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2018年3月20日,"大匠之园:边秉贵艺术作品展"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如期而至。展览展出了边秉贵先生的油画作品80余幅,素描、速写作品100余幅。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作品、文献资料展示,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回顾了艺术家的创作生涯,通过其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艺术探索,亦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体现出改革开放后艺术领域的变革与风貌,亦记录了天津美院油画学系成立与发展的点滴。
"大匠之园:边秉贵艺术作品展"在天美美术馆四、五层展厅呈现,完整梳理艺术家创作历程
本次展览总策展人,天津美院院长邓国源致辞
本次展览的总策展人,天津美院院长邓国源表示,“大匠之园”是天津美术学院为学院发展做出贡献的老一代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举办的系列展览之一,边秉贵先生对学院油画系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根据中国、罗马尼亚两国文化交流协定,油画家埃乌琴.博巴来到浙江美术学院举办油画训练班。今天看来这是对中国油画有重要影响的举措,在‘苏派’占主流艺术形态的油画界,‘博巴训练班’为中国油画打开了另一扇窗子。边秉贵先生和张世范先生就是这个训练班的学生,两位来自河北的农家子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得罗马尼亚艺术家亲授,掌握了与当时‘主流’标准不同的、纯粹的欧洲油画艺术,并将其带到海河之滨的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的前身)。”
原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姜陆致辞,高度评价边秉贵先生在天美油画教育与创作领域的杰出贡献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李耀春致辞,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风格与探索表示敬佩
开幕现场
“几十年来,他们与油画系(教研室)的其他老师一道,在艺术创作和教学上承上启下,开放、包容,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学子。今天,如果说天津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学与创作有‘自家面貌’,应源于此。学校今天取得的一切成绩,都依赖于几代人不懈地努力。学校不会、不应忘记他们。”
边秉贵先生的学生,天津美院油画系主任王小杰致辞(摄影:杨鹏)
边秉贵女儿,艺术家边静感谢展览得以成功举办
展厅现场,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回溯历史,五六十年代的艺术绘画多以主题创作为唯一标准,而博巴的油画艺术上溯德国、法国现代主义时期绘画传统。在色彩意味、造型意识、画面结构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将艺术的价值取向引向绘画本体。在百花齐放仅是一句口号而“百花”难于真正“齐放”的当时,受业于博巴的中国油画家创作的作品成为与“苏派”油画并蒂的一朵奇花。
边秉贵之女边静(左)与原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姜陆(右)交谈
展览现场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批评家梁克刚先生
系统回顾边秉贵先生的艺术创作不难发现,对绘画本体不同形式的探索贯穿其艺术生涯始终。他大胆尝试色彩与色块的运用,果敢的线条勾勒和不同光影的效果尝试,以及装饰风格的探索都令人耳目一新。在其70年代直至2000年后的创作中,无论是风景、人物创作还是藏区写生,都呈现出多元风格的探索轨迹,他将博巴训练班的创作精髓与中国本土内容相结合,成为一种独具一格的融合与创新。
文献资料展示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展厅现场
对生活的热爱与关注是边秉贵先生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另一大特色。无论是纸本水彩的小幅风景,还是港口码头的寥寥数笔,或是艺术家对妻子女儿的人物肖像,甚至是90年代流行的时装模特题材,都出现在艺术家的笔下。天津新港的货场与码头,记录了改革开放后这座新城的飞速发展,人物写照则融入艺术家对妻女的爱意融融。他的作品中同样出现了抽烟袋的老农和藏区的小羊,这些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生动而真实,无不反映出艺术家对于生活本身的热爱和观照。
边秉贵先生的学生,天津美院油画系主任王小杰先生主持讨论
研讨与分享会现场
研讨现场,原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姜陆发言
真诚的艺术从来都离不开时代的痕迹。边秉贵艺术回顾展不仅相对完整的梳理了艺术家本人的创作成果,更记载了天美的发展与教育路程,同时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社会写照。开幕式期间,边秉贵先生的亲属,相识于70年代的故交友人,生前同事和学生相聚在展厅现场,共同回忆畅谈,分享边先生的生前趣闻,探讨其在天美教学建设中的卓越建树与其在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大匠之园,绽放出一株株凝聚精神力量的缤纷花朵,丰收硕果,流芳万千。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10日。
天津美院院长邓国源接受亚博备用网址专访
文献资料的详尽展示,呈现了边秉贵先生生前的艺术成就及所获荣誉
天津美院教授张京生接受采访,分享了与艺术家生前共同写生与创作的美好回忆
艺术家笔下的女儿(左)与妻子(右)
艺术家边秉贵之女边静在作品《小静》前接受采访,“这是我十二三岁时父亲以我为模特创作的一幅作品,我也从此走上艺术之路。”
展厅现场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李耀春接受亚博备用网址专访
艺术家李迪接受亚博备用网址专访
边秉贵作品
展览现场
风景纸本油画作品
展厅现场