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画像作者讲述创作中国领导人画像背后的故事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10-08 20:27:47 | 文章来源: 南方都市报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上,领导人画像在群众簇拥下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

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上,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巨幅画像被游行群众抬着走过天安门广场时,全场欢呼雀跃,为之震撼不已。而在游行与观礼人群中,有几个人却尤为紧张。他们便是葛小光、王少伦、王晓宏和贺羽———四位领导人画像的作者。

这四幅画像,四位画家9月初才开始真正创作,9月29日晚才放下画笔,直至国庆当天游行之前,4位画家仍背着工具时刻准备着修改———“画布上的颜料都还未干透,我们能不提心吊胆吗?”近日,其中三位画家接受本报采访,讲述领导人画像背后的创作故事。

邓小平画像作者王少伦:

刻画活生生的老人

10月1日上午,《春天的故事》响彻天安门广场,众人簇拥着邓小平画像走过天安门。画中的邓小平,双手扶着横杆,神态安详,慈祥地注视着远方的群众。“这是一位中国人敬仰的领袖,但他同时也是活生生的一位老人,人民尊重他,他也爱人民。”画像的创作者王少伦对画像作此解释。

原素材图片模糊不清

这并非王少伦第一次画邓小平。早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上,他创作的邓小平画像便经过天安门广场。两次邓小平画像的原素材,均来自国庆35周年庆典,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不同之处在于,国庆50周年时的画像,邓小平右手上扬,向群众挥手致意;而今年的素材,则是邓小平手握城楼横杆,表情较为平静。

“经过了十年的积淀,对邓小平的认识越来越多,感情也随着阅历增多越来越深”,王少伦坦言,与十年前的创作相比,此次可谓驾轻就熟,“画得很自如,整体水平比十年前大为提高,就算闭着眼晴摸着画,也能画出音容笑貌。”

尽管邓小平的形象在王少伦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但此次创作对他而言仍颇具挑战,“当时拿到的照片是数码版本,像素特别低,看到的只是个大体轮廓”,凭借对邓小平的认识与感情,王少伦以色彩为工具,增加色彩的丰富性与结构,刻画邓小平的慈祥神态。

用浓重色彩刻画老人

以人物肖像著称的王少伦,年仅41岁,在油画界却被称为“年轻巨匠”,擅长现实主义写实创作,“农民和历史是我最喜欢的两个题材”。习惯画农民的王少伦,如何画好一位国家领袖?“邓小平也是农民出身嘛,这个并不冲突”,王少伦笑言。“邓小平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是一位实实在在的老人”,因而他的创作意旨,重点就是突出邓小平的亲切。

人物肖像讲究形神兼备。“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邓小平是一位有思想的领袖,带领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在人们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王少伦明白,画伟人画像,最重要的是要画出领袖的风貌,画出人物的神态,因此采用了浓重的色彩。

创作雅俗共享的作品

如果说10年前为邓小平画像属于竞争而来,那么今年的王少伦可谓“大名远扬”,被相关部门领导人直接点名要求作画。画小样前前后后修改了一个月,直至9月20日,草稿几经修改才正式确定。

9月20日正式上画布,9月29日晚放下画笔,其间从9月24日起就开始完全进入修改阶段,反复修改了十余次。其间每一次审核,不同领导都指出了不同修改意见。如人物原背景,最初王少伦设计的是深红色,在领导的指示下,他则改成了较为艳丽的红色,“看起来后面像个太阳”。而他,更多的考虑也还是要让人物栩栩如生,让老百姓广为接受理解。

“雅俗共享”,王少伦总结了此次画像要求。此次画像“色彩饱和度比平日高很多,纯度也高”,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此巨大的作品需要在万平米空间看,要迎合阳光,“平时画像都是自己或者专业人士看,而此次画像面对的是全球华人”,王少伦说,此次他创作的不仅是一名老人,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领袖,因此色彩格外红润。

江泽民画像作者王晓宏:

把色彩当成“化妆笔”

当群众簇拥着江泽民画像经过长安街时,队伍中还藏着一位特别的群众——— 怀揣画具的王晓宏。作为此次江泽民画像的作者,直至行至临近天安门东部的南河沿,王晓宏的心还在忐忑不安:怕刮风吹坏画布、怕中途刮花了颜色……当江泽民的原声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当巨幅画像经过天安门,王晓宏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尽心尽力完成了任务”。

查阅资料成最大工程

左手握栏杆,右手挥扬,满面春风,江泽民在国庆50周年庆典上的形象在今年国庆当日又被重现,栩栩如生。初次拿到当时照片,王晓宏有点吃惊,因为当时照片为闪光灯拍摄,图像模糊,而画像则要如雕塑般整体再现人物形象。于是查阅资料成了王晓宏的最大工程。出访照、生活照,江泽民十多年来的照片都被一一翻出。从9月17日开始正式创作,13天的时间中王晓宏反反复复修改,前后画了3遍,才终成定稿。

