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大声展导言

时间:2007-06-08 16:47:30 | 来源:07大声展供稿

展览>07大声展>新闻>

 

    建筑部分导言

    从建筑理想到理想建筑

    梁井宇

    如果用经济发展状况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当代中国建筑处在一个产生理想的年代,类似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建筑电讯”(Archigram)小组,或随后日本的“新陈代谢”派出现时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怀揣不同目的的中外建筑师竞相登场,建筑师个人梦想可以迅速实现,成为他所服务的某个集体身份认同所急缺的荣耀花环。建筑师的理想是主动还是被动地被这些不同的集体收买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建筑师的理想是什么,以及是否可以实现。如同人类学家Ian Buruma对Rem Koolhaas承接CCTV工程的批判已经过时一样,判断一个建筑师的伦理取向如果还停留在与某类型客户是否应该合作的话,很可能会忽略一个更大的伦理问题,就是如何直截了当地判断他的理想本身对社会的作用力。当理想穿越了漫长的建造过程,是否最终抵达彼岸?

    审视我们周围的建筑物,答案大多是否定的。这本应是英雄主义的、建筑宣言四起的时代,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德里达式的,有关设计方法的策略性言说,和为平庸的结果所作的粉饰。人人都似乎相信这是个大有作为的建筑年代,但是除了个人的经济收益,我们的城市收获甚少。需要“绞死”的也许不仅仅是建筑师,建筑师能效受阻的各个环节也应受到批评。而作为建筑师,躲开能效受阻的现实,其建筑理想就能变得更加清晰易辨么?作为几乎是唯一可洞察城市建设各个技术层面、管理环节、规划愿景及经济关系的知识分子,建筑师最清楚问题所在。虽然不具备宏观控制的权力,但是却可以透过表达这些问题,帮助城市塑造理想。

    07大声展参展建筑师有一个共同背景,那就是在他们独立开设事务所之前,大多有在国内外重要而有影响力的事务所工作的经历。他们都有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努力实现他们的建筑理想。他们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去选择更容易的商业运营模式。他们的自我约束的执业态度有的时候比作品本身更有说服力。大声展提供给他们的是一个展示理想主义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大声展的参展建筑作品,不是建筑模型和效果图,而是综合了参展建筑师丰富而各异的经历,运用非常规的手段,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表达。探索的是面临理想的不能付诸实现,还可以怎样把它们传递出来。

    建筑,作为动词,是一门历史久远的职业,涉及范围很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建筑业持续萧条时,许多建筑系毕业生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但他们只要愿意,都几乎没有经过再培训就可以转行。建筑师的职业训练使他们具备了盖房子以外的许多能力。当这些能力和其他行业对接时,经常可以产生出独特的成就。这次建筑师们被要求提交的都是非传统建筑作品,从装置、影像到日常物品的设计;采用儿童玩具、废弃物品、城市广告、商品到工业材料等建构样板房屋,等等。目的是通过和其他行业的互动,探寻理想生活的方方面面。

 

    产品部分导言

    可享用的创意

    宋敏

    07大声展产品设计所占的比重并不算大,但多少弥补了上届产品空缺的遗憾。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大家越来越容易拥有共同语言和类似喜好,由于背景差异而映射在作品上的差异性似乎越来越小。这一点在视觉和服装类别的参展作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如果不仔细去看参展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简历,你很难单纯从作品读出一个人的经历。完全由中国培育的本土设计师和拥有长期海外学习经历的设计师很可能采用类似的视觉表达语言。

    而在产品设计上,背景的差异似乎相对稍微明显了一点。拥有海外学习背景的设计师创作心态更为轻松。两位毕业于伦敦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设计师石川和何薇薇提交的作品无不带有些许“玩笑”意味,化身为华尔街精英的夹克电脑包和化身为一棵树的冰箱兼书架,让人在惊叹其创意之前,先因为其童趣而会心一笑。目前仍在荷兰艾恩霍芬设计学院攻读硕士课程的吴明伦也拥有一颗这样的童心,她的作品Chair/dress被她自己称为是一个“双重白色谎言”,椅套可以是一件漂亮的洋装,反过来,洋装也可以是一件椅套,穿上这样的洋装,就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一把椅子,行动的椅子。

