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聚焦策展边界 共商策展教育:首届全球艺术策展教育研讨会于中央美术学院召开

聚焦策展边界 共商策展教育:首届全球艺术策展教育研讨会于中央美术学院召开

时间: 2024-10-29 | 片长:00:07:20 | 来源: 亚博备用网址

研讨会首日嘉宾合影

2024年10月26-27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承办的首届全球艺术策展教育研讨会在金秋十月如期而至。本次研讨会以“策展的边界:教育·交融·创新”为主题,邀请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的30余位策展教育与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策展教育的维度、路径与模式”“全球视域下策展教育的跨学科合作与创新”“策展教育与实践的数字化发展与未来”等版块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研讨会现场 

首届全球艺术策展教育研讨会既强调策展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化、观念性的探讨,又聚焦于不同国家、不同院校或机构中关于策展教学的特点与共性,继而探讨数智时代下策展教育的不同路径与多样性、内涵与外延,以及策展实践的前景与发展。以期在提供一个具有前沿意识、学术高点和国际视野的学术交流平台基础上,聚合优质资源力量,促进策展学科的创新建设,助推学界与业界及跨学科领域的协作发展,推动中国策展学科与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嘉宾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诚挚的欢迎与感谢。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百余年历史的中央美术学院始终保持着全球化视野,在学科建设上着重“跨学科”“超学科”的发展目标,重视“创新型”“ 复合型”的人才培养。

林茂院长指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着力于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各专业方向的学科教学,作为国内最早建立“艺术策展”学科的教育、研究阵地,颇具引领性。“多年来,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始终秉持着多视角、跨学科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备全球视野、创新力、专业性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艺术策展人才,积极推进中国策展教育的创新建设和与国际的全面对话,硕果丰厚。此次全球艺术策展教育研讨会以‘策展的边界:教育·交融·创新’为主题,力邀国内外艺术策展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是央美不断完善和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注重以国家文化战略所强调的创新、发展为导向,回应当代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又一重要学术实践。希望大家汇聚一堂,共享资源、知识与经验,进一步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艺术策展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吴洪亮致辞

作为中央美院艺术管理学院第一届艺管研究生班毕业的学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先生再次回到母校以嘉宾身份致辞时倍感激动。“20多年前,策展还是一个边缘学科,为了在展厅中尤其是公立机构展墙上署上‘策展人’三个字,我们经历了至少两代人的努力。从一个偏实践性的学科,到将策展理念和策展人身份逐步从商业机构移植到公立机构,从画廊进入博物馆、美术馆的体制,这其实要感谢中国的艺术教育体制。”谈及策展,吴洪亮说到:“‘策’的一个释义为带刺的马鞭,它是激励、是先锋性的,而‘展’是铺衬与传播——总体来说展览就是一套传播系统,而策展在当今便显得尤为重要。”吴洪亮认为,策展本身是一个和多种社会系统碰撞的结果,它涉及的学科是边界的跨越,亦或说是一次融合,因此策展人不仅需要对展览空间有充分认知,还要需要具备传播学、管理学、人体工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策展是现实主义的,甚至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但策展人是一个要落地的职业,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做好每一个吸引观众排队的展览。”

本次论坛会议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院长余丁教授致辞

从2002年在美术史系设立艺术管理教研室,到今天在中央美术学院设立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和(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两个专业学院,本次论坛会议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院长余丁教授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动艺术管理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而策展教学在艺术管理中尤为重要。余丁教授首先对中央美术学院开展的策展教育及实践进行了梳理与分享,认为在以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为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展览研究,文献的搜集、应用并强调策展实践的重要性。

谈及本次论坛主题的设立,余丁教授表示:二十一世纪的策展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最初的范畴,演变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策略,用于城市发展、社区建设和商业创新。“策展的边界扩展说明了它的适应性、创造力和作为变革力量的潜力。从艺术到城市更新、农村发展和商业规划,策展已成为教育、整合和创新的多功能平台。它不再局限于艺术展示,而是作为社会对话、知识交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展望未来,策展将需要一种开放和协作的方法,拥抱多样性和创新。通过将策展视为一种‘社会建构’工具,我们可以促进文化对话、推动创新并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共塑一个更具包容性、相互联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本次研讨会由会议召集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本科基础教学部主任周青主持

