字,新增图片537幅,对教材版的原著文图进行了诸多的调整和补充。“胥老师在写作中从始至终都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并且秉持着严肃与严谨的治学理念。包括胥老师在内的一批艺术家、学者与教育工作者,肩负起了历史的责任与时代的使命,在自己的创作、教学以及艺术研究里,推动着包括彩塑艺术在内的中国传统雕塑的传承与发展。”

研讨会现场

发布会当天还举行了专题研讨会,有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中国传统雕塑教学及中国彩塑艺术展开研讨与交流。

美术史论家、《中国雕塑》执行主编宋伟光在研讨会发言

美术史论家、《中国雕塑》执行主编宋伟光在研讨会上说道:“这本书与几年前出版的胥建国的《中国彩塑艺术》教科书,结构上发生变化。新出版的这本《中国彩塑艺术》信息量、章节关系、学术判断,与上一本不太一样。上一本基本是就一个叙述、一个有关彩塑艺术的历史沿革、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具有指导性的教科书。而新出版《中国彩塑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集中于对艺术之间的关系、理论性认识之研究。《中国彩塑艺术》把彩塑放到一种社会、人文背景当中去考察,而不是就彩塑而谈彩塑,就技术而谈技术。所以,这是一种由形而上落实到形而下,然后又从形而下反馈到形而上的逻辑系统;是一个有细节、有学术判断、有体系的学术著作。胥建国教授的新版《中国彩塑艺术》,是个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见地新卓的学术专著。他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采用文献与实物对照的方法,因而,使得此书的纵横坐标建构得很有节点关系,颇富判断。”

公共艺术家、美术与设计理论家、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教育部美术学教指委委员赵云川发言

公共艺术家、美术与设计理论家、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教育部美术学教指委委员赵云川在研讨会发言中说道:“通过对胥建国老师中国传统雕塑教学的了解和《中国彩塑艺术》一书的学习,觉得他做了一件很了不起事。因为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雕塑比较体系化、比较深入的研究偏少,人们的兴趣点更多还是在现代与时尚联系比较紧的方面,所以能沉下心来研究传统文化的人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胥教授的这个研究,在教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从教学上看,他的这个体系一层一层往里推,没有停留在传统,而是能够和现代有一种联系,作品里体现出来的传统东西、内在的东西都能看出来,能够感觉到这么一路探索过来是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这是非常有价值。从《中国彩塑艺术》这本书来看,胥教授著书立传系统地研究了它的造型观以及审美和表现等,他论述的都比较系统,从学术高度做出了陈述,给我们雕塑怎么发展带来一种可资借鉴可资提升的东西。书里面包含的容量非常广,图像文字相互并证,举证充分,显示出了胥教授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思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洪兴宇发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洪兴宇与胥建国同出身于老工艺美院,他在发言中指出:“胥建国的治学非常严谨,从本科到研究生、博士生,一步一个脚印,在那个时候他就设定好了对学术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很值得学习的。从他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工艺美院老先生的治学态度,对中国传统的认知、对历史的尊重,可以说这是我们的根和传统。在200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以后学院有了许多改变。我们工艺美术系分为四部分:纤维艺术、玻璃艺术、金工艺术、漆艺术,我感觉像是工艺美院的微缩景观。我也非常荣幸,都是工艺美院的老人,他们有情节、有担当,很多老先生也很儒雅。我感受到我们工艺美院的路径,刚刚胥老师的两位年轻研究生孟媛和肖靖的发言,我从中看到了工艺美院的痕迹,传承、继续和发展。虽然工艺美院没有了,但精神依存,特别是并入清华以后,人文气息更加强烈,由原来的一个专科学院变成了一个综合类大学,清华大学有很多好的东西我们都吸收了,使我们得以不断前进,不断地发扬光大。”

陶瓷艺术家、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章星

陶瓷艺术家、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章星谈到:“胥建国先生的为人和治学,在现在的艺术圈里是比较少见的。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要做的事情和自己需承担的责任。文人和学者著书,给中国文化长河留下的文本是十分有价值的,所以今天看到建国老师出的《中国彩塑艺术》觉得焕然一新。他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几十年的持续推进,我觉得很有示范效应。有一句话说“你对历史的认识有多深,你在未来的创造上就能走多远。”建国老师把原来的教科书提升为学术专著,又用学术理论反过来指导教学,可以说他也是向未来清华美院或者我们这代人在教学岗位上树立了一个榜样。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在传统文化、雕塑艺术里面是具有高度的。”

环境艺术设计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 、博士生导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常务理事李朝阳发言

环境艺术设计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 、博士生导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常务理事李朝阳在研讨会发言中认为:“胥建国老师治学严谨,研究生时就出了一本理论著作《走向新雕塑》,前段时间建国老师又出了本诗集,今天看到新书《中国彩塑艺术》出版我挺有触动,看得出在现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下,他能静下心来,这非常可贵,尤其在今天这个背景下,这本书的价值是最能突显出来,特别是以现在注重西方的、现代的专著偏多一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能做这么深入系统梳理的人很少。建国老师不是仅仅停留在资料罗列的层面,还提出很多独到的观点,这是需要花大量精力才能形成的理论框架,是非常不容易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博士生导师、陶瓷艺术家、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日用陶瓷设计委员会副主任邱耿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博士生导师、陶瓷艺术家、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日用陶瓷设计委员会副主任邱耿钰说道:“我觉得中国雕塑史其实就是一部彩塑史。中国传统雕塑到了宋元以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衰落的趋势,虽说明代也有不少很好的雕塑,但是相比汉唐时期要少的多,到了清代和近现代,在中国的雕塑衰落的时候,随着西方的雕塑艺术传入我国,自成体系的西方雕塑对中国的雕塑创作和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西方雕塑的往往就成了我们评判中国传统雕塑的参照和标准。当我们有意无意地用这种标准看待传统雕塑时,就很容易产生认识上扭曲和误判。西方雕塑的这种标准不仅会影响雕塑创作的实践,也影响了我们的雕塑教学。所以我们很需要有人来对中国传统雕塑做一个系统的研究和梳理,胥建国老师就是做了这样一件特别重要的工作。他对中国传统雕塑做了非常系统、全面、深入的梳理,这对于今后的雕塑实践和教学都很有启示意义。”