    会心一笑之余,也存在着可行性的担忧。这种担忧不无道理。石川和何薇薇曾凭合作作品Poo Proof(除他俩之外,还有另一位合作者卢文英)获得过2005年的D&AD“全球年度学生大奖”和产品设计首奖,可以使狗的排泄物瞬间硬化并在夜晚散发荧光的神奇喷雾在创意上自然是无可挑剔,当年获得大奖就是明证。但很可惜,却也仅仅是停留在创意而已。时至今日两年过去了,热切盼望着能携带这样一支实用又拉风的喷雾与宠物一起散步的狗主人们失望了,他们只能在虚拟的图示中享用这美妙的创意。

    这当然无法归罪于设计师。产品制造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需要多方面的协作才能实现,而设计,只是其中的一环。类似于Poo Proof这样仅仅停留在图示阶段的产品,不在少数。想必拟人电脑包和树形冰箱也避免不了同样的命运。椅套洋装是否真能舒适穿着,也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形之下,土生土长的中国产品设计师们在创意方面或许相对保守,在实现性方面却比较有保证。携“行走”系列家具参展的吕永中,本人就是 “半木”原创家具品牌的创始人及主持设计师,摆脱了形式的花俏,吕永中试图通过家具去挖掘更深层的东西,通过家具让使用者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让这些家具在现代的外表下还能拥有“平和、内敛”的东方性格。

 

   

    时装部分导言

    两个时装城市

    叶滢

    07大声展的七位时装设计师大都是新的面孔,但并非没有联系。尽管背景各异,但在他们的履历中,两个城市的时装面目隐隐浮现了出来。对,就是这两个城市,上海和伦敦。

    快速地回溯一下上一届展览是必要的,在2005年大声展中,王一扬的“茶缸”系列和张达与平面设计师刘治治合作的CCTV的纹样,将观看者对时装的理解拉回到了我们身处的现实中。日常生活曾经是被设计师们漠视,而疏于从现实和成长经历寻找设计依据,王一扬和张达的时装表述,让我们看到了时装的另一种可能性,或者,更朴素地说,“时装”并不仅仅是潮流时尚,也可以成为衣服与穿着方式的可能性的实验。这两个在上海长期工作的设计师,他们的趣味和手法,是这个城市常规审美习惯的逆向思维,这些展出的衣服不是“洋气的”、“时髦的”。但也可以说,正是周围存在的习惯性审美,给上海年轻的设计师提供了逆向思维的某种参照,一个选择相对丰富的时装城市,无疑让新风格的生成更具可能性,甚至,会将信将疑地接纳他们。

    上海仍然具有中国城市中时装业最为多元并生的生存形态,近几年来,长乐路、新乐路和进贤路上,不断冒出本地设计师自营店,街道上滋生的独立店铺,也为多元风格的产生提供了机会。此次参加大声展的高欣、破壳、何艳、邱昊等设计师的作品都是以这种独立售卖的方式在城市中出现,他们的作品本身已经各具性格。破壳的趣怪与幻想,那些如童年拼贴一样的格子布与花布拼接的衬衫,呈现的是自娱自乐而自我满足的灵气。在2005年的大声展之后,破壳的作品更单纯有力了。而从伦敦返回上海的邱昊,带回了伦敦街头刻意营造的随意风格。

    除了上海的邱昊,这次展览中来自香港的朱宝君和北京的Masha Ma都有在伦敦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求学的背景。在传统的四大时装周城市中,伦敦是年轻设计师冒起最活跃迅速的城市。时尚工业不及巴黎、米兰强势的伦敦,却具有了时装实验和时装研究最丰富的资源,在这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六君子最早被时装媒体和评论接受,V&A博物馆的Radical Fashion主题展展示了80年代以来的各种时装实验。在欧洲大陆成熟的时尚工业之外,伦敦的时装创作与研究无疑更为开放与多样。即使同样来自圣马丁,三位设计师带来的作品之间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当人们还热衷讨论什么是中国风格时,这些年轻的设计师已经钻入了各自的世界,在记忆和经历中寻找各自可靠的创作依据,个体风格的差异,是时装世界最让人着迷的部分。当他们的上一代中国设计师,开始在海外时装周上以中国传统图案或者京剧样式展示东方风情时,他们已经将自己平等地置身于东西方之间,用个人的语言发声,不在民族或者东方符号上寻找安全感了。