研讨会现场

版块一:策展教育的维度、路径与模式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美术馆馆长、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作为中国策展实践与策展教育教学的领军人物,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最初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美术馆馆长、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策展教育的跨学科特性》为题,首先回顾了中央美术学院在策展教育方面的开拓性工作,介绍了学校在策展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开放性教学理念的实践以及策展人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

而面对社会变革和艺术发展的新形势,范迪安主席指出,策展人才培养仍总体滞后于策展实践,因此本次围绕策展教育教学的国际论坛意义非凡。范迪安主席认为,美术馆数量不断激增,机构发展对展览、展品不断提出新要求,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新的应用和表现方式,由此可见,策展在中国的活跃度亟需策展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支持。在以“城市流体”202武汉双年展为例的介绍中,范迪安强调了当代策展应关注科技、艺术、历史文脉与人文生存处境等多元话题,而策展教学更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跨学科的知识构成和教学方式。为此,他提出“要以人文学科作为基础,艺术现象作为文献,策展思维作为能力”培养符合时代的新型策展人。“尽管策展教育只是教育全局中一个小小的细胞,但我们要力求在该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使我们的策展教育建构和人才培养能够适应 ‘双速时代’的发展与需求。”

《美术》杂志社社长,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冀鹏程

《美术》杂志社社长,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冀鹏程《为什么而“策”与怎么开“展”》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以其丰富的策展经验为基础,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策展事业面临的挑战,进而探讨学科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冀鹏程首先以刚刚举办的中国美术奖为例,认为随着策展专业和策展力量在艺术生态中的不断壮大,建立策展奖项应成为必要的行业认可与激励。在随后的“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及“1个世界”等策展案例分享中,冀鹏程从实践层面出发,提出策展事业应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策展、教育、城乡建设等多维度的开放合作与创新,期待策展人能够在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实现艺术与社会的深度链接

国巴黎美术学院教务处长让-巴蒂斯特·德·博韦博士(Jean-Baptiste de Beauvais)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教务处长让-巴蒂斯特·德·博韦博士(Jean-Baptiste de Beauvais)《策展是一种选择吗?》分享了学院的教学模式,展示了巴黎美院在艺术教育中为培养兼具创造力和策展思维的多维度人才做出的努力。巴黎美院的教学强调自由探索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整合社会社会资源、校内收藏和美术馆等资源,最终发展出以工作室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学生通过不断实践和展示,逐步学会如何构建和表达艺术思想。巴黎美院的教学体系将每个工作室视作艺术创作、思考、策展的场所,强调策展中时间、空间和社群的重要性。让-巴蒂斯特·德·博韦博士同时强调,创作和策展无处不在,每个艺术家都有成为策展人的潜力和可能性,美院应为社会培养更多样化和具有批判性的艺术人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章锐

作为在综合性大学中开设策展教育教学的嘉宾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章锐《综合性大学策展教育模式研究》为题分享了清华美院在策展教育领域的现状。章锐教授围绕清华美院策展教育的两个核心维度展开——内容策划与物理空间设计:清华美院的策展课程内容分散在不同院系中,形成了多维度、无边界的策展教育体系。凭借综合性大学的平台以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支持,清华美院在策展教育上更具跨学科合作的资源优势。在课程实践上,她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尝试——从传统的艺术展览到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型项目,都充分体现了新生代策展人才对当代艺术传播的创新力。章教授表示,期待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合作和资源的深度整合,在合作共赢中培养更具创新力和全球视野的策展人才。

大馆当代美术馆艺术主管皮力博士

在央美以教师身份职教12年,又在M+作为机构职业策展人工作12了年,现为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艺术主管的皮力博士不仅参与了央美艺术管理系的初创与教学,更置身于国际策展话语体系,以自身发展经历完美呈现了一本“机构职业策展人进阶教科书”。皮力博士从公共艺术机构的维度,以《当代美术馆的理念与策展教学的现实》为题,围绕策展边界与策展教育阐述了三重思考。首先,他以香港M+策展工作架构为例,指出机构作为策展人培养的“第二学校”在策展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同时,他强调机构策展人需从博物馆伦理和策展人伦理角度出发,重视美术馆和艺术作品的关系,把公众放在首位,重新思考“展览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而做?”等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亦可有效控制策展人的自大妄为。最后,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博物馆危机和困境,皮力博士提出应该从问题出发,倒推和引导策展教学:“如何探讨展览与人的关系,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体验;如何在变换的社会语境中,使策展成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是当下探讨策展边界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旷地

