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数字文明与艺术传播范式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办

“数字文明与艺术传播范式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办

时间: 2021-12-24 10:13:18 | 来源: 亚博备用网址

2021年12月18日,以“数字文明与艺术传播范式转型”为主题的圆桌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学术活动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和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单位的多名专家学者、知名艺术家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该学术活动也是2021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FIST项目(Fudan Intensive Summer Teaching)《艺术传播学》课程中的创新之举。

当下,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同时也强烈冲击着艺术传播的方式。艺术和科技之间的聚合正激发着一系列新的艺术创造,VR艺术、AI艺术、生物艺术、NFT艺术的兴起,正逐渐打破艺术的边界和艺术作品的体验方式。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结构性变革的过程中,也孕育着新的艺术传播范式的诞生。本次研讨会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针对数字文明变革所催生的艺术传播的结构性变化,就“艺术媒介的生成”“数字技术语境下艺术传播基础理论的建构”“数字技术语境下的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三个分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研讨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

学术研讨会现场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在致辞说,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作为我国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机构,其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国家文化战略,而当代艺术与社会发展是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他谈到,中心近年来已举办过“超学科视野中的当代艺术”、“新东西方文化交叠中的当代艺术”等跨学科的多次文化艺术研讨活动,产生了相当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他希望本次学术活动能就拟定的主题进行深度交流,激荡思想,结出硕果。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汤筠冰副教授主持了本次学术活动。她指出,艺术学科对于媒介的讨论久已有之,可以说媒介对于艺术的转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质料-形式”说。从古希腊的大理石雕塑,到文艺复兴的油画,材料成为了艺术最重要的媒介形式。如今在媒介化社会的形成过程中,VR艺术、生物艺术等种种艺术样态兴起,艺术作品的传统材料实体正被逐渐消解,艺术媒介正在生成物质性的新载体。加速社会中,艺术媒介的变化,空间与时间的压缩与重组会给当代艺术带来怎样的变化?人之心灵与身体又在这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陈佳副教授首先梳理了媒介(Medium)的四种词义。媒介的其中一个词义就来自于艺术家、作家或音乐家使用的材料或形式。而在当下,媒介中的第四个词义“介质、培养基、环境”给媒介研究带了更宏大的视野。她认为对于“90后”“00后”来说,数字媒介为他们提供了进行语言、思维和交往的更为根本的介质培养和环境。她指出,哲学家杜威认为,艺术作品的材料不等于媒介,只有当材料在被使用的时候,根据它的位置、作用和关系,并加以综合使用,才得以成为艺术中的媒介。只有在材料被用作媒介的时候才能体现出艺术真正的审美,所以一切都依赖于材料被使用,才能起到其作为媒介的作用。当今社会数字技术、数字媒介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杜威当时的想象,但是艺术家是否能够真正将数字技术和艺术品的本质进行融合,而非仅仅进行一种表面的外在的艺术形式的简单嫁接,从而真正展现出人的生存境况,创造出新的艺术的内在范式,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戴宇辰副教授从媒介物质性转向的视角来阐述了物质性和艺术发展的关系。他指出,媒介的变迁和人类技术所配置的思想系统息息相关,以基特勒为代表的媒介考古学的柏林学派,用技术知识型去理解整个当代艺术,认为中世纪时的石雕、壁画、彩绘玻璃,既是一种艺术表达,同时又是一种应用技术。当时没有一种艺术的概念,也没有一种可供出售的艺术品的概念。直到16到18世纪的印刷术的出现,艺术从传统的修建教堂的应用技术中分离出来,开始获得了审美意义上的独特性。到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模块化、网络化、可编程性的特质在当代艺术中得到了展现。凯瑟琳·海尔斯说我们今天去做文本分析时,要特别去考察文本的物质载体和符号意指过程之间动态的关联,去突出文本特定的物质或技术载体怎样构成文本的意指过程,文本的意指过程不能与文本所依据的特定的媒介特性相脱离。