    

 

    视觉部分导言

    大声展的精神遗产

    姜剑

    欧宁

    “视觉”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分类方法,但却是大声展的核心。如果说这个发端于2005年的展览有什么精神遗产的话,那就是它以一股自发的力量,引爆了视觉文化领域的革命,从那以后,代际霸权就成为一种被唾弃的东西,这个展览被打上“青春所有”的标记。所以,就算以后不断升级、扩容,视觉仍是大声展的根本。

    今年的视觉作品主要以摄影、插画、平面设计、出版、动画、影像和雕塑为主,仍是参展人数最多的类别。摄影方面,既有以223(林志鹏)和My Little Dead Dick(马蒂与Patrick Tsai)为代表的“私摄影”,亦有白小刺这种源自纪实摄影传统但带有城市研究倾向、以海量档案为特色的博客摄影;插画方面,大量国内作者回归手绘,并着力从个人成长经验中发掘充满感情色彩的视觉元素,中国风格再不是远古图腾,而是富现实质感的集体回忆;平面设计和出版方面,涌现出小马哥和橙子这样的体制内新秀,他们的实验精神革新了中国严肃出版物的面貌;动画和影像方面,More的奇异内心世界找到了一种反时尚的动画形式,而曹斐的Second Life纪录片是今年大声展少有的新媒体作品;雕塑方面则有林海东和周蓓丽为我们带来惊喜。

    如果你看过上届大声展,你肯定会发现视觉作品几乎以矢量插图和各种卡通玩偶为主,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少人的真实生活经历和创作态度,也是视觉文化在当时的一种趋势或者情结。但是,我们要警惕的是,互联网在利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率让你的眼球尽享视觉饕餮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让你的大脑变得单一和乏味。在“矢量轰炸”与各类玩偶此起彼伏的声浪中,如果无法避免过于符号性,或者流行元素的简单重复,那“趋同化”很快会成为视觉创作的病源,“视觉流感”的爆发和蔓延也就为期不远了。第一届大声展之后,我们看到一些参展人在那一次的燃烧后创作无以为继,在短暂的兴奋期后快速湮没,这种追逐流行的泡沫的破灭让人深感遗憾。

    

 

    电影部分导言

    对独立电影,我们能期待什么?

    张亚璇

    独立电影的价值和意义,从来都是在一个具体的语境里获得。它对应着整个国家的电影体制和文化体制,以及这个体制生产出来的一切主流产品。除了意识形态上的温和圆滑以及形式上的铺张,今天这些产品有多少是不空洞,不贫乏,不矫饰的?

    独立电影正是要为电检时代的电影精神提供一个出口。它未必有更广阔的格局,但至少保留了更多个人的诚实和面对现实的勇气。它追求自由和强度,因此形成它的尖锐。

    但创作的现实有时让人觉得软弱,尤其是近几年来的剧情片实践。独立电影当中,剧情片与体制存在着更微妙的关系,而体制意味着政治,商业,甚至是传统(那个传统存在,但没有盗版碟,创作就谈不上与它对话,而对于剧情片,这个传统是强大的)。即便这一次不在体制当中,审查制度也仍然在那里;若我们多年来关于电影的所有认识和经验都以它为前提,那真要摆脱它的影响是困难的。

    何况多数作者,终究要走到那一步,所谓独立的方式,只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在现在的电影环境中,这种体制化的过程已成为一种制度,一条似乎是唯一的道路。尤其进入二十世纪,它的运转在加速,一个作者进行空间的过渡,常常只需要一部电影来完成。