皮力先生曾用“钉钉子”举例,讲述策展教学亲身实践的重要性。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旷地以这一生动的比喻为引,以《彻 侧 撤: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策展教学的三个面向》为题,分享了中法学院成立5年以来的“游牧式教学”:通过“彻”“侧”“撤”三个角度展开的由知识梳理、文献研究到公共实践层层深入的策展教学理念。陈旷地副院长强调,策展教学应重视学院和社会机构的无间协作——实践就是教学,落地既是学习。作为新一代学校教育的管理者,陈旷地大胆倡导:“我们不以策展为直接目标,意求保留展览兼容接口,希望师生尽情迂回环游,从而做到教师眼前一亮,学生眼中有光。

 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研究生策展实践项目主任格伦·赫尔凡德(Glen Helfand)

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研究生策展实践项目主任格伦·赫尔凡德(Glen Helfand)以美国首个专门培养策展人的研究生项目为案例,详细分享了加州艺术学院研究生策展实践项目的发展历程。该项目成立于2002年,旨在培养学生在展览策划、展览组织和艺术批评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他指出,策展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展览,而更应该涵盖跨学科合作与研究。尽管教学项目经历了多次调整和优化,但“应该怎样进行策展教育”始终是一个有待持续探讨和思考的复杂问题。目前,该项目面临教学理念、教学成本、教学效益及学界与业界合作等诸多困境,也正因如此,赫尔凡德教授认为本次研讨会意义非凡,期待大家的讨论能够共同应对当前的挑战并推动策展教育的发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物馆研究与策展实践研究生项目课程联合主管马克·格洛登(Marc Glöde)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物馆研究与策展实践研究生项目课程联合主管马克·格洛登(Marc Glöde)《关于策展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为题,重点探讨了东南亚地区的策展教育、语言、权利和国际化问题。他指出了国际化和去殖民化在当今策展教育中的重要性,强调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不断自我反思。格洛登介绍了新加坡高校在策展教育中注重实践,通过实地参访和跨文化交流,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策展能力。格洛登还强调,策展教育不应一味地追随西方理论与学术模式,更应发出自己的声音,建立国际网络,以应对全球艺术教育中的权力结构和政治经济影响。最后,格洛登呼吁,高校作为策展教育机构应意识到自身的文化定位和责任,通过开放平台和批判性反馈,包容更多被排除在外的声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

大学美术馆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不仅肩承担着常规的研究、保护、展览和传播等社会教育职能,同时也是学院教学研究和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便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实践为例,分享了《大学美术馆与策展教育》的主题演讲。高高表示,日前,央美美术馆已经围绕策展教育实践确立了“广角”与“锐角”两个彼此呼应、彼此关联的维度:“广角”为青年教师提供跨学科联动和区域文化研究的实验空间;“锐角”则聚焦策展培育,通过课程展示反映最新学术思考和教学实践。高高副馆长强调,策展不仅是实现展览的手段,更是一种推动学术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央美美术馆将继续支持策展教育,为年轻策展人提供更多展示和实践机会,并提醒他们规避策展套路化,注重展览核心问题,保持策展观念与展示作品之间的深入关系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副主任、研究馆员柳淳风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副主任、研究馆员柳淳风《展览策划:从一种策略到一门学科,艺术史书写的当代手段》为题,认为策展人在当代艺术生态中的角色不仅限于艺术展示,更承载着批评和历史书写的重要职责。通过回顾抽象表现主义到波普艺术等潮流的发展,她强调了策展人在文化变迁中的关键作用。“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和保守主义兴起,策展人需要在新形势下创新策略,推动展览策划的学科建设和艺术史书写方法的革新。”柳淳风同时呼吁,策展人不仅要关注艺术市场的动态,更要通过教育和实践为未来的艺术史提供新思路,强化策展领域的学术基础。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本·克兰菲尔德(Ben Cranfield)视频发言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本·克兰菲尔德(Ben Cranfield)梳理了皇家艺术学院艺术策展项目的发展史以及个人工作经历,以《当代公众性的实践》为题通过视频分享了他对于策展教育的思考。“从将展览作为研究对象到成为专注于展览的专门学科,策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更像是一种研讨和交流活动,而非工作室中的独立创作。”他同时强调了策展公共性的重要意义,“我们要把策展看作将公共作为艺术的实践,展览本身就是了解如何形成、运用公共性的场域。因此我们不应当设置一个普世的策展教学大纲,而是不断质疑我们对策展的理解,这才是我们强调公共性的意义。”

