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响堂所在山脉
北响堂第9窟
响堂山石窟是我国遗存的佛教造像石窟艺术和石刻经之一,石窟中保存了大量以北齐为主的石刻。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文物保护的重视,一方面不断对石窟内保存的佛像、壁画进行维修加固,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对石窟艺术的研究,新发现新成果不断涌现。
2023年7月25日-27日,由天津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湖北美术馆、云冈研究院、峰峰矿区人民政府主办,峰峰矿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响堂山石窟研究院承办的“再造像——当代文化视阈下的石窟艺术学术研讨会”在响堂山石窟召开。
与会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
邯郸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赵建朝、区委书记孙亚鹍出席本次活动开幕式,区长郭涛主持开幕式,区领导李春红、杨乃占、武文强,中国雕塑协会副会长、中国美院教授孙振华,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鲁虹以及部分兄弟县区文保中心负责人、博物馆馆长、特邀专家学者等4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与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鲁虹在会议现场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提到本次研讨会主题内容丰富、方法论突出、问题意识强烈,主要研究了石窟的内容与成果、艺术研究方法以及佛教造像的未来与研究趋势,是文博与美术两大研究界的一次“胜利会师”。赵立春从历史角度详实地分析了响堂山石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给予了会议非常充实的文献基础;孟媛从视觉文化角度出发,以现代看古代,跨学科综合分析了响堂山石窟,黄文智以雕塑创作角度的研究方法等,都给了研讨会全新的研究方向。他们的专业阐述,论证了响堂山未来发展的不可限量,相信这次“再造像”会议能将中国石窟艺术的研究推向新高峰。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在开幕式致辞
响堂山石窟研究院学术院长、副研究员赵立春
会议以响堂山石窟研究院学术院长赵立春的主题发言拉开了帷幕。在题为《昔日回响——响堂山石窟百年研究状况(1921-2021)》的发言中,赵立春提出,从1957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宿白先生带领学生在响堂石窟将田野考古学方法运用到石窟寺考古开始,响堂山或为中国石窟寺考古的第一站。百年以来,以响堂山石窟为个例的中国石窟寺研究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跨学科多领域的介入将成为石窟寺研究的发展趋势,当代文化视阈下的石窟艺术面临着再造像的新学科建设机遇。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教师孟媛发言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教师孟媛以一种将观者纳入考量的美术史观看视角,介入水浴寺西窟的石刻艺术研究中。她在题为《入塔观像——以“假想观者”进入水浴寺西窟》的研究中,结合阿尔珀斯和巴克森德尔多个“观看”的角度进入美术史的整体研究,以巫鸿提出的“石窟空间分析法”作为新的石窟研究切入点,设定了一个理想化的“假想观者”并通过三种路线进入水浴寺西窟。作为响堂山石窟的石刻艺术的一部分,在特殊的北齐时代背景下,水浴寺西窟的石刻艺术经过“胡化”“汉化”与“鲜卑化”的影响,承继着北魏石窟艺术转向隋唐之间的过渡性的艺术风格——“响堂样式”。
四川美院教授、两江学者张强发言
四川美院教授、两江学者张强认为韩国学者所认定北响堂山石窟北洞里高欢陵寝上的“睡莲纹”流行引发“胡化”,其实是一种误读,北洞上半部分从来没有公布到的情况不及真实情况的五分之一,因此所获得的结论有其局限性。在主题发言《一个帝王陵寝的视觉建设——视觉史视域中的北齐神武皇帝高欢的魂魄冢》中张强谈到,侧面的“斧型莲花”是一种莲花开放的蓓蕾状态,并不是“睡莲纹”,从外文资料之中,所提取图像资料有正面、侧面莲花形态,在埃及的某些图像中确实有“睡莲”为取材的图像,但更多是为了指示“侧面空间”与“上升空间”的一种形式,这种流传已久的莲花形态,其实与特定的“睡莲纹”大多没有关系。指示性的“侧面空间”与“上升空间”的莲花形式,在北齐神武皇帝高欢的“魂魄家”的营造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采纳与实施。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项一峰发言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项一峰在《对响堂山石窟的几点思考》的主题发言中提到,响堂山石窟及山东青州等地的北齐造像刻经,不论从时代,还是地域来说,其佛教道场经像业传,独具特点,它是中国佛教文化艺术中一道亮丽光环,对后代影响较大。若将它放在中国佛教传承、延续、生存、发展等的大视野下,今日响堂山石窟于全国其它著名的石窟相比毫不逊色,甚至优胜于众多石窟,这就是响堂山石窟文化艺术的魅力所在。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雕塑系理论教研室主任黄文智发言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雕塑系理论教研室主任黄文智在会议中,以《北朝至唐代佛教护法力士的肉身观》为题,研究了佛教护法力士的雕塑造型。