    并非要独立成为一种姿态,而在于那是否是一种真精神。真的具备了这种精神,在哪里其实都无所谓。问题是,那些强大和自信的自我,往往低估了那一套规训制度的效力。而对于尚未进入这套系统里的,也许已经在使用类似的话语了——以独立之名,所做不过是仿制;而它的有效,在于仿的越象,被收编的就越快。此外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遵循的其实也是一种常规尺度——我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尺度其实是来自于主流经验的。

    所以独立剧情片的想像空间,其实是逼仄的。它更需要以强悍和无所顾忌的精神,找到自己的话语方式,去对抗一种明确的暗示或无形的标准:在当下的时代,那是市场,是一个虚妄的产业,是意识形态的限度和要求,是僵硬的影像美学。07大声展将要放映的独立电影作品,各自在多大程度上包含了这样的勇气和自觉,自然是见仁见智。我看来的两端,是《马乌甲》和《北海怪兽》,前者最精致规整,后者最恣意。中间如《好多大米》,《下午狗叫》都自行其事,而《举自尘土》、《草芥》、《背鸭子的男孩》都在追求一种各自方向上的强度。

    无论如何,这些作品作为个人话语的完整性表明了一种集体进步。它们还另外给人一种正在回归文学传统的印象,也许是偶然的。赵晔的作品改编自小说,张跃东和李红旗都与诗人保持紧密联系,而欧宁这样评论《草芥》“第一次在电影中恢复了八十年代的诗歌记忆”。中国电影与文学的关系由来已久,也曾经获益良多,但文学中的骄傲和有时过分的自恋(两者可能是一回事)却是要小心的。

 

 

    声音部分导言

    声音在哪里?

    颜峻

    “声音艺术”这个词出现在中国,不过几年时间。

    这个场景正在诞生,以一种混乱而富有生机的方式。大陆第一批从事声音和声音艺术(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概念分开)创作的人,都来自地下摇滚背景;新一代创作者,则多半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享经验,以业余/匿名身份开始进入。他们共同创造出一个既非音乐,又不属于当代艺术的新场景,同时也和实验音乐、当代艺术、亚文化发生着暧昧的关系。香港和台湾的背景又大不相同,但交流和合作在最近密切起来,共同的题目开始显现:当声音从音乐中独立出来,以声音为媒介进行的创作,开始以更加多样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愿望和现实。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噪音、空白和来自日常生活的声音采集,改变了我们的聆听习惯,也开始介入更多人的生活,对他们每一天的感知和想象产生了影响。可能性的大门被打开了,传统的演出、出版模式变得有限,不再装得下这个无所不在的小野兽。

    07大声展的声音项目,和这些艺术家各自的脉络交织在一起,回应了一个发展中的问题:离开常规的表演空间、离开单一的时间和地点、离开音箱和唱片,声音又在哪里?

    

    

    英国部分导言

    物质与非物质

    Shumon Basar

    Joshua Bolchover

    Emily Campbell

    伦敦那么频繁地被封为全球“创意之都”,这个标签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不过,尽管偶尔有过分自信之嫌,伦敦确实孕育了种类繁多的文化思考及生产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伦敦的这个陈词滥调(创意之都)也是事实。“多样性”就是种滥调之一,我们为大声展选择的艺术家名单也强化了这一点。所以在选择英国创作人的时候,如果大家看到我们邀请的是来自瑞典、法国、荷兰、日本等在伦敦发展的艺术家,这并不是奇怪的事情。狭隘地以出生地论国籍的年代早就过去,由于出生地与工作地不同,许多在伦敦的艺术家都有着“双重”国籍。伦敦不仅向这些“过客”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也因此变得更加欣欣向荣。

