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历史文物、弘扬传统经典、建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近几年来最热门的政企话题,也是当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数字文博、文旅消费、大众美育、IP产业、数字资产等相关行业的核心价值抓手,如何系统化研发、活化经典、打造优质的中国原创经典IP与数字内容,结合产学研用赋能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更是未来大文化大消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术研究课题和产业战略发展方向。
5月11日晚由中央美术学院、嘉德艺术中心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移动集团研究院、芯片产业艺术与科技联盟协办,浮云艺术、弘扬经典文化、汇志凌云承办的《数境等观》靳军-传统艺术与科技研究展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深度沉浸的开幕仪式,从即日起正式面向大众开放。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教授担任总策划,作为国内首个以数字艺术重点对中国传统经典绘画元素进行重置解构、模块化研究与沉浸式呈现的大型艺术展,将会给我们带来靳军教授近年来研究创作的十几件大型原创中国经典IP与传统艺术的数字艺术作品,也是从唐宋时期出发对如何活化历史、弘扬经典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全新探索。
主办方代表总策展人: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先生,首先作开幕致辞,并深度阐述了本次展览策展理念。
本次展览艺术家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教授最后作创作心得发言
从左至右:唐涛、董强、李丹、黄宇红、靳军、范迪安、靳尚谊、高洪、贾曦、吕盛华、李林、吴湘宁
新时代以来,伴随科技手段的发展进步,新媒体艺术在形式、表现、审美、传播上都有很大程度的变化,信息科技特别是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推动着媒体艺术、数字艺术的演进。基于“新时代”生活方式下的艺术社会化,作为新时代横跨科技、艺术、设计领域创作者的代表,艺术+科技思维影响下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艺术越来越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贡献。
在此文化语境下,以“数境等观”为主题的“靳军 —— 《传统艺术与科技研究展》正式于5月12日面向社会开放,本次展览尝试呈现当今数字科技构建的新媒体艺术面貌,通过数字艺术之象与创作探索去感受、欣赏传统经典艺术的魅力,体验动态艺术之美,同时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理念、思维、探索。通过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认知科技的发展,体验数字化的艺术再现,深入欣赏沉浸式、交互式的创新艺术价值。推动科技艺术多元媒介的深度协作,强调艺术对科技发展的价值,以及对传统文化创新性、数字化的回应,成为展览的学术旨归与核心价值。
本次研究展主要探索用数字沉浸的艺术形式,以及塑造出虚拟空间方式来呈现具有传统文化的艺术内容。展览的作品以中国经典传统绘画艺术为基础元素,用数字科技的手段重新塑造动态的艺术物我景象。将传统的中国绘画经典意象,如花鸟山水、包括人物等重构成画面再现的生动场景,及具有东方文化特质的艺术情景,塑造出一个个似幻似真的时空镜像。一日的早晚、四季阴晴雨雪,流淌出自然而然的状态。与天地景观相融合,以当代的意象情感与状态,构建起中国东方精神下的数字虚拟世界。
基于此,本次展览将分为“光影寻乡”“沉浸山水”“古今交互”和“像素云游”四大主题板块,分别对应呈现了“传统的再现”“现代的自然”和“融合与跨越”三方面的学术意涵。其中,“传统的再现:文化与意义更新”指向了中国传统经典艺术在数字思维下,被新时代的人们所重新设计、重新创作体验,形成数字化经典艺术的动态沉浸空间展现;“现代的自然:传统精神的当代再造”显现为基于树木山石等自然主题作品的动态与交互与理念重塑;而“融合与跨越:科技与艺术的互动共通”则通过科技力量的数字艺术视觉展现、实现科技成果与科学精神的新艺术语言呈现与价值弘扬。
作为国内首个以数字艺术对于传统绘画图像进行沉浸式表达的大型艺术展,同时也是著名数字媒体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近年来的阶段性成果展,“数境等观”的展览主题,呈现出数字艺术当代表达的多种可能,及将传统艺术进行当代转化的多元路径。展览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情感共鸣的、焕然一新的精神生活艺术场域,其传播方式更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意境的文化美感、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视觉呈现,通过经典艺术作品的数字媒体科技融合再创作,形成新时代语境下新数字艺术的学术成果,展现了科技力量与艺术思想的全新的展现方式,对当下的艺术生态及其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览海报
展览信息: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嘉德艺术中心
协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移动集团研究院、芯片产业艺术与科技联盟
承办:浮云艺术、弘扬经典文化、汇志凌云
时间:5月12日 —— 5月27日
地点:嘉德艺术中心B1层A厅
总策划:范迪安 寇勤 邱志杰
策划:宋协伟 张子康 于洋 方明 夏璐
执行策展:于洋
总制作人:方明
部分展出作品:
不停生长的东方景石
高山仰止与山水流长
海浪与生灵
花鸟
花伞连动
蟠桃青鸟的阴晴晨昏与数字他乡
平直曲面的天水如
伞动
听琴
听琴
听琴
听琴图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