他认为力士源于犍陀罗佛教美术中佛陀的护法者执金刚神,但其本土化进程中并不遵循单一的造像标准,且其较早形态常与护法天王混淆。洛阳龙门宾阳中洞窟门两侧的护法力士,大体确立了此后作为造像空间中护法力士的基本特征和图像配置,人物面部是造型的重点,身躯则与同时期佛、菩萨等同,均呈含蓄、平整的样态。北齐时护法力士对肌体起伏关系和肌肉结构有了初步认识,这种认识直至初唐时才趋于成熟,面部表情和身体的结构得以更清晰呈现,尤其是贲张的肌肉形态满足了观者对于力士的主观想象,并以此确立了后世护法力士的基本特征。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教师王朝勇发言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教师王朝勇在《邺城北齐佛教雕刻的技法、材质与工艺》的发言中,认为形式和技法是对佛教雕塑研究的重要方法和角度之一。它能够区别于类型学、图像学、视觉文化研究等方法,而提出认识佛教雕塑的新看法。北齐佛教雕塑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价值与特点,作为北齐都城的邺城的佛教雕刻又是最具代表性的。在此次研讨会和论文中,他讨论了这一地区造像的技法、材质与工艺,如粉本、刀法、镂空、插接等问题,以此研究这一地区佛教雕塑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并且这些技法与工艺与当时的政治、外交、文化传承和思想观念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沙武田点评发言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沙武田在点评中提到,要从不同时代的视角研究石窟艺术,要借助史料,深入思考,而不能流于表面,死板套用。要实现资源共享,让石窟造像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共同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贾濯非点评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贾濯非在点评发言中谈到,应将埃及雕塑与中国石窟文化作对比,讲述文化背景对雕塑风貌形制的影响,应该把文化背景和教派理念加入问题思考议程中,进一步丰富研究成果,助推石窟研究。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朱晨点评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朱晨从学古、师古和画古三方面点评了要通过行万里路、口传心授的方式,对当下数据采集、传统文献研习等方式进行研究,要从艺术、技术、历史辩证的角度分析古代艺术在未来的运用,给予了大家广阔思考空间。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杨靖发言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李惠东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郭继峰教授发言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师李冰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杨靖从多位学生论文展开发言,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李惠东谈到了丝路沿线佛教造像艺术的演变,西安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郭继峰教授谈到了响堂山石窟造像的艺术张力,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师李冰通过传统雕塑、塑像仪轨等方面分析传统雕塑神尊仪轨谈造像造型,中国美术学院讲师管厚任从工匠的迁徙、人口的迁徙等方面分析影响青州背屏石造像因素。此外,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教师张俊沛、天津工业大学副教授姚远、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焦琳、中国美术学院教师管厚任、云冈研究院历史与民族融合研究中心科研办副主任吴娇、天龙山石窟博物馆文博馆员武新华、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文保部副主任石峰、云冈研究院数字中心副主任陈洪萍、大足石刻研究院陈培丽、共和社文化艺术机构王凯与陈柯翰、龙门石窟研究院王炎等40余位来自各大高校与文博系统的专家学者通过五场学术研讨会,围绕“当代文化视阈下的石窟寺造像”、“佛教造像学的探讨”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发言与广泛的学术交流。
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教师张俊沛发言
天津工业大学副教授姚远发言
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焦琳发言
研讨会现场
会议结束后,专家学者们先后来到峰峰博物馆、北响堂石窟、南响堂石窟、水浴寺等地观摩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对石窟的进一步保护和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带来了不同的学术课题、学术思想,也为带来了新思想、新角度。
与会嘉宾在响堂山石窟中考察
响堂山数字展示中心中的3D扫描石窟场景
常乐寺遗址
(图片由响堂山石窟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