卡塞尔文献展展览管理主任安德莉亚·林内科尔(Andrea Linnenkohl)

卡塞尔文献展展览管理主任安德莉亚·林内科尔(Andrea Linnenkohl)《文献展作为策展场域》为题将卡塞尔文献展作为策展教学的重点案例,从第一届创始人到后续策展的发展历史,强调文献展不仅是教育场所,更是策展实践的工作场域。通过第十四届与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实践,安德莉亚·林内科尔探讨了策展工作中所关注的议题,并结合1990年代尼古拉斯·伯里奥德的《关系美学》,提出策展对于在地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如今的策展人已不同于传统的策展工作模式,我们需要后退一步,深入社区,以一个调停者的身份与更多社群建立起良好的网络。”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艺术管理学系主任吴杨波

回顾中国当代艺术首次进入美术馆“庙堂”,至今已超逾20年。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艺术管理学系主任吴杨波《庙堂与江湖 —— 社会学视野中的策展教育》为题,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衍变入手,讲述了当下策展人培养面临的新问题。他指出:“20年后的艺术应当从‘庙堂’回归‘江湖’,重新担当起自身的责任。”广州美术学院“复数艺术节”的教学实践正是年轻人在“江湖”的全新尝试。最后,吴杨波强调:“我们应当给予年轻策展人更多在‘庙堂’中展示的机会,寻求策展与策展教学领域的和谐共生。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彦慧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彦慧《一种策展学的可能》为题,生动分享了艺术展览策划与管理工作室的教学实践与经验。艺术展览策划与管理工作室通过小班教学与项目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展览事务的全方位掌握,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与工作坊课程共同构成了教学的三大支柱,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和实际操作能力。工作室的目标不仅是培养独立策展人,更是为学生未来进入专业机构、画廊、美术馆等艺术领域打下坚实基础。理论课程与实际项目的交织成功为学生提供了从课堂到现场的无缝连接,以期让学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研讨会分会场:从“小地方”到“大世界”——小型城市双年展的文化契机与出路

研讨会分会场: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研讨会现场

与此同时,在本次研讨会分会场——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研讨会现场,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余丁、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传媒管理学院创立者克劳斯·西本哈尔(Klaus Max Sibenhaar)、著名策展人南条史生、米兰布雷拉艺术学院当代艺术史教授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Andrea Del Guercio)、 著名评论家冯博一和新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一起围绕“从'小地方'到'大世界”为话题,探讨了小型城市双年展的文化契机与出路,在双年展机制下,文化艺术事业与城市建设更需要具有策划能力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实践者为之献计献策。

版块二:全球视域下策展教育的跨学科合作与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力

艺术治疗始终是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重要课程之一,作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力教授《艺术治疗语境下的策展实践》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他首先介绍了艺术治疗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指出:“艺术治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使得参与者能够通过艺术自由地沟通和表达情感。”赵力教授进一步探讨了艺术治疗的跨学科特性及其在各个年龄段、不同环境中均展现出的显著效果。在阐述艺术治疗与策展的关系时,赵力说到:“艺术创作不仅是一种治疗方式,更是理解和改善自身的途径。”他还指出当今博物馆和美术馆在艺术治疗中的新角色日益凸显,成为了社区教育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最后,赵力再次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艺术治疗与策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将为未来的艺术管理和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与实践方向。他期待更多的艺术从业者和治疗师能够共同探索艺术治疗的潜力,推动社会的整体福祉。

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传媒管理学院的创立者和前任院长,克劳斯·西本哈尔(Klaus Siebenhaar)教授

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传媒管理学院的创立者和前任院长,克劳斯·西本哈尔(Klaus Siebenhaar)教授《策划城市:关于艺术、城市空间和公共利益》为题,聚焦策展实践中艺术与城市及公众环境的关系构建。他提出城市社会学和情景主义思想对当代策展的启示,从艺术与城市公共利益的角度提出策展人需重新审视艺术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现代社会需要新的艺术理解,即将艺术视为公共权益的一部分。”西本哈尔以多个城市策展实践为例,阐明了策展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应融入公共生活,作为一种城市再生和社区参与的方式,解决“我们想要如何生活”这一核心问题。最后西本哈尔强调,策展不仅是文化管理,还需跨学科合作。他呼吁策展学生要具备责任心和开放性,从而更好地服务社区,创造公共价值。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策划与管理系主任李庚坤