“原照片色彩不好”,王晓宏回忆说。于是色彩便成了他手中的“化妆笔”,根据此前查阅的资料图片,将平日精神状态良好时的眼神、神态等一一复制到了画布上,最终成就了画像上精神矍铄的老人形象。

领袖与常人一样画

祖国50周年庆典时,江泽民画像是由葛小光完成的,今年转为王晓宏之手,在王晓宏看来颇为意外。早在今年6月份,中国油画院院长就召集多名画家一起创作竞标,王晓宏也是其中一位。他被分配画江泽民,但最终结果直至8月底才出炉。

“最重要的还是一颗平常心”,谈及创作感受,王晓宏坦言,尽管他深知此次任务重大,但常年以人物肖像创作为主的他对此却安慰自己:“领导也是人,人物肖像都有共通之处”。学习电影出身、10年电影的创作经历也让他对人物神态、心理有了更好的拿捏:“这次画像将代表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不仅要出神入化,还要符合国庆氛围”。就这样,身着蓝色中山装的江泽民栩栩如生展现在了国庆庆典上。“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王晓宏如此评价。

胡锦涛画像作者贺羽:

看电视直播修改画像

嘴角上扬、微侧身体,胡锦涛画像被群众簇拥着出现在今年的群众游行队伍中。作为画像作者,年仅38岁的中央美院教师贺羽说:“此前从未看过胡锦涛画像。”

会议背景改成天安门

贺羽执笔绘画,是偶然,又是必然。早在今年3月选定画家的时候,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曾找到了多位青年画家参与竞选,贺羽便是其中一位。“画像其实也是个体力活,所以找年轻画家比较合适”。此前尽管绘画人物多年,但胡锦涛的画像却让贺羽相当为难,因为胡锦涛的画像几乎没有在公共场合出现过,贺羽根本没有参考版本,唯有几张十七大会议照片。翻阅近年可以找到的所有资料图片,几经修改,一幅长1米、宽80厘米的画像才在数月后诞生。但直至8月底,已前往德国参加学习考察的贺羽才得到最终结果———由他执笔绘画“当时觉得意外,毕竟我这么年轻……”贺羽回忆说,由此他也成为此次为领导人画像的4位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

展现在游行庆典上的画像,贺羽花了半个月构思,从9月中旬正式画到完成,也用了半个月。在提供的素材中,真正的素材图片仅一张,但他却结合了多张照片中人物的神态。而照片的光线必然不能直接运用于油画“原照光线特别亮,脸上都是白的”,贺羽回忆说,而在创作过程中,他则在脑海中还原了胡锦涛主席面目起伏的3D模型,重新将光线进行明暗分布,自己构思光影效果。

令贺羽相当为难的还有一项:原照片中的胡锦涛主席坐在会议室中,而如此背景出现在国庆庆典上显然不合适。由此他不得不将会议室背景改成了十七大开幕的红色幕布。于是在游行庆典上,我们便看到了红色背景下神采奕奕的主席形象。

庆典前一天还在修改

胡锦涛的画像高5.8米、宽4.5米,五官需要放大多倍,对于根本没见过胡锦涛本人的贺羽而言,不失为一项重大挑战。此时他幸运地遇到了美国峰会。

9月下旬,胡锦涛在美国纽约和匹兹堡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和20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而胡锦涛的讲话又被全程转播,于是贺羽一刻不停地守在电视机前,又录制下来反复观看。“这样就和见到本人差不多,形象活灵活现,丰富的神态也一目了然”,贺羽回忆说,此时尽管他已完成了画像创作,但还是拿起画笔添添补补,用色彩将神态进一步饱满。而神态刻画,也是画像中耗费精力和时间最多的,半个月的画作时间,一半时间都用于推敲面目。

画家王少伦此前透露“胡锦涛画像是今年画像中修改次数最多的”。但究竟修改了多少次,贺羽自己也记不清楚。9月29日晚,画家们都放下画笔,而贺羽直至9月30日还重新拿出画笔修改。10月1日凌晨5点多,贺羽带着画箱与游行彩车一起集结,“万一中途出现什么故障,还能修改”。但游行庆典开始后,贺羽却悄悄地离开了现场:“太累了,实在太累了……”

画家感言

“激动之情依然存在,如果当日阳光不那么灿烂,效果可能更好。”

——— 创作邓小平画像的中央美院教授王少伦

“带着荣誉尽心尽力地创作,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 创作江泽民画像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画家王晓宏

“这是一件至高无尚的光荣之事,我能为自己获此机会而骄傲。”

——— 创作胡锦涛画像的中央美院教师贺羽

注: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大事记
·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新闻发布会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书画艺术成果展开幕
· 千余佳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 山东名家名人书画作品展开幕
·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