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朝拜霍克尼的深层原因

时间: 2015-04-28 12:36:45 | 来源: 雅昌艺术网

首页> 资讯> 声音

按:大卫·霍克尼走红中国,成了当代餐桌上一道不腻的甜点。在朝野标榜自主创新的当下,最具自主品格的美术界朝拜霍克尼,至少有下列多项现实的理由。

1,他的画面通俗轻松,悦目赏心。排除了内涵和思想,具有时尚般的亮丽,而时尚从来是现实世界的宠儿。

2,风景写生重新被看重的中国画坛,见到出自写生的霍克尼,仿佛失联者找到了救星。

3,霍克尼大谈技法,正是照本宣科的美院师生关注的话题。

4,反过来看,朝拜是对中国学院派和当代艺术黔驴技穷的厌烦。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攻出来的总是珉。

6,霍克尼是贡布里希评论过的艺术家。贡布里希的著作被人奉为画坛圣经。霍克尼名声大振,同贡氏学术统治大半个中国艺坛直接关联。

7,霍克尼声称自己受惠于中国画透视法,调动了爱国者们的自豪感。

8,当代艺术批评界的高手联手推介。

9,年轻画家不知道八五新潮曾经关注过霍克尼,以为是新发现的名流。

10,霍克尼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感觉青春未老,能引发学子们的好感。

11,按霍克尼的自述,手绘似乎比佛教徒旋转经筒更有益于身心。

12,霍克尼热衷的摄影现已普及,相关的电脑制图技术大家都感兴趣。

13,其作品简明艳丽,在手机屏幕上也清晰可辨,不像中国画家的图像复杂罗嗦,缩小成手机画面后琐碎不堪。

14,电子传播手段对霍克尼的影响产生了放大效应。

15,霍克尼同性恋经历与中国大学校园的同性恋暗潮,一拍即合。

霍克尼进入798之际,我正在太和画廊主持樊洲的个展。路过霍展展厅时,我同友人们边走边聊事,忘了扭头去看展厅。不是有意忽视,而是下意识遗忘的结果。三十年前我曾关注过霍克尼,包括他的绘画和照片拼贴。浙江美院不少学生也曾模仿过他的画风。一晃三十年,当年对他的欣赏变成了而今对他的朝拜。

中国文化和艺术始终尊崇西方的情结,至今持续了几千年。

中国的人文初祖名叫伏羲,可是他没有中国血统。国人通称炎黄子孙,始祖是晚出的炎帝和黄帝。我推究伏羲是埃及法老的儿子,如同来华的印度达摩、意大利的利玛窦和苏联的李德一样,属于广义的传教士。埃及王族为了血统的纯正,实行兄妹通婚。相传史前时代,埃及王后怀了一对龙凤胎。二人长大后,离家出走,私奔东方,不知所终,我以为到了中国。远古没有海关,从埃及经过两河流域到达甘肃天水,骑马穿越横亘西亚至东亚的草原,迎着太阳,日行百里,用不了很长时间。史称伏羲生于天水。生不必特指出生,也可以说生事。伏羲作为牧羊人的首领,被翻译为庖牺、宓牺、宓羲等多个名字。甲骨文同伏羲有关的字,比如美、善、義、羌、姜,字根都是羊。伏羲后人形成羌族,活动范围在甘陕宁川一带。四川岷江中游三星堆出土的金手杖,本是埃及法老的权柄,考古发现仅此一例,我认为同伏羲部族有关。《列子》记载的华胥国,在西距弇州千万里的地方。华胥国的男孩叫伏羲,女孩叫女娲。女娲手持圆规,画圆的工具;伏羲手持矩尺,画方形的工具。它们是远古科学的成果,如同现在的鼠标和键盘。

古往今来,中国人始终在顽强地朝拜西方。汉朝以前是西王母,汉朝以后是佛教,近现代是基督教。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地位比伏羲女娲还高。佛陀的理想国有三处:释迦佛的娑婆世界,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国人最爱西方极乐世界,以致用五笔打字,只有阿弥陀佛能作为一个词打出。我一向怀疑华人的体内有倾向西方的基因,如同草履虫有向光习性一样,否则不能活。

以上是我多年来给博士生们讲国学时的意见,无人反驳。反驳需要翻阅数以千计的考古报告和数以万计的文献资料。时光如果倒退二十年,我会去钻研埃及学、亚述学、波斯文书以及死海古卷,证实或证伪我的推测。

中国艺术界朝拜霍克尼的第二大深层原因,在于盲从和迷信。面对世界和面对艺术,国人习惯于用别人的意见来思考,用别人的眼睛来观看,用别人的手来指挥自己的手,为别人活着,为名流活着,为大人物活着,为老祖宗或老外们活着。这种生存习惯,固然不是中国的专利,在中国却牢不可破。凡是著录过、评论过、标榜过和表彰过的艺术家,哪怕是二三流人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拔高而变得神圣。顾恺之的作品摹本,不比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无名氏绘制的漆底油画出色,可是他是皇帝身边的大臣,作品不断被后人抬举,抬举到的画祖、画圣的位置。苏轼的《竹石枯木图》,画得很业余,也没有什么言外之意,可是他是礼部尚书,唐宋八大家的顶尖人物,历代画论往往无原则地为他的画加冕。董其昌画画,一生都在摹仿古人,笔力孱弱,可是因为是太子太保,皇帝的老师,其画风竟然影响明清画坛二百年。

二十世纪以来批判中国传统,画坛的迷信转向西方。西方现当代知名艺术家,成了中国画坛顶礼膜拜的对象,霍克尼只是其中之一。离开了这些对象,中国年轻人立即失去方向。几乎不需要追踪调查,没等霍克尼有离开中国,就会有更多的人开始摹仿他,有人甚至会终生委身于他。这是中国艺术界不断上演的平庸的连续剧。尽管模仿不断在换对象,模仿本身始终没有变。

中国啊,人类画坛的大芬村。

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