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五月五,画里看端午

五月五,画里看端午

时间: 2021-06-14 10:56:16 | 来源: 

节令画是有关时令节气的画作,在立春、清明、夏至、端午、中秋等我国传统节气或节日期间,宫廷和民间都会悬挂与主题相呼应的节令画装饰环境,展现出浓烈的民俗气息。五月初五即为端午,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天中节、重午节、龙舟节等,表达端午节祥瑞题材的绘画,一般名为“午瑞图”、“端午图”、端午景图”等,画面多描绘富有吉祥寓意的时令瓜果蔬菜,如蜀葵、石榴、蒲草、茉莉花、栀子花、枇杷等。宋代已有类似画作出现,明清时期最多。

元 佚名 天中佳景轴 绢本设色 108.2×63.5cm

画题为“天中佳景”,此画应是端阳应景之作。瓶中插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枝梢系有精致香囊。盘中则摆设粽子、荔枝、石榴等。画幅上方,有四道道教灵符和一钟馗画像。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载了吴道子所绘钟馗像真迹,明宪宗朱宪宗的《岁朝佳兆图》是为春节驱鬼辟邪而作,明代以后,钟馗又“化身”为“五月石榴花之神”,兼司端午克制五毒之任。这幅画将端午时令蔬果与钟馗、灵符结合起来,悬挂此画意味着保佑人们的平安。

明 陆治 端阳佳景图 绢本设色 116.7×62.7cm

画中作者自跋:“葵榴花下自称殇。南极星辉满华堂。况是江南多胜事。朱明佳节正端阳。怀亲杜隐七十。包山陆治题赠。”此图以太湖石为中心,石前为蜀葵,石后为石榴花,山丹、灵芝置周围,花卉以没骨法绘之,用色艳而不俗,有自然优雅的韵味。

清 郎世宁 午瑞图 绢本设色 140cm×84cm

清代宫廷有逢节必画的传统,因此,清宫中有多幅“端午图”。以西画入法的郎世宁的《午瑞图》近似欧洲静物画。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

清 钱维城 天中瑞景轴 纸本设色 112.3×58.7cm

宫廷画家钱维城的《天中佳景》主要采用没骨法,蜀葵与百合花设色淡雅,石榴花以浓艳的的朱砂绘画,金丝桃以藤黄表现,叶背与叶面浓淡对比强烈,使画面形成丰富的层次感。

清 陈舒 天中佳卉图之一 纸本设色 115.8×46.1cm

本幅名“天中佳卉”,天中即端午节,画中所绘均为阴历五月时节花卉,如石榴、夹竹桃、萱草等,再配以奇石。画花卉或以没骨法体染而成;或先钩后填彩,然笔意疏简,饶有韵致。

清 陈舒天 中佳卉图之二 纸本设色 115.8×46.1cm

南宋 佚名 金明池争标图 绢本设色 28.5×28.6cm

龙舟图是最直接的描绘端午习俗的图景。“赛龙舟”、“划龙船”,是一种具有民俗性、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竞技运动。一般认为,起源于纪念屈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檝以拯之。”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早在宋代,便有无名氏的《金明争标图》。

元 吴廷晖 龙舟夺标轴 绢本浅设色 124.1×65.6cm

元代吴廷晖有《龙舟夺标图》绘三艘龙舟在河中竞渡,主龙船装饰华丽,舟中设有一亭,亭子内有许多女侍环侍着一名贵人,前后两舟则摇旗呐喊,锣鼓喧天,溪流两旁,林霏朦胧,侍卫仪仗游行于其间,场面十分宏大,气势雄伟。古时龙舟窄而长,又有龙头、龙尾和龙鳞等装饰,加上结五彩、张旗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场面极为壮观、有趣,常常引来众人围观与喝彩,也因此经久不衰。

元 王振鹏(传) 大龙舟图 绢本设色 26.5cm×25.5cm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歌谣几乎将端午习俗活动纳入其中。清代画家徐扬创作的了《端午故事图》册八开,生动活泼地再现了古人的端午习俗。

清 徐扬 端午故事图册之观竞渡 绢本设色 20.7cm×18.21cm

清 徐扬端午故事图册之裹角黍 绢本设色 20.7cm×18.21cm

题字:“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粽子就已经出现。当时,用菰叶包黍米成角状的,称“角黍”;用竹筒装米成筒状的,称“筒粽”。

清 徐扬端午故事图册之採药草 绢本设色 20.7cm×18.21cm

题字:“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据《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五月间,草药的茎叶正好成熟,药性也最好,时人多采草药以治病防病。由此,逐渐形成了端午节采药、施药的风俗。同时,人们用艾草、菖蒲、凤仙、白玉兰、桃叶等煮水洗澡,用以去除邪气。人们还饮用由莒蒲、雄黄、朱砂等泡制的药酒,用以辟邪解毒。

清 徐扬 端午故事图册之赐枭囊 绢本设色 20.7×18.21cm

题字:“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枭,即猫头鹰,古时也称“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枭鸟食母,破獍食父,均不孝之物也”的记载。枭羹,即用枭肉做成的羹汤。从汉代开始,人们就有五月做枭羹、送枭羹、吃枭羹的习俗。古时皇帝制作枭羮以赐臣下,意在警示臣子不要像枭那样不忠不孝,其中也包含了除绝邪恶的用意。

清 徐扬 端午故事图册之系采丝 绢本设色 20.7×18.21cm

题字:“以无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端午节的彩丝,是代表吉祥的物件,五色丝线又称为“长命缕”、“续命缕”、“无色缕”等。一般用青、黄、赤、白、黑五色编织而成,象征五行,并象征五色龙。汉·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使人健康长寿。由五彩线还发展出戴香囊的习俗,其作用也是祛病避邪。

清 徐扬 端午故事图册之悬艾人 绢本设色 20.7cm×18.21cm

题字:“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亦常用于针灸……能灸百病。”艾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有浓烈香味,可治病驱虫,五月正值其生长旺期,功效最好。悬艾人,即将艾草编成人形,悬挂在自家门口,一来用于驱赶蚊虫,二来用于避邪纳福。

今日端午节,你们的家乡还保留着这些习俗吗?

资料整理自:
朱万章《画中端午散记》
白宇《清代“午瑞图”流变》
中华珍宝馆
古人怎么过端午节?看看曹雪芹《红楼梦》和徐扬《端阳故事图册》 
五月五,画里看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