纺织艺术家、设计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书记兼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会理事张宝华在研讨会发言

 纺织艺术家、设计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书记兼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会理事张宝华在研讨会发言中说道:“从教学来说,我认为要根植于传统,注重于当代。这不仅是胥老师在彩塑教学上的一个方向,对于今后我们的人才培养也都是一个很好的命题,会不断的研究下去。通过胥老师指导学生的一些创作,我们也能够看到传统在以新的角度、新的形式在往前走。如果说希望的话,就是希望胥老师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雕塑人才,对雕塑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家学会常务理事陈辉发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副系主任陈辉教授在研讨会发言中谈到:胥老师是我们雕塑界著书比较多的一位老师。每本书都体现出胥老师每一段时间的追求,他的追求可以概括为‘坚守、创新’。清华雕塑系的中国传统雕塑和彩塑教学是胥老师二十多年一直坚守的课程。他一直强调传统彩塑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是因为胥老师的坚持,彩塑课现在成为了清华大学校级的特色课程。胥老师教学的创新体现在坚持彩塑传统的同时,还注重传统艺术当代的转化,培养了许多在这方面优秀学生,推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并使清华美院中国传统雕塑的教学与课程发展越来越完善。可以说胥老师的研究影响了清华美院对传统雕塑的重新认识,并使我们的传统雕塑课程越来越丰富,也逐渐走入了正轨。胥老师的新书不单是对中国传统彩塑的一个总结,更是对我们中国的传统雕塑教学、对我们清华大学雕塑教学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在京委员颁发聘任证书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伟说道:“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时期的张景祜先生到后继的张錩教授,再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时期的胥建国教授,天津‘泥人张’完成了从区域民间艺术到学院雕塑艺术的演进,也由家族经验式的创作实践,逐步形成重视理论研究的传统,进而实现对整个中国彩塑艺术宏观而系统的把握——胥建国教授的《中国彩塑艺术》一书正是对中国彩塑艺术全面而深入研究后所形成的重要学术成果。胥建国教授的《中国彩塑艺术》从文化属性、历史源流、创作方法与教学实践等角度对彩塑艺术展开探讨,既重视历史文脉,兼顾中西比对,又能坚持与时代同步,在历史责任与文化自觉中构建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彩塑艺术理论体系,对于中国彩塑艺术今后的学术研究、继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年美术理论家、人民美术出版社期刊采编中心副主任范雨萌则认为:“胥老师的新著我想可以用‘传道’‘授业’‘解惑’三个词来概括。授业’是这本书依旧保留了有关彩塑制作概念的内容,对传承古法和创作实践有一定的指导,并且将当下具体的教学实践融合其中,是对理论研究的具体应用。‘解惑’是书中开创性地介绍了彩塑与中国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背景、审美变迁、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将以往专项的、个体的学科门类研究,放入多学科并举的美育视野研究中,为当下研究艺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从更宏观的层面让读者了解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样貌和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共生和发展。”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艺术学博士黄文智提到:“胥建国老师从事彩塑教学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中国古代雕塑、尤其是对彩塑的成型工艺和造型理念有独到的见解,加之他还兼授西方雕塑史课程,从事抽象风格的公共艺术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在治学和创作上做到了融贯中西,又坚守东方审美意蕴,因此这本倾注了他大量心血的著作,特别值得广大雕塑艺术从业者和学习者期待,我相信也会因此收获良多。一直以来,中国古代雕塑在理论建设方面尤为欠缺,这和丰富的中国画论形成鲜明反差。因此,当前专业教学与美术史建设,迫切需要有高度、有深度的雕塑理论和雕塑史教材,胥老师的书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创作指导作用。”

青年雕塑家、故宫博物院馆员黄齐成则指出:“中国的彩塑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产物。纵观中国雕塑的发展史,彩塑艺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诸如:远古的彩陶、秦始皇兵马俑、宗教造像、民间泥玩等,大多都有彩的描绘,由此我们可窥得彩塑艺术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由于雕塑自古被视为“皂隶之事”,难以像中国绘画一样受到文人的青睐,多为工匠们的所造,历来就鲜有理论著作流传于世,更不必说对雕塑中的彩塑艺术的理论研究了。由此可见,今天胥老师的《中国彩塑艺术》一书的出版难得可贵,将为我们提供一把打开中国彩塑艺术大门的钥匙。”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副系主任、雕塑家赵健磊做总结发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副系主任、雕塑家赵健磊在研讨会的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说道:“感谢今天上午诸位专家老师的发言,各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胥建国先生的传统雕塑教学和《中国彩塑艺术》一书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我也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胥建国先生的专著对中国彩塑艺术的发展产生可持续的推动力量,对于彩塑艺术如何融入当代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次研讨会也必将会对继续深入彩塑艺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老师的发言,也再次祝贺胥建国先生的《中国彩塑艺术》一书出版。”

《中国彩塑艺术》正是对中国传统彩塑艺术中的诸多问题做出了客观精辟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当代彩塑教学、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对弘扬民族艺术,促进当代雕塑艺术多元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长远影响。(图/黄齐成 文/孟孟)

胥建国以新书探索《中国彩塑艺术》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