推动艺术策展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离不开具体案例的佐证。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策划与管理系主任李庚坤《新时代策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四川美术学院“生成计划”策展人项目为例》为主题进行发言。李庚坤指出了策展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分享了四川美术学院“生成计划”的实践成果。“生成计划”自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四期展览,并计划在年底前继续扩展。该项目不仅关注展览策划与实践,还涉及艺术批评、乡村艺术介入等多方面内容,强调在实践中尊重差异与多元性,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李庚坤特别提到,“生成计划”推动了学生从依赖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变,并在与艺术家和专业人士的深入交流中获得了宝贵的社会学视角。这些对提升学术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亦契合

 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馆长崔银珠(Choi Eunju)

随后,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馆长崔银珠(Choi Eunju)《为策展教育创造与共享知识——以首尔市立美术馆的“珊瑚研究计划”和档案为例》为题,详细介绍了首尔市立美术馆的历史、结构、定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崔银珠特别介绍了馆内数字文献平台“Coral系统”,通过该平台美术馆将知识生产与艺术批评结合,为当代艺术的研究和公众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持。在面向儿童的艺术展览、摄影艺术中心等案例的介绍中,崔银珠强调了通过知识分享和艺术交流促进机构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未来,首尔市立美术馆将继续通过多元的艺术展示和创新的策展实践,发挥其在韩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法国波尔多蒙田大学教授玛嘉丽·纳什泰凯尔(Magali Nachtergael)

法国波尔多蒙田大学教授玛嘉丽·纳什泰凯尔(Magali Nachtergael)以《在博物馆里讲故事:当代艺术中的策展与艺术家实践》为题,围绕“策展与叙事的交互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策展教育在实践中的具体方法提供新的启发。她强调,现代策展人不仅受艺术家的创作影响,在与作品的互动中重新思考展示的方式同样重要。纳什泰凯尔认为,“策展可以被看作一本‘展览小说’,通过章节般的展示来传递完整的故事。”她在演讲中着重介绍了“从书籍到展览”的策展方法,即通过书籍启发展览结构,在展品选择和观众体验中实现文学与艺术的诗意交融。“策展人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展示者,更是叙事的构建者,通过策展创造一个实验性空间,使文学的微妙之处得以展现。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马琳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马琳“陆家嘴艺术社区”项目为例,探讨跨学科视角下的艺术社区策展教育实践。马琳副馆长从博物馆最新定义与社区关系的理解切入,介绍该项目的产生背景及原因。从2020年至今,“陆家嘴艺术社区”项目团队在老旧小区打造六个特色点位,将废弃公共空间改造为美术馆,通过与社会学、博物馆学等多学科合作,实现社工动员、居民参与及自治管理。马琳副馆长认为,艺术社区已成为推动社区共融和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为城市微更新和社区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示了艺术与社区互动的潜力与价值。马琳强调,在跨学科实践中,文化多样性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挑战不可忽视,应通过跨学科策展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城市中的艺术社区建设提供创新路径。

版块三:策展教育与实践的数字化发展与未来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展览变革亦催发策展人不断迭代创新,通过新手段、新路径进行展览策划与组织,这一时代需求同样投射到教育教学之中。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助理研究员康俐

作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团队核心成员,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助理研究员康俐始终深耕虚拟策展人才培养教学。康俐以《数字化策展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为题,分享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历程。康俐介绍到,央美虚拟策展实验室是基于美术博物馆展览实操设计的虚拟策展实验教学系统,自2019年起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2022年又发起了首届全球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鼓励学生利用新技术参与策展实践。“我们惊喜的发现,不仅策展专业的同学积极参加,与之相关的设计、美术学科的学生也踊跃报名。策展教学数字化不仅是一种顺应时代的基础工具,更是拓展策展边界的有效路径之一。”