复旦大学中文系陆扬教授指出,科技领域中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影响了如今人们对空间的认知,科技和人文的结合,使得大规模地复原过去的场景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杰姆逊的“认知地图学”、福柯的“异托邦”等,都成为当今空间理论主要的构成部分。他对数字技术持存疑态度,认为对于观众来说,数字技术反而把你挡在外面,跟艺术本身的距离给拉大了。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还是千里迢迢地赶到卢浮宫去看蒙娜丽莎。倡导身体美学的当代哲学家舒斯特曼,在他的著作《金衣人历险记》中,用自己的经历亲身实践了美学理论,从某种意义上也打破了生活和艺术的边界、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边界。扎克伯格将“元宇宙”讲得天花乱坠,本质上也只是体现了资本的贪婪。因为一边是“元宇宙”的如火如荼,一边是骑着电瓶车的外卖员充满了城市的街道。这种分裂终究不会是这个世界最后的结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张祯认为,艺术形式的变迁既是整个厚重的艺术史带来的影响的焦虑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当下在艺术中打下烙印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位艺术家都有俄狄浦斯情结,必须通过特殊方式的“解结”成为自己。当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扭曲,世界成为了屏幕,成为了鲍德里亚意义上的拟象,像素成为了本质存在。我们似乎可以放弃身体,但又过分依赖身体,在此种境况下生存的人们,感受到巨大的精神撕裂,可以说,当代人所有的焦虑不安都集中体现在对身体的表征上。作为艺术创作中的经典母题,数字世代对身体的表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了自己对身体即亲密又疏离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意义的呈现是生成性的,它需要观者具体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在观者和作品相互作用的沉浸式的环境中来逐渐显现。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的新媒体艺术家胡介鸣通过自己的四个作品案例,阐发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观点。他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体悟较深的是图景的转换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第三只眼睛的存在和其作用。他将其概括为“反刍的图景”。他指出,“第三只眼睛”作为物理的身体器官是不存在的,作为感知系统的触点是存在的,并值得信赖;它并非神秘主义的指称,而更多是在人的潜能方面显现它的存在,它更像是在感受合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心像层面体悟的非物理性器官;它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感觉条件;是图景反刍过程中必需的感觉器官。所谓反刍的图景有一个基本观看前提:看与思并存的观看方式。这种观看方式并不完全是“点对点”的看与思,而是一点对多点,由点及面与及体的联想辐射式观与思,产生连续的图景。

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柴秋霞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和创作经验,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当今VR艺术的发展状况并就这领域艺术传播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她指出虚拟空间的建立一定是基于一定计算机图形学基础上,随着计算机图形学软件的更新,设备不断的完善,艺术的空间也在不停升级,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的艺术理论难以跟上创作的脚步。她强调现在很多关于VR的理解其实过于狭隘,并不是只有戴着头盔的才是VR,VR是虚拟现实技术,所有的包括三维空间的电影、游戏都是VR。她向大家介绍了以《沙中房间》《爱丽丝梦游仙境》《梦游紫禁城》为代表的VR艺术作品,强调了这些艺术作品的互动感。最后,她向与会者介绍了正在负责的郑州打虎亭汉墓的新媒体艺术项目。打虎亭汉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带领团队围绕汉墓里面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进行深度提炼,创作出了一系列数字技术交互性作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顾准博士后,指出“乡愁”这个词在17世纪的时候是一种疾病,需要通过回家来治疗这种疾病,这个词从17世纪在西方的语境下到20世纪的今天慢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即通过怀念过去来建构当下的某种状态,试图去介入当下。“乡愁”和“怀旧”在中国的理论体系中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第四代电影导演关注乡愁,谢飞的电影是对草原的一种怀乡,第五代导演也试图去构建一个乡土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怀乡就变成了怀念城市,到后期的新力量导演中他们的青春怀旧片里面乡也没有了,城也没有了,更多的是一种物的代替。这些电影艺术中的传播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

学术研讨会现场

本次论坛不仅是一次重要的学术研讨,也是一场基于复旦大学FIST课程的创新教学实践活动。许多学生也积极参与到有关话题的学术研讨之中。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周茴萌结合自己在字节跳动的实习经历,向大家阐发了网络文学和科技相结合的现状。她谈到网络文学在国内已经是非常庞大的市场,在2020年7月份光是在移动端阅读网络文学的用户已经超过了5.9亿,至少22%的中国人每个月都会通过移动端来阅读网络文学。字节跳动的网络平台意图调动用户的每一种感官体验,不仅是视觉的,还包括听觉的,他们已经可以通过AI语音合成技术,实现网络文学的自动语音朗读。

在学术活动的讨论环节,线上与线下的与会学者、参会同学就“数字文明与艺术传播范式转型”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孟建教授在本次学术活动的总结时指出,这次学术活动既是跨学科的碰撞、也是跨学科的“救赎”,许多重要的学术问题,需要用这种可以称之为“超学科”的综合研究方式来“救赎”。数字文明,简而言之,就是用数字技术创造的所有精神产品极大地推动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目标。处在这样一个无以复加的媒介化社会,深入探讨数字文明时代的艺术传播范式,意义十分重要。孟建教授渴望更多学科的著名专家能参与到中心“当代艺术与社会发展”的研究方向中来,以期为国家的文化战略和艺术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决策支持。

与会学者嘉宾合影

据悉,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和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已经举办多次的“艺术传播学”圆桌学术研讨会明年还将继续举办。由汤筠冰副教授主持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院FIST项目《艺术传播学》课程2022年仍将面向全国开设。

“数字文明与艺术传播范式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