    我们为大声展英国部分起了“物质与非物质”这个标题,把物质与概念浓缩在一起讨论——概念可以是物质的,物质也可以是一种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选择了具有如下特点的设计师:他们的作品显示出设计如何从对材料形式的把玩,转向光、声效果以及数字互动, 例如Troika、Assa Ashuach、Sam Buxton、D-fuse、Simon Heijdens和Danny Brown;我们挑选艺术家还有一个共同方向,就是这些作品都代表一种所谓的“批判实践”。简单来说是指,创作者通过某种特定的原则置疑其相对传统一面的局限性,并通过试验寻找意料之外的革新方式,是一种对于自身所处的历史领域的反身思考。有时这意味着干一些与你以前习惯不同的事情,或者用另一种方式运用你熟悉的技巧。英国设计踏入新的时代,我们所选择的这些“批判实践者”同时代表了摆脱“功能主义”圈圈的一群,例如Wokmedia、Marino Gamper、Abake、Marloes Ten Bhomer、Julia Lohman和Shezad Dawood将在展览中向观众展示某些熟悉物质表现出来的令人不安的陌生一面。另外,艺术家之间也将以合作的方式呈现他们的作品,例如建筑师Celine Condorelli与策展人Gavin Wade将与中国建筑师王晖合作;建筑师策展事务所Newbetter与设计师Neal Rock的合作等。

    

    日本部分导言

    静默的激进之声

    片冈真美

    我们在俯瞰当代日本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后发现,在同一时期内,不同年龄的人正锲而不舍地摸索着新时代的真实性,这样的情形使艺术的全貌变得极为丰富。这些艺术家不仅直线地传承时代,灵活地应对各个时代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更发挥着各自年龄层的创作作用。

    战后日本所孕育的世界级建筑师、服装设计师和艺术家在诸多意义上引领了之后的几代人。在建筑方面,犬吠工作室、MIKAN设计事务所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建筑师们更加概念性地开展充满游戏心情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和他们自身的境遇和能力更加贴近;另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石上淳也等30多岁的建筑师也很受瞩目。在时装方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裹原宿诞生了UNDER COVER、A BATHING APE等引领潮流的品牌,2003年UNDER COVER更是登陆巴黎时装秀。在当代艺术方面,会田诚、小泽刚、曾根裕、柳美和、岛袋道浩等人的尝试对当代日本的同一性和全球化的当代现实进行了多样化的表现,并扩展了艺术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电脑的普及,从某个时期开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更多创作人,他们与企业在广告方面进行合作,急速地扩展。在“任何人都能成为设计师”的时代,明快的概念和创意变得极受重视,象本次大声展参展艺术家辻川幸一郎等在创意产业和当代艺术领域中表现出色的影像艺术家就备受关注,而另一位参展艺术家福山正纮正是游走于产品设计和当代艺术之间从事创作的青年艺术家之一。

 

 

    特别项目导言

    一砖一瓦建亚洲

    Wei Wei Shannon

    整个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新一代建筑师们正在面临着一个个独特的社会状况,例如,空间和资源的局限性控制着大型城市的膨胀,经济的迅速发展急剧分化着贫富的差距,对于与生态和气候紧密相关建筑设计的大量需求,协调当代物质与传统文化遗存的平衡,甚至担忧战争与政治暴乱的恐吓。这些年轻人坚持用自身的社会良知与正规化和专业化的创新活跃在一个迅速变革和无常规发展的环境中。

    在这个前提下,Art Asia Pacific和People’s Architecture联合举办了题为“一砖一瓦建亚洲”的系列展览与教育活动。为此,由乐高赞助,邀请亚太著名建筑师们用整套精致的白色积木建造建筑模型,从而增强人们对各地区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此项目之所以应用大家喜爱的儿童玩具作为起点,是为了避免那种用强加于人的大道理来解释建筑设计的偏向。

    每名参与此项目的建筑师都将发挥自身最大的潜力于乐高积木的设计,他们的创作将体现当代建筑设计上难得的个人风格,多样化的操作方法,和具有创造力的解释。创作班将吸引大量的儿童参与,应用“边学习边游戏”的教育体系,在建筑师的带动和指导下,使孩子们初步形成创作的概念。

    联系中国的现状,国民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对社会产生着多重影响。一方面,中国市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彻底暴露在外资和国际观念的面前;另一方面,大量的进口和对国际市场的需求给地方消费者展现了无数的新鲜事物。随着时代与事物的新陈代谢,我们中肯的希望在公共领域里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而成人与儿童共同参与的“一砖一瓦建亚洲”的项目即是一个起点,用我们的双手去建造周边的艺术环境,而达成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