 上海迈勒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格马伊人工智能合伙人丁霖

上海迈勒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格马伊人工智能合伙人丁霖《有限空间,无限呈现》为主题分享了关于数字科技的发展与策展教育的思考。丁霖认为,未来展览趋势将围绕科技融合展开。在新时代,策展人、艺术创作者和观众的关系正在发生显着变化。丁霖提出关于策展教育与科技结合的未来思考:应注重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利用大数据分析观众行为以优化展览,通过实时反馈系统提升互动体验。同时要构建包含技术、创新思维、管理协调和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新模型,以适应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推动策展领域不断创新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中国科技馆学术委员会委员薛天宠博士

作为唯一一位来自设计学科的教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中国科技馆学术委员会委员薛天宠博士分享了题为《策展切面——数智时代下的未来探索》的演讲。薛天首先介绍了设计学院策展课程的两个领域:设计策展研究和展览设计研究。设计策展主要指向理论研究和实践策划属性,而展览设计更多关注展览内容为主体,如何塑造展览空间、流线设定和观众体验。他强调,策展除了技术上的功能需求外,更要考虑作为知识生产方式如何产出有价值的内容策展人不仅需要在学术上进行研究,还需要具备协调、募资、沟通、规划等能力,对社会保持敏感度,帮助展览进行品牌塑造和宣传传播

 青年策展人圆桌论坛

青年策展人圆桌论坛现场

青年策展人圆桌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讲师冯雪博士主持独立策展人王澈以行走的理念强调策展的过程和整体感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对艺术家有了深入的了解,更在广袤的地理空间活动中找寻到新的视角,把行动视为策展生产的新方法。策展人段少锋总结自身实践,将策展比作一门手艺,认为策展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想象力,一个是执行力,既要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又要有将其切实落地的能力。“眼高手低”和“脚踏实地”对应策展中的想象力和执行力,缺一不可。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助理研究员彭玮结合自身在央美本硕博阶段的学习和作为“青年艺术100”联合创始人的经验,认为实践出真知,“我们每个阶段有一个相对的结论,但它不是定论。因此,艺术管理的边界到底能够扩到怎样的层面,也取决于我们如何用实践去书写,用理论去提炼。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沈森在高校任教并同时进行社会性策展,两种工作场域的交替让他思考在中国现行语境下,如何将展览实践与策展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在规范化研究、理论性方法和结合国情的建设性创新中找到新出路,以回应全球议题。具有着多年海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教师赵欣昕在分享时谈到,海外的很多经验在国内可能是失效的,但无论如何策展内容的高质量和多样性始终是不变的主题。尤其在当下的文化土壤上,建立一个超越西方标准的话语体系、跳出西方中心主义视角尤为重要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展览策划与管理工作室课程教师胡丹洁以《策展人品质的养成》为题,认为策展人应该具有研究力、创造力、实践力、合作力、反思力,在心理上具有责任心、好奇心、欢喜心、真诚认真和利他心。而在策展教育中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开放性,驱动问题从良构到劣构,引导学习从解释导向到处方导向。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力教授闭幕致辞

为期两天的首届全球艺术策展教育研讨会通过三大版块、分论坛和圆桌论坛,从教育、交融、创新等多角度围绕“策展的边界”及艺术策展教育展开,成果丰硕。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力教授在闭幕致辞中再次感谢参与此次研讨会的中外学者及友人。

继往开来,赵力教授说到:“艺术管理专业在中央美术学院创办二十周年系列活动刚刚过去,央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又即将在明年迎来建院十周年的重要时刻。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恰逢这两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之间。在这两日的讨论交流中,我们不仅探讨了策展的边界,试图重新思考策展的维度,更从不同视角分享了以策展为核心的教学实践。我们强调策展的思维、伦理和公共性,更注重在实践中贯彻包容、多元、关注区域和特色,注重实践与社会服务的策展理念.......这些思维的碰撞极具价值又令人感动。 ”最后,赵力教授提出两点希望: 第一,推动会议的年度化机制,并建议基于会议机制建立一个关于艺术策展教育的联盟,以开放与协作的态度,为本领域的教学发展及实践交流打下扎实基础。第二,推动开放的策展理论与实践的系列出版计划,将项目、案例梳理形成教学成果,共同总结经验,再出发。

策展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在当代艺术发生与接受中的重要性亦越发凸显。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策展教育和实践既不断发展与创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首届全球艺术策展教育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探讨了策展教育发展的可能性,为培养适应时代的艺术策展专业人才、拓展跨学科合作与探索创新提供了新依据与新路径,亦为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对话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2024/11/1/20241111730448755210_46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